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的心,团圆的年

五月 15, 2023/ 0 评论

张仙琳/广西玉林中心支公司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期盼、是团圆、是开始……春节将至,最盼望的是回家与家人团聚,回家的感觉:心是甜的,路是平的,风是顺的,冬是暖的……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凛冬的寒冷,那么就会有春色在等待着你;如果你秉持着信念,那么春天终究会到来。凝聚的心,团圆的年,在春节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忆起2020年的春节,那是疫情爆发的初期,多少人按捺下回家团圆的心,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学着自己一个人度过一个没有家人陪伴的春节。满街的红灯笼高高挂起,鞭炮声此起彼伏,许多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过完了一个不算安稳的年。也正因为新冠疫情肆虐,我申请了岗位变动,由异地钦州转回了玉林当地,可以离家近一点,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多了一些,同时也为了让当时正一岁的女儿感受亲人的关心和家的温暖,告别每天局限于出租屋与外婆两两相望的日子。而现在,我们迎来了2023年的春节,疫情的解除,终于实现了曾经无数次说起的那句:“待疫情散去,就去见想见的人。”许多人早已按捺不住回家团圆的心,从全国各地往家乡奔赴,每个人的脸上皆是笑意,皆是盼望能早点归家的急促。好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都是为了共赴团圆年。

春节临近,亲朋好友见面都会问:“过年计划去哪里旅游啊?”我们都会非常高兴地回答:“回家过年。”回家的路是最美的风景,记得曾陪女儿看热播动画大电影《熊出没之过年》,片中的光头强是因砍不到树而穷困的伐木工,但是临近过年时仍旧准备好回家看望父母的年货,准备出门回家时高喊的那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刚出社会打拼的我,也曾因为兜里没钱而不敢回家过年,最后,母亲的轻声安慰,还是让我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俗话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全国人民幸福的开端,团圆是我们对过年的憧憬,过年更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我们家里全员行动:打扫房子、写福字、祠堂的清洁及装饰、折纸、买鞭炮、置办年货、买新衣、做糯米糍粑、杀年猪、炸扣肉等等,虽然劳累,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处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息,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三十除夕夜终于到了,家家户户挂着大红灯笼,贴着春联,张灯结彩迎新春。辞旧迎新,这天最重要的是祭拜祖先,在春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全村人也会非常重视,大家欢欢喜喜地从早上开始就忙碌着准备祭拜祖先的供品,供品也是有讲究的,鸡、鱼、扣肉、糍粑、水果、酒、茶等不能缺,越多越好,一直忙碌到中午,村里人全都提着供品前往祠堂,按顺序摆放好供品,点香火、烧纸钱、放鞭炮、三拜九叩、每个人跪在蒲团上面双手合十,虔诚地祭拜着,嘴里还不停地向祖先祈福、求保佑、求平安……我也默默地祈祷着在崭新的一年里,所有的美好如期而至。

吃年夜饭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感,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饭,它更象征着团圆,今日的团聚便足抵一年的离散,慰藉四季守望的父母,安抚风烟中的游子,抚慰奔波的灵魂。今年我们家的年夜饭是“长桌宴”,因疫情原因暂停了两年的“长桌宴”又恢复了正常。由于家族人员众多,大家都齐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每家每户都端来精心做好的美味佳肴,形成“长桌宴”,欢聚一堂,共享年味,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品味着佳肴,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春节假期带来的休闲和惬意。亲情最温暖,团圆最美满,大家卸下一年的辛劳,与家人温暖相依。

除夕守岁,各个地方都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而在我们这儿,夜幕降临之后,要打开家里所有的灯火,直至年初一早上,并点亮祠堂香火持续到年初七,古时候还要摆上红烛和风灯,寓意在新的一年可以红红火火,五谷丰登。小娃们则最高兴了,迫不及待地拿着鞭炮,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断,除夕夜人人都舍不得睡觉,熬到几点算几点,桌上摆满了各色小吃美食,一家人围坐火炉,看春晚、守岁……其实中国的春节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不要让它们变成一个个回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过了除夕,新的一年就开始了,新年之新,大年初一,是春节中最热闹的一天。在这一天,大家都早起忙着去给长辈们拜年。我们也不例外,早上早早起床洗漱、换上新衣,梳妆打扮,送旧迎新,迎接美好的一年,吃过汤圆,带上小娃给长辈们拜年,提前给小娃教一些吉祥话和拜年的规矩,拜年的时候可以对长辈说。小娃拜年后长辈会送上红包,也就是压岁钱,寓意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希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拜年让小娃感受到了春节的仪式感,体会传统节日的美好。

“回娘家的路,风是暖的,雨是甜的”、“带上我生我养的人回去看生我养我的人”“今天只想做爸妈的小公主”“有一种幸福叫做回娘家”……这是大年初二朋友圈最火的文案。年初二的第一个习俗,就是大家都比较熟知的“回娘家”,这一天,我们也要回娘家,娃从小是外婆带大的,说是去外婆家,她可开心了。早上起来便开始拿着袋子装好各种糕点想带回去和外婆分享,说要提着糕点去看望外婆(源自外婆经常给她讲的故事《小红帽》)。我是非常喜欢这一天的,这一天里,带上爱人和孩子,回到从小长大的家,见到所有的亲人,在父母面前尽情撒娇,与兄弟姐妹闲聊打闹,满屋的欢声笑语。可以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饭菜,也不必去洗锅洗碗,父母舍不得让我干,他们只想让自己闺女在这天享受生活,享受开心和快乐。有时候觉得父母的幸福感真的很简单,不是大富大贵的锦衣玉食,而是每个子女都能平平安安回家来,欢聚一桌,一起吃个团圆饭。春节中最大的凝聚力不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吗?有了欢笑才有欢聚,有了欢聚的场面才有了凝聚在一起的心。也就只有这样,我们大家才会明白,天底下的每一位父母心底的渴望,莫过于对过年热热闹闹欢聚一堂的迫切希望。

在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一、初二不扫地,不倒垃圾,寓意钱财满满。到了初三,就要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了,打扫卫生也有讲究的方法,垃圾表示钱财,初三打扫时,要从外往里扫,嘴里还要不停说:穷鬼扫出去,财富进家来,表示钱财往家里扫,寓意招财进宝。

中国的春节,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走亲戚”。从前车马很慢,一天只能去一个亲戚家,以前总觉得亲戚很多,到年初十五都走不完,而现在是一天走几个亲戚家,大年初四这天,家里长辈会把需要拜访的亲戚家罗列出来,把大年初四到大年初六这几天的行程都安排好了,带上我们这些小辈和他们精心准备的拜年礼物,有年糕、扣肉、水果、饼干等等,前往亲戚家拜年,亲戚家早已备好了茶水点心,在门口等待相迎,长辈们相互寒暄,相互祝福,小辈们则聚在一起聊一些新潮有趣的话题,十分热闹。短暂的团聚,让大家都很开心,还没分别,就开始期待下一次见面了,同时,也更期待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岁月度春秋,而我渡昼夜。新年要有新气象,新年更要有新的规划。新年的伊始,给自己定好目标,朝着目标努力前行,活在当下,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负余生,过好每一天。

日迈月征,朝暮轮转,新的一年,愿祖国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新年胜旧年,将来胜过往;也愿华安保险的业务发展如日挂中天,辉煌耀眼;愿大家事业稳步高升,平安顺遂。

(本文荣获华安保险“相守聚温情 新春共团圆”2023年春节征文比赛优秀奖)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