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独角兽 警惕灰犀牛

一月 9, 2018/ 0 评论

黄湘源/深圳

导读:
在某种意义上,“灰犀牛”风险也是总伴随着“独角兽”而来。特别是有些“灰犀牛”一开始还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独角兽”。越是很像“独角兽”的“灰犀牛”,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就越是有可能被人们所忽视,其有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就越大。

360 概念股以普涨迎接360回归A股上市,这充分表达了市场拥抱独角兽企业的热情。

“独角兽”通常是指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多公司正在加

3d image of money fly in the sky

入独角兽的行列,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尽管中美所拥有的独角兽企业大约占全世界的80%以上,两国在数量上几乎可以说势均力敌,但中国的此类企业最初大多并未在国内上市,而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赴美上市。这种情况至今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换言之,目前一些在全球拥有较大影响的独角兽企业,尽管人们在有意无意地将他们认定为中国概念企业,其实不然,例如阿里巴巴,其核心管理层虽然大多为中国人,而就其股份结构来说,毋宁说是混血儿,外资所占的比例甚至更大一些。

在国内还未为中国概念股的回归扫平障碍之前,360以借壳重组而非IPO的形式回归A股,其良苦用心耐人寻味。360 之所以早在一年前在美国进行了私有化,并下决心回归A股,如果周鸿袆本人所言并无虚假,那么,这正如其所言的那样,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本行为,更不是简单的商业考虑,而是为了让中国的网络安全有一个好的基础,对整个中国国家企业的网络安全更有保障。正因为如此,对360回归,不仅证监会开了绿灯,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人民银行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金融领域的根本要求。总体上,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结构的优化,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参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能力与改革开放初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不能不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不仅结构失衡问题依然相当突出,违法违规乱象的丛生,也使得各种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所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最近发表的十九大辅导报告中明确提出: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也要防止“灰犀牛”事件发生。
人们通常将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问题称之为“黑天鹅”事件。尽管在事后,人们又或多或少地会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但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但“灰犀牛”则不然。“灰犀牛”通常指问题很大,也早有预兆,但是,由于人们常常视而不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有可能会导致后果严重的问题或事件。

事实上,作为不同的风险事件类型,“灰犀牛”和“黑天鹅”有区别更有联系,不能将两种事件完全割裂。当前,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既要从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防止“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更要注意发现和防控必然有可能大概率发生的“灰犀牛”系统性风险。

所谓“独角兽”,在现实世界中也许并不存在,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它成为一种图腾。“独角兽”的神化,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世界各地的传说中都能找到独角兽的踪影。有资料表明,“独角兽”的原型是虎和犀牛,其独角即源自于犀牛。在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传说中,“独角兽”被视为犀角虎身的动物,或称之曰犀虎综合图腾,例如所谓的麒麟。而在西方,独角兽更是一种圣洁的象征。中世纪以及后来的当权者与罗马教皇都曾以拥有独角兽的头角为荣。现代的互联网企业的选择“独角兽”以自名,不外乎也有点扯大旗作虎皮的意思。一则在于故作神秘,二则,也许就在于自诩神圣了。

互联网企业的远大前程,如今已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无可争辩的现实了。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在改变着金融业态和制造,物流交换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同时,也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风险也是伴随着发展而来的。在某种意义上,“灰犀牛”风险也是总伴随着“独角兽”而来。特别是有些“灰犀牛”一开始还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独角兽”。越是很像“独角兽”的“灰犀牛”,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就越是有可能被人们所忽视,其有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就越大。

当前,我国金融和经济领域所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如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问题,由来已久。之所以长久地视而不见,或并不在于其危害太过微小,而在于它太像“独角兽”或者人们太容易视其为“独角兽”了。尤其是在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很容易钻监管不到位的空子,或者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国内上不了市,就改道赴美上市。近期好几家搞现金贷的企业得以在美上市,或多或少有几分这样的原因。就此而言,将现金贷纳入强监管加以整顿,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这与其说是贼出关门,不如说是釜底抽薪。对于借现金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的恶意金融行为,国内监管如果跟不上,岂不很容易让这些所谓的“独角兽”演变为“灰犀牛”?

金融监管的核心就是要平衡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又要真正起到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不能造成重大的金融、社会风险。也就是说,既要拥抱“独角兽”,又要警惕“灰犀牛”。在笔者看来,这或者就是360 回归A股的目的,也可以说是它所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作者系独家撰稿人、资深财经评论人士)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