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读《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一书有感
文/徐蓉 信用保证险事业部
近期,公司领导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发表讲话,在公司面临危难之际,新任领导班子正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为华安的未来开出一系列“纾困”良方。公司上下也掀起了读书热潮,针对推荐的书籍和讲话认真学习并反思。作为公司的一名老员工,我也反复研读和咀嚼领导讲话的内容和精神,并重新拾起了《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一书,再次捧读。书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领导在公司历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身在华安,很多事情都亲历过,深有感触。讲话内容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现在看来,依然适用目前处于危急关头的华安,这也充分体现了这本书的价值,一直在为华安的发展指明方向。
我们都很熟悉著名的灵魂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许多人穷极一生,都在探究和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同样,作为企业,也需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一、我们要做什么?(包含为什么要做这个?)二、怎么做?三、谁来做? 这三个问题的背后,实际就隐含着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
再读《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一书,豁然开朗。书中收录的多次会议讲话,无处不在围绕和分析这几个问题,并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应该也是企业发展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吧。
一、企业文化
文化就是企业的精神长相,是一家企业的气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凝聚力,她凝聚的是人心,是人的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汇聚认同这种企业文化,并愿意为之奋斗、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所以企业文化是通过精神层面解决了人的问题。
华安保险一直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包括:公司的愿景——“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保险企业”,经营理念“责任、专业、奋进”以及“华安保险与您共成长”等等。这些文化理念,如同照亮公司前行道路的灯塔,为每一位华安人指引正确的航路。同时,企业文化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巩固的,书中也指出:华安文化“要靠全体华安人在前进过程中积累、提炼、升华而最终形成”。
经常听到身边同事很感慨地说,华安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离开华安的很多老同事,每每说起公司,也都充满了留念和感激,这其实就是华安文化的力量支撑。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犹如人没有灵魂一样。用理想吸引人,用文化留住人,优秀的企业文化,就能聚集优秀的人才。
二、“四个源头”等理论
书中的很多次讲话,包括近期公司领导的讲话中,都反复提到了“四个四”,以及最近新提出的“四新三理”“一司一策”等等,都是方法论,是具体的“打法”,也是在教我们“怎么做”。
企业文化解决的是“精神力”,回答了谁来做的问题。“四个源头”等理论则是解决“行动力”的问题。“精神力”解决内在驱动力的问题,“行动力”则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在这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更好推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四个四”理论中的“四个源头”,我认为是最接地气、也是最实用的指导实战的理论或规律。站在“政策的源头、知识的源头、信息的源头和操作的源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四个源头”从具体方法层面,指导我们如何去推动、如何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站在政策的源头,是教会我们要研究和依据政策,依法合规,顺势而为,从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站在知识的源头,就需要有必备的知识,有正确的认知和足够的专业,才能具备做事的能力;站在信息的源头,则是在汇集、分析多方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制订正确的、具体的行动方案;最后是操作的源头,就是要有实际行动力,得行动、得实干。光说不干永远解决不了问题。马云曾说过:“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是强调光知道不行,还得行动。在行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再不断去调整完善行动方案。一个企业的执行力,直接决定企业的业绩和兴衰。强大的执行力,也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掌握了这“四个源头”,也就掌握了解决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
三、华安保险的价值所在
我们要做什么?华安保险作为一家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是在回答第一个问题。
近期领导的多次讲话标题和内容中,都频频出现“价值”这两个字。该书后记也提到,“华安要做一家有价值的保险企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价值,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企业价值的实现,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为客户、为行业、为国家、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一个企业的价值,绝对不是说这个企业能够赚多少钱。不可否认,企业盈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并不是说企业存在就只是为了盈利最大化。企业和人一样,存在于社会,就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他必须担负起企业责任、行业责任、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所以企业做事的出发点不能只看能不能赚到钱、赚多少钱,更要看这家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以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客户利益为导向,为客户、为行业、为国家、为社会提供了价值,这才是企业生存最核心的价值。
“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华安保险的服务理念就是“比出险客户的亲人早到三分钟”。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也提到,“商业的内核是利他精神。”为什么客户要购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其它公司的?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解决客户的痛点或难点,这就是“利他”,就是一家企业生存或是存在的价值,也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当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自然就能够生存下去,并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但如果没有用心去服务客户,只是简单地通过市场去买业务或仅仅依靠保险这块牌照或资质而获得的业务,从客户体验来说我们是没有多少存在感的。这些都是低端的竞争,没有生命力,没有竞争力,也是不可持续的。
“道”是什么?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在正确的指引下,我们就一定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公司上下都能按书中给我们揭示的企业经营发展之道,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华安保险一定能再次崛起,涅槃重生,到达胜利的彼岸。
(本文荣获华安保险“开卷兴企,阅见未来”征文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