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治已病”也要“治未病”——华安保险在实践中探索风险减量服务

八月 2, 2024/ 0 评论

文/编辑部
随着时代的进步,保险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功能,随着保险资金规模的增长、职能和功能的衍生以及科技工具的不断迭代更新,保险业开展风险管理的模式也从传统的“等量管理”逐步转向“减量管理”,希望通过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或是降低事故发生后的总损失,从而为企业、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在原银保监会的《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指导下,近年来,华安保险也在积极推进风险减量工作,提出部分险类先行先试,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紧扣这一主题,持续丰富服务形式,推动科技与风控深度融合,落实常态化风险预防工作机制,部分分公司也已经开始了具体实践。

 

一、部分险类先行先试,实现区域梯度建设
风险减量重在预防,保险服务的前置可以助力风控管理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实现从“事后赔付”向“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及时赔付”的转变。作为一家专业财产保险公司,近年来,华安保险在营运货车车险、企财险、建工类责任险等开展服务前置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基础和内外部风控条件,对食品安全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物业责任等责任保险以及工程险、货运险等各类财产保险业务先行先试。结合实际情况,公司对营运货车车险、企财、建工类责任险等领域继续扩大应用范围,通过区域梯度建设,给予重点地区重点支持,根据分公司营运货车车险、财产险业务基础及业务结构特点,基于不同分公司的经营能力和业务发展导向,规划优先级梯度,明确风险减量服务推行的重点区域,并给予重点支持。

 

二、科技赋能风险查勘,“锐眼系统”助力防灾减损
为改善传统防灾服务效率低、实施难度大、服务成本高等问题,华安保险也在积极推进科技与风控深度融合。通过科技赋能,公司建立起智能风控系统,帮助风勘人员在承保前即对保险标的开展更为科学的风险评估,大力提升险企的风勘能力。华安保险的智能风控系统“锐眼系统”自2020年12月上线以来,通过对各行业数十个风险因素的分析评估,帮助风勘人员更科学开展风险调查,更准确识别高风险标的,也帮助公司对该财产保险进行更准确的科学定价并提高报价时效,还可为有保险需求的客户及时提供个性化风险咨询和防灾措施建议,帮助客户科学开展防灾减损。

最快三小时即可获取风勘报告,这是华安保险的“锐眼系统”给风勘工作带来的转变。通过不断完善财产险风控系统建设,加强物联网、云平台等新技术运用,该系统也陆续实现了在线自主安全培训、定时自动巡检、实时风险监控、快速预警、应急指挥调度等24 小时365 天在线的风险管理与智能安全预警功能,为企业财产险客户提供主动风险管理、主动安全运营等一站式服务。未来,华安保险也将通过加强系统升级,在物业管理责任险、企业财产险、建工雇责险、安责险等业务上提供智能风勘服务。

 

三、加强风险评估监控,“无间盾”、防渗漏系统助力风控升级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保险公司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风险评估模型,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理赔反欺诈,是保险公司一直以来在理赔环节风险控制的“重头戏”。通过建立健全的数据平台和风险模型,保险公司可以更好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监控和管控。

基于多年累积的车险理赔反欺诈专业经验及数据基础,华安保险在2021年自主建设并上线“无间盾”反欺诈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对欺诈风险的自动甄别与预警能力。在理赔作业环节,华安保险通过“无间盾”系统提供的反欺诈服务,经过事前预警、事中调查、事后反溯三个环节发现高风险特征案件后,生成调查任务,通过线下资源开展同步排查,实现从风险识别、预警到干预的管理闭环。目前,该系统已经推广到华安保险所有分支机构,在车险理赔案件的提速减损方面效果显著。

为更好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全面防范理赔渗漏、堵塞理赔各环节的“跑、冒、滴、漏”,近年来,华安保险还先后上线了智能定损系统和智能风控防渗漏系统。通过对核损系统中的核损价格、工时费、辅料价格等系统强管控功能,有效提高价格准确性;通过引入、运用和深度运营车物、人伤防渗漏智能风控系统,实现实时智能检测,科学指导理赔作业人员降低理赔渗漏风险。

 

四、落实常态化风险预防工作机制
如今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呈现愈加常态化、精细化态势,华安保险也在根据各地频发的台风、暴雨等灾害情况,积极完善企业的防灾减损措施,落实常态化风险预防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通过完善汛期应急预案,形成完备的应急责任体系,切实做好汛期企业客户的服务;通过强化对一线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提升灾害预防及处理能力提供专业保障。

其次是加大防灾减灾的宣传力度。在今年第16个“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随着汛期来临,华安保险组织各分公司及下辖机构与当地企业客户对接,前往物流公司、生产企业、车队开展拜访及风险勘查服务,并结合安全生产、汛期灾害应对等领域开展防灾减损宣传。风勘人员走进服务标的,重点关注台控区客户、仓储类和纸品加工类客户,在认真完成现场风险隐患排查、送达防灾防损建议书、推进隐患整改消除等防灾防损工作的同时,也通过为客户讲解汛期防灾减损技巧、安全生产、安全驾驶提醒等内容,落实风险减量服务,帮助企业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华安保险”微信公众号,也在持续发布各类“风险减量”宣传文章,提醒企业客户从源头降低风险。

第三是积极组织上门协助防灾防损,提前预警、合理应对。

汛期来临前,华安保险都会在24个省市的重点地区重点标的中筛选风险较大的企业客户,安排公司人员上门风勘,协助客户做好防灾减损工作。与此同时,华安保险也与当地气象服务机构、防灾减灾机构等建立联系,第一时间获得台风、暴雨等灾害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向广大客户传递台风、暴雨、洪水等气象信息,提醒企业客户做好防台防洪。

 

五、分公司实践:湖南华安差异化落地风险减量服务举措见成效
为有效加强风险减量服务,重点改善商用车辆运营状况,近年来,湖南分公司也从承保到理赔服务周期,以及服务客户场景触点出发,区分业务来源、分车种风险特性及常见风险表现形式,差异化落地设备上车、查勘验车、团体车险及企业客户安全教育宣导培训、销售人员安全引导提示、车况安全检查提醒、安全教育宣导培训等风险减量服务举措。

 

一是做好环境影响风险预防。依照车险业务板块分车种、地区业务风险特性,以及湖南地区常见灾害事故时空分布特点,依托微信公众号发布灾害事故“风险减量”专题内容,开展长期常态化风险减量宣传;结合天气变化、运输高峰季、集中的出险案件特异性等情况,针对性开展专题宣传预警,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及安全驾驶短信提醒等。

二是做好硬件缺失风险预防。配置专项基金,由机构采购并配置车身反光条、安全锥桶等设备,针对承保验车环节触达的新保客户、客户活动环节触达的存量客户,通过主动上门、邀约到店等方式大力推动安全设备“上车”覆盖率,实施范围涵盖IT以上非营货车、1-2T、10T以上营业货车、特种(搅拌)车。同时,鼓励分支机构查勘车在查勘理赔环节随车附带安全设备,为标的车、三者车配备相关安全设备。

三是做好驾驶行为风险预防。
1.安全培训:在部分机构试运行交通法规知识应知应会APP,组织相关驾驶员开展保险、安全等常识测试,培养驾驶员良好的驾驶行为;
2.安全提醒:针对投保高风险业务的客户,由分公司车险部、营销管理部拟制分车种安全引导提示服务标准话术及常见事故风险提示信息,要求业务人员在展业过程中即对客户开展安全提醒,增强客户的安全意识;
3.安全检查:由分公司客服消保部依照重案常见风险点梳理查勘安检重点项,并拟制标准车况安全提醒信息,鼓励查勘人员在执行现场查勘任务同时,提醒客户关注基础车况安全并发送相关提醒信息。鼓励机构建立提升车辆合作维修点服务标准,对承保的标的车提供车况安全检查服务。

四是做好管理遗漏风险预防。针对重点团单客户开展安全教育宣导培训,通过“从人因素”助力提升风险减量实施质效。邀请当地交警、运管、安监部门的同志开展专题宣讲培训,齐抓共管,分析重大事故的形成原因及危害,进一步提高客户单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从人因素”助力风险减量实施效果提升。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