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势·明道·优术——华安保险二○○六年中期工作会议综述

八月 29, 2018/ 0 评论

1996到2006,数字更迭,时光流转,却不只是单纯时间概念上一个世纪的跨度,3650天的距离,对于华安保险而言,更有诸多感慨以及可圈、可点、可敬、可叹之处。这家从出世之日起就历经波澜起伏、饱受风霜雪雨的企业,经历了角色转换之阵痛,规模弱小之艰辛,点滴探索之迷茫,更经历了实力提升之快意,无畏先行之从容,以及坚决推进公司变革,彻斩华安车险毒瘤的畅快淋漓……作为全国首家民营资本控股保险企业的带头人,李光荣董事长在2006年7月结集出版的《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目的只为记录这个民族保险企业一段执著的探索,留给华安人自勉或自省,留给历史来检验或评判。

今天,距离05年山西太原大会已经一年有余,但当日问道晋商“底气、霸气、义气、硬气”,问道华安生存之道的凛然依旧在华安人心中回荡。变革七剑的大刀阔斧,一把手逐一过堂的刻骨铭心,彻斩车险毒瘤的无所畏惧……这一年,华安人所付出的艰辛无法用任何文字表达,涅磐后的重生却是可以从众多数字体味。如果说一年前的太原之行是寻根问道,那么2006年8月26-27日,二十六家机构班子的齐集深圳,便是为寻趁势奋发之举,寻华安繁荣之机。从否定自我,到超越自我,想必就是两次会议的本质区别。

取内外之势,大步迈进全面盈利新阶段

这次中期会议上,李光荣董事长用“大好”这个词语来形容当前保险业的发展形势,让人随即联想到“国十条”的颁布。此前不久,由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文件,被世人评价为“举世瞩目”,因为中国保险业从未被提升到这个重视程度,站在聚光灯下,众保险人群情激昂,如何借势而上,创更广阔天地,成为各家保险主体的关注焦点。自古,顺势而上则事半功倍,逆势而动则事倍功半。在这一大形势下召开的中期会议,其焦点自然也集中在如何找准华安发展定位,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上。

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定在深圳华安康年国际大酒店,这家在今年7月开始试业的星级酒店迎来了第一次提供大型会议服务的机会,也是一份分量颇重、难度较大的考卷,而会务组,酒店管理、服务人员,都全身心投入试卷答题中,因为这是一次离“家”最近的会议,更加考验了办公室会务组织的能力。而对于入住酒店的每一个华安人来说,自步入酒店的那一刻起,更是倍感亲切。李光荣董事长曾经生动地说道,人固然是有生命的,而企业也有生命,华安大厦也有生命。当看见今天的华安大厦亭亭玉立地站在众人面前,一如今天蒸蒸日上、奋力前行的华安,如何不让华安人感慨良多?

在这一刻,回首过去一年,如果说变革图强,梦起太原是从理论上指明了华安的出路,那么寻找蓝海,就是华安出路的具体体现,铲除车险业务毒瘤则是对华安体内隐藏多年要疾进行的第一次彻底大手术,今天的这一次会议,命题则更加明确——大步迈进全面盈利新阶段。敢于提出这样的目标,说明我们是底气十足的,底气从何而来?从当今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日趋重要的位置而来,从“国十条”的颁布而来,从日趋规范的保险环境而来,从日趋向好的公司经营数据而来,从步伐日趋铿锵一致的华安队伍而来。眼前的成绩,验证了此前诸多果断决策的正确性,打破了质疑、不解,乃至反对的声音,而在如今内外趋势不断向好的环境中,对这些决策不折不扣的继续施行,则是华安大步实现公司最终经营成果实现盈利:各险种实现盈利;各机构实现盈利既定目标的唯一途径。

李光荣董事长的大会报告以《坚定文化理念 持续推进变革 大步迈入全面盈利新阶段》为题,在篇首就明确了,这次大会是为全面评价公司战略推行情况,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深刻剖析自己,明确自身优劣势,找准发展阶段定位,扬长避短,做好本年经营工作,全面完成董事会部署的各项战略任务。报告的六个部分,从外而内,由成绩到问题,从定位到规划,为正处在分水岭上的华安指明了前进之路,也让华安人认清,目前的形势喜人,但也形势逼人,虽然我们有所收获,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脚下暗流涌动,水上百舸争流,只要稍有懈怠,已有成果就会付诸东流,唯有坚定信念,巩固已有战果,发扬奋进精神,我们才能实现全面盈利之目标,才能迈进华安新发展阶段!

明华安之道,鹰击长空广阔天地竞风流

何谓“华安之道”?这是华安人早已明确的,“责任、专业、奋进”,不仅是华安人的行为准则,更是华安事业做大做强的强大思想保障。而华安之道又绝不仅仅局限在这六个字上,在“责任、专业、奋进”的理念基础上,扩展开来的广泛文化外延,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需要华安人在探索中不断积累、沉淀、丰富、细化,华安企业文化的大厦需要一砖一瓦地逐日逐年构建。

大会第二天,股东代表特华集团副董事长卢德之先生以《华安人的使命、责任和良心》为题的一番讲话,引发了在场听众对华安文化的更多思索,也让我们对与每个人联系最深的“华安人做人之道”有了另一个角度的全新窥探。卢德之先生的讲话以他一贯的睿智,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作为一家民营金融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的使命该是哪般?范蠡的官、商、学精通却又只求“过把瘾”的一生首先被否定了,那是没有使命感的典型;徽商经商发家致富后,购田做地主,读书做官的做法也被随后否定,那是经商之人使命感的偏差;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与洋人的决战商场是为人称道的,只可惜只能成为当时政治的牺牲品。反观今天的华安,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天时,有地利,有人和,作为一家民营保险公司,我们没有理由不肩负起无上光荣的历史使命,没有理由不为民族保险业的兴起而奋发有为。

在这一使命下,华安人的责任又该如何定位,卢德之先生对此的定位十分单纯,那就是“爱岗敬业”。华安作为一个整体,是为国家民族、为社会服务,对国家、对社会负责,而要能真正担负起这一重任,归结到个人,确确实实又只需爱岗敬业这一工作态度及工作准则。爱岗,是对保险的热爱,是把华安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只有爱岗敬业,才不会不作为、乱作为、不知如何作为。

“说话也好、做事也好,如果不讲良心、不讲良知,那是说不通,做不下去的”。“良心”这个字眼值得华安人细细考量。从“餐饮业综合险”到“禽流感无忧疾病保险”,再到今天的“华安学贷险”,华安是一直凭良心干事业的,而这个企业的“良心”要受到客户认可,就需要每个华安人的凭良心做事、做人。卢德之先生讲话结尾给我们提出的希望很有意味——希望并祝愿全体股东和华安人乃至全社会的华安成为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有良心的企业;华安人成为讲使命、讲责任、讲良心的优秀的现代人。

在这次会议上,让与会者感受颇深的,还有另一个字眼——“客观公正”,这个字眼并没有挂在任何人的嘴边,却在许多细节显现,其中之一,便是在总精算师黎克虎的经营分析上,《扭亏为盈 半年经营形势趋好 任重道远 全年利润目标严峻》的二○○六年中期经营分析报告,在传统经营分析的基础上,更注重机构状态的细分,机构问题与成绩的相提并论,优劣对比,不偏不倚的评价,目的是为使各机构知道优点在哪?缺点在哪?相互交流,看清差距,是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来引导真正的差异化管理,受众人称道。

“客观公正”的表现之二,还在“华安之鹰”的评选上面。这场以“寻找真正华安人”为主题的举措源头,源自深圳分公司的营销人员盈利能力分析报告,这一报告在华安首次打破“以保费规模论英雄”的一贯评价标准,引入的历年制赔付率等指标,让评价标准更趋贴近实际、客观科学。对于这一报告,李光荣董事长曾亲自批示道:“华安十年来之所以能够一步步艰难地走到今天,是因为华安的队伍中还有一批真正的‘华安人’在默默无闻地用实际行动、用汗水、用奉献来为华安创造价值,来支撑华安事业。他们是华安最可爱的人,是华安的股东、董事会最尊敬的人。”不能否认,保险所承担的是风险保障,“以利润论英雄”的方式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客观公正,但毋庸置疑的是,华安对“华安之鹰”的唯一评价标准是令人称道的,那就是盈利,而且是规范经营下的盈利,这也许才真正符合华安“利润生存、服务至上、规范经营、创新发展”的经营方针,才是以效益为导向的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优经营之术,服务前移快马加鞭共繁荣

资源倾斜三级机构,彻底改变华安面貌,这是今年下半年要出的招,优的术。华安在取势、明道后出的这一招术,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如果把华安总公司比作家长,那么二级机构,三、四级机构就是子女、儿孙,一个家族要保持百年、千年的家业兴旺,其子女也必须兴旺;儿女过得不好,这个家族也就没法兴旺。这个比喻在会议期间频繁出现,说明的问题只有一个——有好的三、四级机构,才会有好的分公司;有许许多多“华安之鹰”的贡献,才有公司的好业绩。

2005年,华安在机构发展速度上是史无前例的,短短两个月中,12家省级分公司横跨大江南北,年内开设14家省级分公司,100家三级机构落地生根,开创出中国金融史上机构发展速度之先河,时至今日,华安成立起的300余家下设机构,已经成为公司最主要的利润贡献主体。而从目前经营存在问题来看,总公司推动力不足,分支机构执行力递减等等问题,都集结在三、四级机构这一瓶颈上,由此引发的三、四级机构经营不规范、人员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显然,在华安网络布局日渐完善的今天,管理水平的随之提升,特别是对三、四级机构的管控水平,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要务之一。

规范经营,一直被视为华安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华安打造玻璃企业的首要前提。之所以将其视为华安的生命线,是由华安自身决定。作为一家民营保险公司,客户的信赖依据何在?我们没有国字牌的金牌字号,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有的只有“责任、专业、奋进”六字,途经惟有“规范经营”。8月7日,李光荣董事长曾就规范经营问题做了一个《规范经营是华安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的重要讲话,语气严厉,要求严格。问题的起源,是在变革进程中,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个别不规范行为,三、四级机构在机构管理中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可以说,华安是凭借逐步规范的经营方针逐步走出了经营困境,而在公司经营业绩刚刚迈入重要分水岭的今天,任何细微的不规范行径,都可能将此前的成绩付之一炬,这是每一个华安人都不乐见的,也是华安领导人,把规范经营反复强调,严查严防的重要原因。

如何转变6“你们总公司”、“你们分公司”,一家人说两家话的局面;如何将“三没主义”(对既定任务,年初“没问题”,年中“没关系”,年末“没力、法”)扼杀在襁褓?如何转变孩子没人管,是否规范,经营好坏看自觉的局面?这是会议在接近尾声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的又一明确任务。唯有总公司与分公司的管理实现良性对接,总公司与二级机构目标一致,将着眼点放在三级机构,重视三级机构的各类需求,服务继续前移,管理半径缩小,用一司一策的指导政策来真正实现差异化管理,才是华安继续保持健康稳健发展步伐的重要保证。李光荣董事长把《资源倾斜三级机构彻底改变华安面貌》作为此次会议的总结主题,在提出深度反思,找出根源;梳理思路,选择华安:明确定位,扎实工作;找出差距、迎头赶上;分清责任、严格奖惩;分工协作、全面推行六方面工作要求同时,强调从三级机构狠抓,才是抓到点子上。

今天,摆在华安人面前的,将是如何保持奋进态势,迎势而上,争取更大的胜利。华安人将如何取势、明道、优术,让我们拭目以待。

农墨/本刊记者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