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从概念到应用,打工人如何快速上手?

编辑部
今天,国内外涌现的各种AI工具让我们目不暇接,它们就像一个个超级大脑,能够迅速学习和存储海量知识,并根据用户指令生成内容、识别图像、数据分析、视频文件……他们的应用场景也十分广泛,可以是智能聊天机器人、图像识别系统、语音助手等等,可以为每一个行业提供强大的智能支持。
凭借人类善用工具的天赋,当打工人面对智能体,往往并不担心未来会被取代,而是想着怎样把它们变成打工好帮手。如何在不同工作场景里把AI玩得明明白白,效率蹭蹭涨。以下实操干货送给大家,快把AI变成你的打工好搭档!
常见AI工具推荐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应用场景分类为大家介绍目前热门的AI工具,帮助大家选择合适工具,拥抱智能科技。
应用场景一:文案撰写、合同起草、政策解读、营销话术、代码撰写

DeepSeek(深度求索)作为开源模型代表,DeepSeek支持联网搜索、本地化部署,在金融、数学领域等专业能力上表现突出,成本低且灵活,文本输出效果出色。

Kimi擅长长文本处理,能够处理长达200万字的文本,适用于文件阅读、内容创作和深度对话,具备联网搜索,文件解析能力,响应速度快,目前对用户免费。

文心一言深度优化中文语境,可以进行多模态创作(图像生成)等,擅长处理复杂句式与专业术语,中文领域表现卓越。支持多种语言的语音合成和文本输入,方便跨国交流和合作。

ChatGPT具备多模态能力(图像输入与识别、生成),生成内容连贯性强,适用于复杂语言任务,在英文处理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准确理解并生成自然流畅的英文文本,同时能够生成各种编程语言的代码,并提供代码解释和优化建议,适用于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
应用场景二:会议纪要整理,课程录制

讯飞听见语音识别技术精准,支持多种语言和方言的识别,能够实时将语音转换成文字。支持语篇规整、全文摘要、章节速览、说话人总结、多语种翻译、关键词提取等多种功能。会议结束后可直接导出文字内容,还可以对转写内容进行校对和修改。

飞书妙记提供语音识别转文字和会议记录管理功能,支持在会议、培训、访谈、课堂等不同场景,将音视频内容转录为搜索便捷、重点高亮、互动多样的智能文字笔记。可自动标记发言人,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和待办事项

豆包的录音纪要整理功能非常高效便捷,支持实时录音并自动转写为文字,会议结束后,豆包能够自动分析录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如会议主题、讨论要点、决议事项等,并生成摘要框架。
应用场景三:营销海报、活动邀请函

稿定AI设计是智能化在线设计工具,基于AI技术为用户提供海量模板、智能排版及一键生成服务,帮助零基础用户快速完成专业级视觉设计。

创客贴AI可以根据用户输入需求,即可生成不同尺寸和场景的海报设计,包括横版海报、招聘海报、电商主图、小红书配图等。支持在线编辑修改,免费下载。
应用场景四:年终汇报、项目方案PPT制作

MindShow是一款功能强大的AI驱动的PPT生成工具,能够帮助用户快速、高效地创建专业的演示文稿。这款工具提供多种主题和风格布局,适用于不同业务需求,如工作总结、商业计划书、培训课件等。

AIPPT可以一键生成高质量PPT,无论是职场展示、教育课件还是销售报告,均能快速生成PPT,用户输入自己想要的PPT主题或内容大纲,AI助手会快速生成PPT详细大纲,接着挑选喜欢的PPT风格一键生成。
应用场景五:视频生成

可灵AI是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能够生成1080p分辨率的高清视频,支持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两种模式,用户输入文字描述或上传图片即可生成视频,单次可生成5s、10s的视频片段。

即梦AI支持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具有首尾帧和口型匹配功能,生成视频动效效果连贯性强、流畅自然,可操控运镜,调节速度变化,支持根据中文提示词进行创作,拥有更好的语义理解能力,将抽象的思路转化为视觉作品。
使用提示词编写有技巧
这么强大的AI工具,但我们在试用中常常感觉用处不大,生成的内容不大可用。怎样用好AI工具?其实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技巧,普通人也能轻松用上AI工具,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对于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生成式对话大模型工具(如DeepSeek,kimi等)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编写有效的提示词。提示词(Prompt)是指用户提供给AI模型的输入,旨在引导模型生成特定类型的回答。用户可以输入“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作为提示,AI将根据该提示生成相应的文本。
编写提示词时,具体与细节很关键。笼统的指令会让AI摸不着头脑,给出泛泛的回答。举个例子,假设你需要写一篇关于公司年度总结的报告,你可以这样编写提示词:
不好的提示词:
写一篇关于公司年度总结的报告。
相对好一些的提示词:
请根据以下数据和信息,写一篇关于2023年公司年度总结的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主要成就、面临的挑战、未来规划。数据如下:[插入数据]。
总体来说,当你的提示词越具体,大模型的回应就可以越接近你想要的答案,下面提供一个写提示词的参考公式:
[角色定位] + [任务描述] + [输出要求] + [领域限定/示例]
具体解析(以行业研究场景为例):
角色定位:明确AI的职能身份(如“作为行业分析师/营销专家”)
任务描述:具体说明需要完成的工作(如“解析半导体行业趋势”)
输出要求:定义格式与质量标准(如“按照markdown格式输出”)
领域限定:添加专业约束条件
例如:
角色定位:你是一名财产险行业的资深营销专家
任务描述:某跨境电商仓储企业(员工20人)咨询财产险,当前仅有基础火灾险。请生成对话式提问清单(5-8个问题),帮助营销人员挖掘隐性需求
输出要求:回答需要覆盖场景:仓储物流、数据安全、跨境责任
领域限定:从业务痛点切入(如“您是否遇到旺季爆仓导致的货物损毁争议?”)。
上述框架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向AI大模型提问,得到更满意的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场景使用。但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大模型工具时,一定要注意数据安全、隐私和合规问题,不要将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公司机密等输入到这些工具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大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输入过多个人隐私信息。此外,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违法活动。只有在确保数据安全、隐私和合规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感受各类AI工具带来的便利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