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走出新路子
文/李晓飞 云南分公司
我是一位老华安人,自2007年加入公司以来,17年的光阴,从万家连锁门店的一名客户经理到门店经理,到验车专员,又到客户经理,再到营销服务部经理。17年的时光里,我见证了华安事业一次又一次腾飞,也在自己的营销领域深耕,实现转型发展。
近几年来,在深刻领会云南分公司“要做有效益的规模”经营思路上,我也带领团队在发展中求新求变。通过对近年车险经营亏损、非车险业务发展受阻等情况进行多次复盘和研讨,结合自身资源和近几年非车险业务发展经验,主动谋变,我们提出了“调结构、创效益、扭亏损、促发展”的经营思路,以诉责险为突破积极发展非车险业务,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业务转型已初见成效。
统一思想 革故鼎新
转型并不是一帆风顺。初期,团队成员都持反对意见,纷纷表示不要将业务拓展重心转到一个公司没做过、市场不大的非车险产品上,对亏损车险渠道“一刀切”十分不满、不理解。为了让团队成员从思想上得到转变和认可,我逐一、耐心仔细地向大家说明利害关系,详细分析其中的得与失,探讨发展诉责险业务将会给团队和个人带来的良好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前景。慢慢地,团队成员从开始的埋怨到理解再到后面的全力以赴,加上中途优秀团队的引进,团队诉责业务一步一个脚印得到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诉责险在团队业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团队思想得到统一,革故鼎新局面逐渐打开。
坚定目标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终现曙光
诉责险是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险种,团队在开展该项业务的初期,也曾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阻碍。比如,同行的竞争、出单员对各法院的要求不熟悉、出单速度慢及出错率高等问题,造成刚引进团队的成员意见很大,严重时甚至有撤退之意。充分了解情况后,我带领团队从自身上找原因,不断改进自身劣势,提升团队专业性。第一步,充分调研市场,制定出单操作规范,提高出单准确性;第二步,积极寻求分公司协助,不断优化内部流程,对出单、审核、财务确认、打印、配资料、保函用印各环严格过程管控,出单时效从开始的1小时以上降至半小时以内;第三步,加快结算速度,保障支持到位。通过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的持续改进,快速出单,准确出函,及时对费都得到了客户、渠道、代理人的高度认可,华安保险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是业务制胜的一大法宝。
虹吸效应 跨区作战
随着机构在当地诉责市场不断拓展,现团队全员诉责险业务均有了一定产能,单诉责业务年化保费已超过180万元/人,外围团队近40人,业务实现全省覆盖,并推进全国,市场占比已挤入前三甲。同时机构在相关领域服务品牌逐渐树立,市场上的朋友也越来越多,省内同业共保业务、跨省合作业务已成为团队重点发展的另一方向。
回顾过往,有成绩收获,也有差距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以“四新”文化为引领、以“三理”思想为指导,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的复合型高素质团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奋发努力,攻坚破难,为华安保险的未来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获评华安保险2023年度“最美团队经理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