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旧时光,我们的深圳记忆

九月 18, 2020/ 0 评论

文 编辑部

1980年8月26日,在南海之滨,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40年间,这里从边陲渔村一跃而成国际都市,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成就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来到这里追寻自己的“深圳梦”。

1996年10月18日,华安保险在深圳这片热土启航,从那时起,华安人就与深圳共同成长——有的人生于深圳、长于深圳,并与华安保险一道见证深圳的蓬勃发展;更多的人则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追逐梦想、成家立业、扎根深圳,把深圳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来了就是深圳人”,在这座极具包容特质的城市里,每一位华安人也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深圳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华安人的这些影像定格与故事回眸,穿梭到成长的旧时光中。一起回忆,你我的深圳记忆,为这座城市的精彩40年用力喝彩!

乐曼 行政管理部总经理 来深22年

1991年,我第一次坐飞机经广州踏上特区的土地。当我来到舅舅家下步庙南区那一大片由黄色和蓝色组成,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政府居民楼时,我就想,长大了一定要来深圳。没想到,不知不觉中,我的深圳身份证时间,已经长过贵阳身份证的时间了。照片上是1991年的深圳大剧院、海上世界,那时候的海上世界和女娲补天都还在海上。

匡斌 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来深27年

(左起第三位是匡斌)

1998年,公司发行“合家欢”家财保险卡,当时还是深圳分公司业务员的我带队走进深圳书城和各大社区,向市民朋友们推销家财保险卡。这次推销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自己更加深刻明白了保险工作者的服饰礼仪对客户的信任会有多大的影响。

陈伟光 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 来深19年

当时的我是深圳分公司的查勘定损人员,接到派工前去现场查勘定损。因为要求人车合影,所以留下了这张我与公司承保的受损车辆的合影。那时用的是胶卷相机,照片还需要冲洗出来粘贴在纸上,再做成赔案卷宗。照片里我左手提的手提包里,满满的都是赔案卷宗。

宋丽华 稽核调查部 来深29年

(右边是宋丽华)

1991年12月1日,我的表妹从河南来深圳游玩,我和她在罗湖人民桥上拍下这张照片。桥下就是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远处的高楼大厦已经建起来了,那时的深圳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搞建设。

杨振鸿 营销管理部 来深25年

这是一张拍摄于1995年10月的照片,当时的我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火车,风尘仆仆、一身疲倦来到深圳。作为一名小报记者,我毅然决然“弃文从商”搭上“下海潮”的最后一波热浪。来深圳一星期后,我带着一沓简历和身份证件走进当时的深纺大厦(现在的华强北,当年的人才市场)。一个月后,我成为一名保险推销员,真正进入了保险行业,从支公司、到分公司、再到总公司,我几乎经历了保险公司的大多数岗位。庆幸的是,直至今日我仍然还在坚持着这份“初心”。

王小梅 财产险部 来深16年

这是我当时去世界之窗游玩的照片。大学时代,伴随着《春天的故事》,深圳经济特区这个闪亮的词汇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成为我梦寐以求、深深向往的城市。2004年大学毕业,我终于如愿以偿,怀揣着对工作和城市的向往,踏上南下深圳的火车。人们常说,城市是一张名片,初到深圳的我,感叹于深圳火车站的整洁明亮,世界之窗的精彩美妙,还有当时深圳第一高楼地王大厦的惊人高度,以及大小梅沙的美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这些地方留下的那些照片,也见证了深圳的美好和自己的青春年华。

侯玮杰 行政管理部 在深31年

“你是哪里人?”“应该算是深圳人吧”……作为在深圳不多见的“深二代”,在这里出生,我和这座城市一同成长。从1992年幼儿园入学,到2012年大学毕业,二十年的在校学生生涯都在深圳完成。说起求学过程中印象最深刻之处,应该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群“音”荟萃的各地方言,和深感派不上用场的“同声翻译级别”的粤语。在我看来,说起让每一个新老深圳人引以为豪的,不是摩天大楼,也不是GDP,而是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无限包容。

李宇朝 人力资源部 来深7年

(右边是李宇朝)

2013年底,成立22年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告别了旧办公大楼,从罗湖区搬迁到福田区,我也赶在最后的关头留下这一张珍贵合影。深交所的成长与变迁,也是深圳发展的缩影,可能遭遇过质疑与困难,可能面临着未知与困惑,但深圳勇往直前不断向上,最终成就了这座科技现代化都市的蓬勃发展。

游静 行政管理部 来深19年

(中间是游静)

2004年参加公司在莲花山组织的爬山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我和小伙伴们在山顶留下了这张挺暴露年龄的照片。那是我第一次观摩邓爷爷雕塑,也是第一次鸟瞰福田CBD和少年宫的城市景观。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我爱上了“爬莲花山”,从最初气喘吁吁艰难登顶,到如今健步如飞只需10分钟即可登顶。希望通过自律的锻炼,流逝的只是岁月而非青春。

梁涛涛 电子商务部 在深31年

这是我三岁在仙湖拍的照片。小时候,每逢大年初一,一家人就会去仙湖拜一拜,从一开始祈求来年家人健康平安,到后来祈求保佑自己考试100分。那时的仙湖更像是一座游乐园,划船捉鱼,印象中还有碰碰车,每次去别提多开心了。如今,深圳的仙湖植物园已经大变样,但好在回忆没变。

熊艳 行政管理部 来深15年

2005年,从江西来到深圳,我就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也在这座城市完成了自己的很多人生大事。2009年10月,我结婚了,婚礼在蛇口的海上世界明华轮举行,这张照片是当时在船上悬挂的大幅海报。结婚十周年纪念日时,我和老公又来到明华轮回忆当时的美好,服务员还送了我们一份纪念礼物。

王强 行政管理部 来深5年

(左起第一位是王强)

2016年12月,我和朋友一起去宝安凤凰山拜山,这是自己来深圳后的第一次“入乡随俗”。记得那天是周末,前一晚熬夜起了个大早,睡眼朦胧中和朋友从学校坐了将近1小时的地铁才到“机场东”地铁站,然后打车来到凤凰山。虽然已经忘了当时在凤凰山上许下的愿望,但幸好照片里的朋友如今都还在我的身边。

杨薇 深圳分公司 来深23年

(左起第一位是杨薇)

2002年“七一”建党节前夕,我和当时的分公司党员一起参加了公司七一党建系列活动之莲花山重温入党誓词。时至今日,我依然能够想起当时站在邓小平雕像下宣读入党誓词时的激动心情。站在莲花山顶眺望正在快速发展的深圳,见到深南大道两侧耸立的高楼大厦,让自己更加坚定了只身闯深圳的决心。

张欢 董事会办公室 来深5年

(左起第三位是张欢)

2016年3月,我第一次参加“深圳百公里”徒步活动。出发前,我和小伙伴们雄心勃勃,决心要翻山越岭,不休不眠走到终点。谁知出发不到半个小时,还没走出深圳湾公园,天空便乌云密布,巨大的雷声一浪接一浪,闪电将昏暗的天空映如白昼,像极了灾难片里的场景。紧接着就是瓢泼大雨,提前准备的雨具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所有人都在深圳湾空旷的大草坪上被淋成了落汤鸡。最终,我们这场持续不到半个小时的徒步活动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收尾,虽然狼狈却也开心的我们,拥有了一次难忘的“深圳百公里”回忆。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