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

一月 10, 2018/ 2 评论

刘超宇/图、文

对深圳城中村的关注,从我8年前来到深圳就已经开始。

2009年10月,我离开东北那家工作了三年的地市级党报,买了一张最便宜的机票飞往深圳,买完这张800元的机票后,我的存折上只剩下1500元。

初来乍到,自然要投奔亲友,在好友家100平米的小区房里住了一个月后,11月底,我找到了一份记者的工作,有了工作和薪水,就不想再打扰好友的生活,便从他家搬出,与一位同样刚到深圳的同事共同租了梅林关旁民乐村里一个旅店的房间,每月房租600元,每人300元。

是的,就像大多数刚到深圳的年轻人一样,我在深圳租的第一个房子,就在城中村里,选择住在城中村的原因很简单——便宜,在干瘪的钱包面前,环境、配套、治安等等词汇都不值一提,这些就是一张张红色的钞票。

这个旅店的房间是40平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我住在客厅里,房间有洗手间,但没有热水。对于初到南方的北方人来说,12月的冬天格外阴冷潮湿,我只好将加热棒放到水桶里加热后,再简单擦洗身子。

大约是两三个月后,收入稳定一些了,我搬出了旅店,自己在民乐村里找了一间单房,10多平米,进门就是床,10楼,没电梯,每月房租560元。

住在城中村是很有意思的体验,每天早上,看着西装革履、穿着体面的年轻人从城中村出发开始一天的奋斗,晚上则回到这里“享用”十块钱一份的盒饭。

多年以后有一则笑话颇能体现这种无奈:过年的时候,北上广的杰克、麦克、杰西卡,都会回到家乡,变回乡亲们熟悉的狗蛋、二狗、翠花。

在城中村住了一年以后,我搬到了一间小区房,结束了城中村的生活。

出于记者的本能,我知道深圳的城中村必将在未来几年里逐步消失,那里的楼、人和事,终将成为一些人记忆中的片段,所以,我希望拍摄一些城中村系列的纪实摄影作品,留住城市发展历史上别样的一面。

本组图片大部分拍摄于2016年12月,拍摄地点是龙岗区布吉片区的南门墩村,这里的旧城改造项目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佳兆业集团承接,经过几年的谈判,大部分业主都已与佳兆业签订了合同,但仍有少部分没有谈妥,所以还有很多租住在这里的居民。

一年以后的2017年11月,我再次来到这时,发现拆迁已经正式开始,村子中心的一大片楼已经被拆除。

拍摄这些关于城中村的图片,不只是想给未来的人们留下的一些资料和档案,更希望能给当下人带来一些思考——对于城市低收入人群而言,如果城中村真的消失,他们将何去何从?

位于龙岗区布吉的南门墩村与深圳东站仅有一路之隔,小村被高层住宅团团围住

一位居民正打开单元门回家,逼仄的小巷是农民村的符号

一个负责搬家的三轮车夫正在接电话,周边的房子已经人去镂空,墙上写满了“拆”字。

两位居民一边遛狗一边聊天。虽然大部分人已经离去,但仍有一些人坚守在城中村

城中村里的废旧电器回收店,虽然已经确定要拆迁,但显然这里的生意仍在继续

与城中村仅一路之隔的,就是负责该村城市更新的地产商所开发的住宅楼盘,这栋楼也是附近单位租
金最高的楼盘

一位居民走过满是拆字的小巷

孩子们在城中村破败的环境中玩耍

南门墩村的拆迁已经初见效果,村中心的大片楼体已经拆了

2 评论

  1. 随着租赁企业大规模进军城中村,城中村的房租也越来越贵,曾经充满烟火气息的城中村也正在离我们远去~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