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大学生助(就)学贷款保险”的推出具有深远意义——湖南保监局罗忠敏局长在“华安大学生助(就)学贷款保险”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6月19日,湖南分公司“华安大学生助(就)学贷款保险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华天大酒店湖南厅隆重举行。湖南省人大、省保监局、省教育厅、省中行、省农行、各高校单位领导以及湖南各主要媒体应邀出席新闻发布会。中国保监会湖南监管局罗忠敏局长在会上做精彩发言,月刊在本期对罗局长的这一讲话进行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今天很高兴来参加“华安大学生助(就)学贷款保险”新闻发布会。早在一个月前,我就已经从华安保险湖南分公司郭军奇总经理的工作汇报中,得知了这一产品的前期准备情况。当中国保监会正式审批通过该险种后,我内心也为之一振,感到非常高兴。当时我就表示,湖南保监局一定和华安保险一道认真地、很好地策划好今天召开的这个新闻发布会,或者叫做产品推荐会。
罗忠敏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评价华安学贷险
作为保险产品的推荐会,我们保监局一般是不参加的,但这个产品的推荐会,我们一定要来。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觉得这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保险业按照做大做强的目标、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按照社会需要的紧迫性推出的一个非常好的新产品。这是一件大好事,其意义非常重大,作为保监会的派出机构,我们湖南保监局对学贷险产品是以满腔热情予以大力支持的,同时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自始至终的高度关注和跟踪!
大家都知道,十六大以来,特别是最近这一两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险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就在5月31日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专门研究了中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会上高度评价和肯定了我国商业保险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十六大以来,在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会议还明确指出,中国保险业目前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不相适应。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各方面都做出了大的部署和要求,同时还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重要文件。其中首先强调和要求的就是保险业要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华安保险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敏锐地观察到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一批非常贫困的子弟爱读书,想读书,但读不起书的现状。他们从保险服务社会这一高度开发了这个学贷险产品,从保险服务的角度去配合银行的放贷,去配合学校扩大生源,同时又为教学管理提供一种保障,我觉得这完全符合国务院关于“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提升保险服务水平”这一总体要求。应该说学贷险的推出不仅是华安保险一项非常具体的业务措施,同时也代表了我们湖南保险业一种形象和一种姿态。当然,我们在下一步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上,还将在更宽泛的领域提供更优质、更多的保险服务。
关于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关于“华安大学生助(就)学贷款保险”的重大意义的问题,前面几位的精辟发言,应该是提供了很好的一些参数和情况。我也借此机会谈谈个人的认识:保险最重大的意义是为实现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什么?和谐社会就是要求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我们前些年吃了很多亏,也走了很多弯路。岁数稍微大点的同志都知道,改革开放以前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什么东西都用阶级来划分,把人按血统为分为三六九等,人为地失却了社会的公正公平。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血统论为核心的不公正已不存在,但新的不平等、不公正的东西却在渐渐显现,比如说接受教育的机会、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比如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等。贫困学生上不起学,读不起书,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不公正。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现在正集合全社会的力量逐步或逐个解决、化解这些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以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我们提出,要让每一个人都能上学,要让爱读书、想读书的人都能读上书、读得起书。但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国家的助学贷款发放一直不是很顺利,因为存在很多麻烦和问题,如道德风险等,使我们的不少银行望而却步,使得国家好的政策,好的想法落不到实处,或者说应该受益的人群,没有普遍地得到受益。那么在这样一个十分矛盾的情况下,保险业应该切实把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条件下的风险转移机制,作为在全社会动员的各方面力量,实行互济互助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救助机制,作为一个替代政府的行政手段,用保险这一经济手段对社会进行有效、创新的社会管理,从而提供有效的保障服务。现在,华安保险公司通过实实在在的产品,将保险和我们所遇到的读书难、读不起书的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从保险的角度有效提供风险保障,实现银行和有关方面的风险转移,按照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协作的设想,通过严密的风险管控破解难题,让更多的人通过助(就)学贷款来获得上学的必要经费,圆自己的大学梦,从而获得报效祖国和社会的这样一个公平机会,我觉得这也正是我们保险业的责任。我觉得“华安大学生助(就)学贷款保险”在湖南面世,至少具有三大重大意义:
第一,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推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保驾护航。
第二,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很好实践。因为我们这个业务不受国家助学贷款的限制,服务面宽泛、手续相对简单。如果我们能在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取得初步成效,今后可以大大拓展这项贷款保险业务。我们现在上学靠什么?在学生没有自食其力之前,就是靠父母,现实往往是贫困学生靠不住贫困的父母,富裕学生靠得住富裕的父母,总之一句话,父母花钱供子女上学。但学贷险可以为学子们提供第二种选择,即通过贷款上学,学成后自己逐步还款,那么该产品在培养新一代大学生自强自立意识上的意义,更超过其经济意义,是对所有学生诚信素质的一种积极培养。
第三,是诚信教育的重要试金石。
我们现在要把这个业务办好,要让银行的贷款大量贷出。现在中国的银行不是没有钱,银行的存贷顺差是几万个亿,据不精确的数据显示,至少有八万亿左右,可以说有大量的钱能够用于各方面贷款。为什么不敢贷,为什么放不出去,就是因为遇到了最大的问题——风险。什么风险?就是诚信道德风险。现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丧失了诚信,以致银行不敢大力开展贷款业务。所以说,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热点与公害。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的代表团中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号召,提出了“八荣八耻”的教育主题,“八荣八耻”里有一点就是“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而现在华安保险推出的学贷险产品不仅是为广大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同时也要求学生毕业后,就业后逐步还款、按时还款,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八荣八耻”教育!
当然该产品的意义还很多很多,但以上这几点意义是非常显著的,所以我最后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这绝对是件好事,是好事就一定要用好的方法,把它真正办成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不能够因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也不能够因为出了几个不讲信用的人,我们就否定我们应为贫困子弟和更多的学生和老百姓提供贷款,这个关系我们要把它把握好。
但是实实在在来说,这项业务又是一项风险很高的业务,刚才大家看到,银行通过市场化的管理,在面对国家助学贷款上依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所以,我衷心希望华安保险能认真、细致地推广此项产品,通过专业的操作,将责任与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后,预祝“华安大学生助(就)学贷款保险”推广成功,并且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