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天空之城,万亿蓝海下险企将如何行动?
2023年10月,深圳出台全国首个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门法规《深圳市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为深圳布局天空之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24年4月12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发布招标意向《南山区低空航空器起降设施布局规划及低空空域精细化划设方案编制》,拟系统规划全区多层次低空航空器起降设施,制定近期建设计划,逐步推动跨境航线开通和有序运行。
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民航局预估,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在万亿蓝海市场下,新应用场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意味着更多新风险的衍生,低空经济保险由此被产险视为重要新蓝海。在巨大的蛋糕下,险企又将如何行动?本期《圆桌对话》让我们一起听听业内人士是怎么说的。
朱少杰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专家
低空经济保险作为低空经济保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获得政府部门的扶持,有地方政府为险企开发经营低空经济保险、企业投保低空经济保险均予以补贴。低空经济保险是财险公司实现转型升级值得开拓的蓝海业务。
低空经济的业态表现丰富,涉及经济社会领域广泛,风险暴露类型繁多,正是由于低空经济具有综合性特征,低空经济保险以综合险方式推出,这样容易获得需求者的青睐,迅速积累业务规模,确保业务经营绩效稳定。等到业务经营成熟后,可再进一步针对保障需求大的风险开发专门的险种。
针对保险公司在经营低空经济保险时,在损失数据积累、风险类型认知、市场保障需求挖掘、人才储备等方面面临挑战,需要在“学中干”,从开发低保额的基本险种入手,完善经营条件和资源,才能在这一新兴业务领域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苏泽然 / 深圳市政协委员 深圳潮青会名誉主席 鹏润建设集团副董事长
要建立无人驾驶航空器责任保险的标准体系,为人民群众和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主体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险保障;制定无人驾驶航空器责任保险的相关配套制度,如参考道路交通安全法,设立低空飞行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无死角”;建设无人驾驶航空器责任保险数字化平台;鼓励保险行业与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发展相融并促。
万鹏 / 深圳保险学会高级研究员、深圳保险智库负责人
目前,国内保险主体承保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保费规模约为1-1.3亿元。其中,保费主要集中在无人驾驶航空器机身险,占比约80%-85%,其次是第三者责任险,占比约15%-20%,还有少量针对无人机制造商的产品责任险。
由于中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较快,保险产品与服务供给端,已与市场需求极为不匹配。可考虑建立无人驾驶航空器责任保险配套制度;构建无人驾驶航空器责任保险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无人驾驶航空器责任保险数字化和线上化平台;鼓励保险行业与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发展相融并促;倡议地方政府进行责任保险试点工作。
例如,选取深圳市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比照环境污染责任险、电梯责任险等,采取政府主导、监管参与、保司共保体模式,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事实依据。
胡毅 / 华安保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低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随着科技的发展,低空经济已经悄无声息的渗透到各个领域。从国防安全到地质海洋监测;从高精尖的科技用途到关系民生的农牧业使用,低空经济领域无疑是保险的一片蓝海。
北京华安从2020年开始与拍片保渠道团队共同调研无人机市场,了解客户需求痛点,厘定费率,设计产品方案,同时积累理赔数据。从线下考察到系统对接,依托科技平台的力量扩大产能。实现以点带面,撬动整个与无人机保险相关的行业。截止到2023年,无人机保险单一险种规模已突破300万,涉及到的应用领域有影视拍摄、电力巡检、消防布控、警用巡逻、测绘以及矩阵表演等,后续将尝试在无人机运输领域继续探索,尝试经营相关保险。
低空经济带动保险需求不仅仅体现在飞行器本身,北京分公司通过无人机保险产品拓展的影视板块的相关业务整体已经突破1200万,并且能保持20%以上的边际贡献。相信在政府的各项政策扶持下,对低空经济的管理日趋规范的形势下,在各项指标数据的不断积累下,保险在低空经济的应用将真正赢来第二曲线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