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之春的岁月屐痕

四月 29, 2021/ 0 评论

图·文/黄橙 厦门

春天在草长莺飞、拂堤杨柳的江南古镇,也在黄连木吐翠、凤尾竹摇曳的四川盆地。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汇合处,举目四望到处都是生机盎然,海汇源烧卖里的葱末、冯四嬢跷脚牛肉中的香菜,也蕴含着春天的温润气息。乐山大佛那一双洞悉人间悲欢的慧眼明显多了几许温情;罗城古镇闲人们手中的一杯杯绿茶分明是山峦苏醒之后的美妙馈赠;犍为乡野的油菜花开始像过节般热闹起来,奔跑其间的蒸汽小火车宛若春天的岁月欢歌。

开往春天的嘉阳小火车

每年三月,大江南北都开启了油菜花模式,从铺天盖地的花海,到层峦叠嶂的花山,人们见多了黄灿灿的世界,对单纯的赏花不再趋之若鹜。然而,在距离乐山市区只有几十公里的犍为乡下,在油菜花间“腾云驾雾”的嘉阳小火车却成为这个春季最热门的旅行项目。

冒着黑烟,飘着煤灰,吐着白雾、鸣着汽笛的蒸汽小火车在窄轨铁路上摇晃着身子,越过田野,爬上山坡,穿过隧道,路过农舍……在金灿灿、绿油油的山野中欢快地奔跑着,展现着原生态火车的风采。小火车从跃进站到芭蕉沟,中途有段家湾和亮水沱两个观赏景点,前者就是小火车从油菜花田驶来的观赏点;后者是火车喷射蒸汽的观赏点,若是艳阳高照日,还能欣赏到蒸汽中的彩虹胜景。

许多人误以为嘉阳小火车是一种新开发出来的玩法,其实不然,追溯起来,要将时光推前到1939年的抗日战争年代,当年在犍为县建成了(中华民国)国营嘉阳煤矿公司,在芭蕉沟挖掘出大量的优质煤运往重庆,解炼钢、(蒸汽)汽车用煤之急,以支援前线抗日作战。

国营嘉阳煤矿公司的三个创建领导翁文灏、孙越崎、汤子珍都大有来头。翁文灏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编写者、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学者;孙越崎是留美“海归”,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矿——延长油矿,创建中国第一座“石油城”——玉门油矿,被尊称“工矿泰斗”;汤子珍,也是留美“海归”,1935年出任中福公司第一煤矿矿长。三位知名专家联盟,很快组织起规模化、现代化的煤炭生产,将嘉阳煤矿带入全新的发展轨道。开凿矿井时首先修筑了运煤轻便铁轨,这是犍为的第一条铁轨。到了1958年,这里修建了全长19.8公里的芭石铁路,嘉阳窄轨小火车投入运输,是目前国内还在正常运行的客运蒸汽小火车。有“中国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之美誉。

开往春天的小火车终点站在芭蕉沟,而一座已经停产的矿井——黄村井就在附近,如今已经开辟成接待游客体验的采矿博物馆,游客可以戴着矿工帽,顺着长长的阶梯下到40多米深的地层,去真切感受采煤工人的艰辛:坐猴儿车(运送矿工的简易缆车)、亲手体验挖煤……

有人说春天的温暖是太阳给的,其实在人间的温暖里有相当一部分是煤炭给的。

罗城古镇岁月如舟

犍为县境内不但有嘉阳小火车这样的近代古迹,还有历史更为久远的罗城古镇,鳞次栉比的方桌竹椅和密密匝匝的茶客方阵,构成了一幅老茶馆风貌画卷,背景是古戏楼、牌坊和踩缝纫机的妇人。走在其间,有活在黑白影片中的感觉。仿佛幸福的人都约好了,在这儿相聚,想想现代都市里匆匆的步履和滚滚的风尘,想想自己在城里辛苦的奔忙和世俗的牵羁,就会更强烈地感觉到光阴如茶的人生离我们有多远。

人们见多了跑在水里的舟船,然而,谁又见过扬帆于松涛阵阵、山峦起伏中的旱船呢?将一座城镇修建成一艘两头窄中间宽的旱船,即使时至今日,也是极好的创意,更何况是明末崇祯年间。
罗城这艘旱船的船体两侧是弧形排列的砖木结构民居,有二百多米长,老茶馆和集贸摊点就分布在民居前长长的凉厅上,甲板是街道;立在街心的宝顶式戏楼,犹如船帆;东头高大的灵官庙则像船的舵舱。

无论站在古镇的哪个位置,四角宝顶的双层戏楼始终在人们的视线之内,它是罗城古镇的中心,也是当地人的休闲娱乐中心。戏楼上有木刻对联:“昆高胡弹灯曲绕黄梁,生旦净末丑功出梨园。”戏楼檐角有风铃,三百多年来只要有风吹过,必定有古曲余韵响起。

据说,四川人闲散的生活习性,是这样养成的:一边是富足的物产,一边是分散和个体的生产方式。人们坐着竹椅子,喝着盖碗茶,摆着龙门阵,无比生动地展示着四川的民风民俗。如今成都的日益繁华已经让老茶馆风光不再,而罗城古镇上的茶客倒像是明清年代的闲人,喝茶、打牌、下棋、看戏都成了正事,日子过得近乎“颓废”,却巴适得很。

翻开罗城古镇的历史,你会发现罗城人也曾经忙碌过,尤其是明末清初那段日子,罗城作为方圆百里的贸易中心,是川南四大名镇之一,煤炭、铸铁、布匹、大米、桐油等南来北往的物资在此集散。人们挑着担,骑着马,赶着车,每天都活得汗流浃背,疲了累了,才聚在一起泡会儿茶、听会儿戏。

罗城曾被誉为“旱码头”。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码头是繁华的代名词。古人将罗城建成船形,应与“旱码头”有点关系,因为只有舟船才能与码头相配,何况船形建筑本身还有美好的寓意。另外,罗城地处山野,自古缺水,而建船引水也成为罗城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大佛视野中的三江水

乐山古称嘉州,不过乐山这个名改得好,因为《论语·雍也》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说,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喜欢水,有德行的人喜欢山。谁不喜欢做有德行的人呢?

春日的黄昏,雾大得有点像雨,在乐山市肖公嘴的河堤上,坐着四人,我是其一,没什么事,品茶而已。这个肖公嘴也不是什么旅游景点,可是它有点不同寻常。以水路而论,它是岷江与大渡河的交汇角;以陆路而论,它是滨江路与滨河路的连结处。这里不敢说是眺望乐山大佛的最佳地点,却是品味三江汇流的理想位置。

雨雾模糊了山与水的界限,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所产生的水声依然喧哗地淌过人们的心头。同样是看三江汇流,我们只是为了一己的心旷神怡。可是,1288年前(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个和尚在对岸凌云寺里看到同样的景致,却忧心忡忡。这个和尚叫海通,他曾经目睹三江汇合之后的激流旋涡导致不少船民葬身鱼腹,这样的悲惨事件常常让他心疼,于是,他萌生了依山傍崖凿一尊弥勒大佛,镇服在水中兴风作浪的妖孽,保佑过往船只安全航行的宏愿。

海通和尚显然是一个气魄不凡的人物,他想建的佛像不是寺院里的泥胎小佛,而是高与山齐(71米)的大佛。他没料到他所要创造的不仅是中国之最,而且也是世界的奇迹。

大凡佛教建筑,除皇家寺院外,朝廷是不会拨款的。从公元713年开始,海通和尚风餐露宿,历尽艰辛,四处募捐,他所募集的人力物力远到江淮流域。17年后,大佛终于动工开凿了,他就在距工地不远的山壁上凿洞而栖,指挥着这项空前巨大的工程建设。前期施工是最为艰巨的,可是海通和尚大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他要将佛祖的慈悲情怀融入船民的生命和嘉州的安宁之中,这样崇高的信念使他对自己付出的辛劳无怨无悔。好不容易大佛的头像雕凿完成了,可是他却壮志未酬,撒手西去。后来又经两次续建,前后历时90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宏大工程才得以完成。乐山大佛建成后,三江汇流处经过历朝官方的水利疏导,乐山的水患越来越少了。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行走56国,出书21本)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