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里的西洋门

十二月 27, 2019/ 0 评论

文 浓香/北京

周末无事,辗转地铁再次游览恭王府。恭王府历经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说。徜徉在这座活的“清史”之中,总令人不由感想丰富。

第一次来恭王府,最大的感受是清末贵胄们的穷奢极欲。精美的建筑、宏大的布局实在令人眼花缭乱。这次来,少了很多初见时的新奇,倒可以静下心来,细细看慢慢品,更感这恭王府的不一般。
单说这王府花园中的西洋门,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它的来历:当年和珅建“和府”时,参照紫禁城前殿后园的规划格局,在兴建府宅同时,在明朝“朗润园”的基础上,整修成为和府的后花园。恭亲王奕?入住后,按照苏州园林的风格,对后花园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并题名为“萃锦园”,占地28万多平方米。
后花园入口处是西洋式建筑,由汉白玉整块雕成,俗称“西洋门”。奕?主管洋务多年,有“鬼子六”之称,对西方文化独有情钟,所以花园门厅采用西式建筑风格,与中国园林混搭在一起,相得益彰。京城此类建筑仅有两处,另一处在圆明园大水法建筑群,圆明园被焚毁后,此处西洋门就成了绝版。
在秋日北京灿烂的阳光下,我仔细端详西洋门。西洋门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想来,其中的“静”和“秀”是园主人希望达到的两个境界。造园者以此喻代仙境,与门内诸样仙境风貌相结合,试图将“静”和“古”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增添了园林的历史感和时空感。西洋门是园内唯一的西式建筑,可以体现出主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来挽救清朝统治之意。一座门,赋予了园子主人这么丰富的内心,我想并不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而是与这个主人在清末历史上的声名作为密不可分。

一座私人后花园的门,当然改变不了一个王朝的命运。然而,革新图强的情结,给这位封建王朝的王爷,注入了不同凡响的历史作为。几千年中华文化,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例如极强的国家自信和文化自信,也就是相信中华帝国的繁荣强盛是任何“夷蛮”无法超越的,相信中华文化的悠久、璀璨和博大精深,这也是四海之内绝无仅有的。这是世界历史上相当独特的发展现象。这一现象虽然在清朝后期,被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所打破,但是帝国的统治阶层对国家强盛的追求和自信,并没有在洋人的炮火中一蹶不振、自此泯灭。相反,当时确有不少人在思考复兴强大的道路,这里面有选择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自以为封闭起来就可以不受外来侵略,继续找回泱泱大国的美梦;也有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希望学习西方、革新自我奋发图强的仁人志士,他们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装备,推动古老的中华帝国走向复兴。不管哪一种选择,流淌在中华儿女骨子里的不是屈服于压迫和侵入,不是臣服于强大和掠夺,而是要革新自强。不管这种思想,在开始的时候多么幼稚、狭隘、短浅,却是这个民族弥足可贵的薪火。

一座修在自己家里的一扇门,打开的应该是像奕?这样思想开明的封建统治者的思想之窗。有时候,也真是不能跨越太长历史去评价一个前人。但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没有前人这些很粗浅的思想,不可能有后来辛亥革命的发端,不可能有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探索,更不可能有20世纪后半叶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一个民族的追求,往往是薪火相传,一代代去做不懈的努力的。从最初的在家院子里修一个西洋门开始,到几十年上百年之后,向世界敞开胸怀,建立越来越多的经济特区、自贸区、先行示范区……从思想到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一个民族的觉醒、振奋和复兴之路,就是这样从启蒙、天真到逐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国家道路,直至今天,他的繁荣富强终为世界所瞩目、所称颂,这也许就是这个西洋门的历史价值和启示吧。

西洋门历经沧桑,留下实属偶然。据说在当时,西式门在北京只有三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两绝是大戏楼和后罩楼,既体现了深邃浑厚沉雄苍古的意境,蕴涵着道家的思想理念,也可说是对整个萃锦园艺术风格的概括。

而当时北平的三扇西洋门,如今也只剩下此门完好如初,并成为恭王府的一处“绝妙之笔”。但西洋门所寄托的振兴追求,却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知今天的人们,走过这座西洋门时,是否会体会到园主人的家国情怀?是否会今昔对比体悟到国家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是否会从那斑驳的陈迹中理解那段极不平凡的道路,是否会从遐想与穿越中,理解前人的初心和后来者的使命……

在恭王府的历史陈列介绍中,我还发现了许多西方国家政要的留影,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在这西洋门前合影留念。我想,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描写照片里每个人的内心呢?想来很有意思,也很让人浮想联翩。

历史大潮浩浩汤汤,只有那些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自信、有骨气的民族,才可以走出振兴之路,才可能不被大潮所吞没,才能够稳稳地立于民族之林。由一座石头门中引发出来这条千古不灭的发展真理不知是否有失偏颇,但我再三思量,仍感思之偶然,然笃之必然!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