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山西

八月 28, 2018/ 0 评论

多次到山西出差,每次都有一份思想的收获。这种收获似乎并不怎么有震撼力,但却有着历史的质感,沉甸甸的感觉,让我经常咂么咂么,体味一番。

山西是一片很有包容力的土地。在这里既有名震海内外的佛国圣地五台山,高僧大士云集,又有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显赫一时的晋商群落,聚敛了五洲数不胜数的财富;既有像晋祠这样的文人墨客崇尚的文化渊源之地,又是像徐向前、阎锡山这样在中国现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军事杰出人才的家乡。这里曾经是全中国的金融中心,聚集了当时全国最多最大的钱庄票号,金融支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远达西藏拉萨;同时这里又是保留和保持了封建社会各种宗法礼仪制度最完整、最典型的地方,山西的“大院文化”乃中国一绝。那么多入世的和出世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发展的和迟滞的思想文化,在三晋大地上竟然相生相存、绵延不绝,历千年百年风雨而不消匿,实在令人感叹。

前不久,曾有机会游览了山西的平遥古城。当其他人在惊叹古代建设者们的精巧时,我却细细地观察了当地的老百姓。车子还没有在古城的城门底下停稳,一大群妇女便拥挤到车门口,争相向游客兜售旅游图和各种关于平遥的宣传品、纪念品。时值立春不久,冷飕飕的寒风和大娘大嫂们的红脸蛋、充满期待的推销声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到格外温暖和舒坦,明知道一本小画册值不了掏出去的那么多钱,但还是买下了。因为来得早,平遥城里的老百姓大多刚刚起床,有的还正拎着尿桶睡意朦胧、脚步悠闲地走出家门倒掉。看着他们从一栋栋青砖灰瓦院落里出出进进,不禁在心里苦笑,大老远跑来看的东西,竟不过是当地老百姓的居所而已,到底值不值呢?说不值吧,你看那只有在电影电视中才会偶露一角的青砖碧瓦,如今竟活生生地冒出在你的眼前,仿佛历史又倒回到久远的年代,置身其中、徜徉其中,却特别亲切,因为这都是活的历史,人们生活在这些古色古香里,吃饭睡觉,日出日落,真实得让你无比感动。说值吧,当一样东西永远生活在想像里的时候,它充满魅力;如果有一天,它突然出现在你的身边,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时,可能就会黯然失色的。是的,当平遥在我的脑海中,还只是一个迷一样的地名时,对它我充满遐想和憧憬。而当眼前,平遥围拢在你的左右,我忽然发现平遥不过是平遥罢了,它其实与中国大地上无数的县镇没有很大区别,特别是这里人们的生活,他们也在推销赝品,俗气的没有任何特色;也在办歌厅、开饭馆,唱着一口山西味很浓的、鼻音很重的流行歌曲,“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平遥不过是平遥,平遥普普通能地活着;平遥又不只是平遥,它保存了历史。古老的平遥蹒跚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静静地呼吸着现代空气。

山西还有一个地方,叫晋祠。晋祠是一个对我来说几乎没有办法描写的地方,中学课本中梁衡先生的那篇文章,几乎填满了所有关于晋祠的想象。晋祠是风雅的,超凡脱俗,一草一木,一楼一阁,无不极力张显着三晋文化的深厚,像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沧桑与慈祥里,蕴涵无尽的精神。晋祠是人本的,亭台庙宇,泥塑木雕,都是对人和社会的观察、思考,都紧紧围绕着大千世界百态展开。晋祠有一组很有名的雕塑,据说其中有一个少女的雕像,从一侧看是她满面笑意,而另一半脸确是一脸愁容,似乎泪光闪闪的样子。当人们对她的身世猜测不已时,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看守这尊雕塑后说了一句话:“她跟我是同行啊!”原来古人也懂得,人生戏剧,戏剧人生。

张忠宁/中国保监会办公室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