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我看见

十一月 21, 2019/ 0 评论

文 韩嘉敏/广西分公司

在这片热土上,生活了二十多年,却很少去思考我和这片土地的联系。又是一个难忘金秋,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遍地的张灯结彩、高楼耸立、繁花似锦。就想起,在长辈那里听到的曾经的祖国。

小时候,外婆常常说当闺女好,可以梳小辫、穿裙子,她那摆弄缝纫机帮我缝裙子,踩在踏板上的“嘎吱……嘎吱……”声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我才知道,外婆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穿过裙子。在她年轻的时候,国家饱受战乱之苦,即便到了解放初期,能有一身不打补丁的粗布衣衫就已经很不错了,裙子更不敢奢望。

她总想帮着自己的女儿做几身裙子,可当时的家庭条件不允许。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个体经济开始发展,商铺越开越多,商品琳琅满目,女士们身上才有了五光十色的衣裙,烫着鬈发,好似杂志封面上的摩登女郎。

听外婆说,改革开放后,家里的生活条件渐渐好转,可那时的女儿们都已经长大,参加工作,甚至已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想打扮自己,上街就能买到现成的裙子,也就不需要她去缝制了。好在我的出生,弥补了她的遗憾。

395-p01812

常听外婆说起她的过去,在战争中长大,她唯一的亲妹妹在战乱中跑散,至今了无音讯。因为亲身感受过亲人流离失所的滋味,这段经历在她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我的老舅,他的政治身份有些敏感,是国民党。由于战争,当时在黄埔军校还没有结业的他,接到部队指示就直接奔赴战场。那时,他还是个十五六岁的翩翩少年。经历过昆仑关大捷、常德会战,还有一直是他心病不愿提及的国共战争。

1994年的夏天,时隔45年,他第一次回到祖国大陆,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老舅。他身材高大,意气风发,完全不像是一位七旬老人。他在生活上也很讲究,不管当天是否外出,每天早上都要刮胡子。早餐必须有牛奶、面包、鸡蛋、沙拉,讲究营养均衡,如果买不着面包,他就自己烙两张大饼。在那时,沙拉对我们来说还很是新奇,蔬菜还能生吃?此外,他隔三差五就要喝鱼汤,鱼汤还只喝汤不吃鱼,他说营养已经在汤里了。当时,我们个个都觉得他浪费,甚至有些亲戚指责他全身上下都带着奢侈落后的生活作风。但我觉得,和他在一起很有意思,我喜欢这些新颖的生活方式,觉得这是他对生命的热爱。

长大后,从父亲口中得知,老舅在国共战争后跟着部队撤退台湾,一直想方设法和家里取得联系。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当年的一腔热血,身披戎装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让国家独立和平。如今,他却与他一直守护的祖国隔海相望。老舅常说,在外飘零40多年,一直觉得自己是被国家抛弃的人。但是,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涤荡而下者,何止是泥沙草木。每当老舅谈起他的抗战往事,眼睛就炯炯有神,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放荡不羁的少年。

ph1678-p01482

最后一位要说的,是我的爷爷。他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我从没见过他,对他的了解都是从奶奶那听说的。我的爷爷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在抗美援朝期间,国家招募志愿兵,村里的男丁都去领了志愿表,他也就跟着去了。奶奶说他当个兵当得稀里糊涂。抗美援朝胜利后,爷爷从部队回来,又做回了老实本分的农民。他的一生,即使看起来没那么的意气飞扬,但能从军人变回农民,我想爷爷当时的心底是庆幸的吧。

今天,放眼全球,世界仍不是和平的世界,叙利亚战争让当地民众在战火逃亡中崩溃,面对死亡却无人相助。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强大且和平的国家,即使再听到防空警报,也从没想过要逃跑。因为国家的强大,炮火和炸弹不会再轻易落在我的身边,这是我看到的中国;因为国家的强大,我们开始走在世界前沿,高铁100%国产化并且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看到的中国。短短几十年,中国已经跃升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短短几十年间,在军事、科技、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变化天翻地覆。

我们从没见过侵略的刺刀,不知道同伴在身边倒下是什么感受;我们没有啃过树皮、吃过土,不知道活活饿死是什么滋味。当疾苦的生活离我们远去,我们有幸成为前辈们的眼睛,替他们看到了不再有战争、不再有饥荒、不再有流民的强大中国,看到了团结勇敢的国人、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强大自信的军事储备。中国的今天,离不开一代代中国人的全心付出,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自豪地说出那句:幸不辱命。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