春天的故事
(卢秋君/广西分公司)
一
南方的秋天来得并不明显,九月的天气偶尔还有一两只知了在啼鸣。爷爷悠闲地躺在藤椅上,摇着蒲扇,收音机在旁边放着舒缓的音乐。华华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在放学后的这段时间里,一边写作业,一边和爷爷一起听收音机。此时,一首歌传入了华华耳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华华正沉浸在悠扬的歌声中,妈妈突然出现在面前,一下按掉了收音机开关,边收天线边催促:“好了,别听收音机了,赶紧出来吃饭。”
“妈妈,我想看歌里那个老人画的圈,可以带我去南海边么?”华华放下手中的笔冲妈妈问道。
“等你哪天考了‘双百分’再说吧。”妈妈笑着摸着华华的头。
华华蹦蹦跳跳地跑到藤椅边对着爷爷说:“爷爷、爷爷,您听到了么,等我考了‘双百分’,我们一起去看歌里的那个圈,好吗?”
爷爷哈哈大笑,抚摸着华华的头:“好,到时候和你一起去。”
“那我们说好了,爷爷不许骗人。”
爷爷摸了摸衣袋口别着的毛主席像章说道:“爷爷可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说到做到!”
华华开心地拍着手跳了起来,心里想象着:那是一个怎样的圈能让人写成一首歌来唱?又为什么要在春天里画这个圈呢?
二
“同学们,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海边圈出了一个地方创办经济特区,这个地方就是深圳,小平同志是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并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国经济特区由此正式诞生。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开辟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奇迹。”华华认真地记着笔记,心里异常高兴,一个让华华困扰许久的谜题终于解开了。
放学回家后,华华迫不及待地跑到爷爷面前:“爷爷,原来那首歌里说的老人就是邓小平爷爷啊,这个圈居然是深圳特区这么大的地方,怪不得那次考了‘双百分’,妈妈也没带我去看这个圈。爷爷,等我以后长大了,我带您去。”
爷爷笑着说道:“那你可要学好本领,才有能力到这么远的地方去。”
华华把爷爷的话暗记在心,他打开随身CD,耳边再次响起了那首歌,而深圳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华华的脑海中。
三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华华郑重地放下宣誓的手,从即刻起他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前每次看到爷爷衣衫齐整、步伐坚定、神采熠熠地去交党费时,他总是很好奇,是怎样的使命感,让爷爷对交党费那么的郑重其事?当拿到党员证后,华华终于感受到了为国担当的使命感。
当爷爷知道华华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后,严肃地对华华说:“一定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拿出一往无前的奋斗决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记住国家的使命,敢担当不畏缩,未来的祖国建设就在你们手中。”
华华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那张深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旁边的电脑里传出歌声:“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四
“爷爷,我现在在华安保险工作,公司的同事都很照顾我,等我这边安顿好了,一定带您过来玩。”挂了电话,华华回想起初到深圳的求职经历,一路跌跌撞撞,四处奔波。在那些迷茫的日子里,总能记起爷爷说的话,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拿出一往无前的奋斗决心。再后来,华华遇见了华安保险。“责任、专业、奋进”是它的经营理念,和爷爷的嘱咐何其相似,仿佛早已注定了华华和她的缘分。进入华安保险以后,华华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在同事帮助下,他也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工作中的华华秉承着党员的精神,热情地为每一位客户服务。面对市场的残酷,面对竞争的压力,华华也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一帆风顺显示不出水手的坚强,千锤百炼才能成钢。“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手机里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曲子。
五
“爷爷,高铁还有一个小时就可以到深圳了,您坐得还舒服么?”华华帮爷爷调整了一下座椅。
爷爷兴奋得像个孩子,东看看西摸摸,“共产党好啊,说的话都实现了,当年我们坐绿皮火车那会儿,一坐就是一整天,现在两个小时就能到深圳了,可真舒服呀。”
华华笑了笑,将爷爷的茶杯放在桌面上。
“是啊,爷爷,还记得我小时说要带您去深圳吗?现在算是兑现诺言了。等会儿再带您去看看我们公司的新总部大厦——蝴蝶塔,可漂亮啦。我们公司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发展,支公司过几天也要开到我们市里了。”
爷爷高兴地点点头说:“时代在变啊!”
“是啊,时代在变。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由当初的被动到主动,背后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经悄然改变,这些都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地去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司也更包容、开放、充满活力,也才能让我们有机会和公司共同成长,一展拳脚、实现抱负。”
爷爷欣慰地看着华华,从兜里套出一枚徽章,郑重地交到了华华手中,那是以前爷爷一直戴在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列车里响起那段熟悉的音乐“啊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本文系“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再扬帆”征文大赛二等奖作品)
文如其人,好文章!值得点赞
好文章,好素材,给你点个赞
悬头糙米不是道
好
好文章,好素材,给你点个赞
为你加油!
一位努力而美好的女孩,一篇清新生动的文章,写出了不一样的爱国爱党的强烈感觉!为作者和文章点赞!
文如其人,清新自然,读来感触颇深。情感自然得到升华,是个独树一帜的好文章!
带着感动读完了,清新脱俗的叙事散文,很好。
春风拂面暖暖,故事缓缓流淌,赞!
语言朴实,文笔清新,
引人入胜的故事,赞!
党与春天,都是新的希望,也会迸发新的无限可能。
春天万物生机,春天的故事也是延续一段新的开始吧。
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玉林中支才女!赞赞~
文章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春天的故事,我们的故事
文章语言平实而不失风采,简洁而富有寓意。
这篇文字没有华丽的语言装饰,却以平实的真情打动读者,语句流畅,一气呵成,心理刻画和细节描述都很成功,给人回味之感!
很特别的方式来构成的文章,清新自然,独具匠心,点赞!
时代在进步,我们也需要跟上这步伐,齐头并进!
春天的故事,一看到这个字眼就想起了小平同志,华安与特区齐头并进。
文章生动新颖,很有画面感。赞~~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播撒希望,用心灌溉,我们总会收获美好的结果。
春天的故事,写得很有场面好,也是华安人的春天,华安砥砺奋进中前行,祝愿华安越来越好!
责任,专业,奋进!一代代华安人传承不息!
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
把握主线,角度新颖,故事流畅,很有画面感和带入感。现如今愿意写稿的人很少,写得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必须赞,支持!
心中有春天,哪里都是春天!华安人心有春天,华安将始终拥有春天!
文章以第三人称叙述,构思新颖,不凡的文字功底,感动人心的好文。
平凡真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党的敬意,说出了我们普通员工,普通党员的心声!
砥砺奋进再扬帆,加油华安!
对于我们这些生长的红旗下的来说体会并不深刻,但我们要铭记:是党将我们给予了我们全新的生活,没有党就没有我们欣欣向荣的今天。
读完后,喜欢这篇文章,如果问我是哪种喜欢呢?
大概是那种因为一句话,就渴望读完整本书的喜欢。
角度十分新颖、巧妙,描写也十分细致、有趣。时代在变,我们对华安、对未来的憧憬仍然不变。
文章生动,有趣,代入感强。
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可能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好处却远大于成功本身。
文章在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
看完后觉得故事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
文章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很棒。
写得细致入微,字里行间透露出阳光般的温暖
这是第一次给别人的文章写评论,很荣幸也很紧张。
此文应该是属散文类型,且能突显散文的特点。写作技巧上:比较脱俗,富有灵动,不枯燥,没有条条框框通篇大论,却又能引人入境:回到儿时(天真烂漫、蒲葵扇、收音机)、想唱《春天的故事》、想起邓爷爷、也想带着俺家老党员的爷爷和爸爸去坐一趟高铁去看看大城市……看了十几次这篇文章,并且还收藏起来了,以后边唱着《春天的故事》的歌儿,边讲这文章的故事给娃听。
别有深意,从华华儿时入手,到盛年的经历,同时也在寓意华安保险由小到大,不断蓬勃发展。
始终贯彻有党性,基调定得好,在党的领导下,时代高速发展,很励志,很符合现在的环境。对党的觉悟高,文章切入点好,脉络清晰,富有正能量,一气呵成,耐人寻味。
原来春天的故事这个歌曲是写改革开放的呀,不错下次继续加油。
不错,希望可以继续看到这么有趣的文章。给小姐姐打call~
向老党员爷爷致敬,像共产党致敬。
作者的写作角度很奇妙,文中的故事情节能与歌曲《春天的故事》巧妙衔接在一起,一直以爷爷为榜样而奋进突破。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经常与爷爷在傍晚时坐在大厅门口聊天的情景,也依稀记得自己庄严地入党宣誓情景。文章很让人回味无穷哦~~
这个种故事型的文章真是少见啊。
为小姐姐Call~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呢。
好棒,特别能让人陷入回忆的一篇文中。也体现了一个时代党员的精神和传承。
这个华华的名字,是从华安里来的么?
你真聪明
也是中华的华呢~是不是一词多意~O(∩_∩)O
作者的写作角度也是奇妙,能让歌曲链接上所有的故事。
写得真棒,让我随着年代想起了以前的生活。
华安保险月刊的文章类型真是丰富多彩。
华安保险月刊的文章类型真是丰富多彩。
写得真好,我今年也要带家人坐一次动车出行。
文章能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贯穿全文,也是很棒呢。
作者写的很生动感人,爷爷作为共产党员,用自己的一生来影响下一代,华华在工作中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篇文章让人看了好感动。
春天一切都很好。
好,很好,非常好!什么时候也能在玉林画个圈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