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余晖

一月 15, 2020/ 0 评论

文 浓香/北京

因为担心入关受到通讯设备的检查,更出于这种检查会导致被带到所谓小黑屋子的恐惧,飞机刚刚落到伦敦席思罗机场跑道时,我便拿出手机赶紧把微信清空、通讯短信删除干净。这是一瞬间的事,但仿佛与8时区间隔的那边一下子有了分开感。

伦敦的冬天醒来的很晚,大概7点多了,才有睡醒的迹象,天色绽出蔚蓝和鱼肚白。朦胧中,所谓的“英国灰”建筑一下子涌进眼睛,整齐的墙面,哥特式典雅的形状,极富特色,仿佛就是大英帝国绅士风度的另外一个模板。此外,砖红色、绿色、灰白色,也把伦敦装点得缤纷多彩。当然还有闻名世界的鲜红了几百年的公共汽车和邮筒、电话亭,还有牛津街永远过节一样装扮的卡通神话玩具似的Liberty百货,古老的凝重和骨子里的雅致,是伦敦的魂。街心公园,也在早晨的薄雾中苏醒,高大的梓树和矮小的灌木类,都湿漉漉的,苍翠欲滴,浑身散发着勃勃生机,绿绿的草地上散落着金黄色的树叶,海鸟、乌鸦在其间奔腾跳跃。最有意思的是十几只松鼠,举着蓬松的尾巴,见到人来就欢呼着奔过来,前爪做作揖状,一双眼睛热情而渴望地等待你给它一些食物。阳光越来越明媚,各种树影斑驳在如茵的草地上,令人感叹伦敦秋日的美好。

英国议会所在威斯敏斯特宫并不显眼,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路之隔。排队进入的时候,路过那个把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克伦威尔雕像。雕像是青铜摸样,并不显得高大,但却充满历史感和沧桑感。仿佛提醒来客们共和制度的艰辛和不易。议会前厅空旷至极,大理石建筑部分已经有千年历史,用手摸上去坚硬冰凉,是那种透骨的凉,不知道是不是千年风雨让它早已深沉如铁。顶层的木质穹顶,繁复恢弘,二三百年的风风雨雨、世态炎凉写进了深深的木色。

进入议会大厦内部,首先看到上下议会的交界处,名字叫中央厅(central lobby),面积不大八角状,但在英国当地人眼里,这里充满着故事。厅内四周,嵌有马赛克的雕塑展示着联合王国各组成王国的守护圣徒:英格兰的圣乔治、苏格兰的圣安德烈、威尔士的圣戴维以及爱尔兰的圣博德。此处规矩甚多,不可拍照录像,声明其无比庄严神圣。选民可以在此会见议院议员,可以在此向选区议员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意见。选民可以打电话、写信,也可以直接来约见。不管何种形式,议员都一定会回应见面。从八角亭向两端行走分别是上下议院。参观两个议院,感受不同。下议院,局促而朴素,在电视经常见到的场景,一下子涌入,绿色的椅子面,红色的演讲席位和议长席位,首相经常在此发表演讲,回应议员的各种质问。特别是想到前不久在任首相约翰逊在此演讲时的那种潇洒不羁,不禁会心一笑。上议院,仿佛就是中国故宫的太和殿,庄严肃穆,皇权威吓。面积肯定没有中国紫禁城那样的巨大,女王的宝座也不似故宫的龙椅那样,却也庄重至极。回想几百年来,这个日不落帝国叱咤全球、领航风骚的种种行端,或许许多翻云覆雨的大政就在此酝酿颁布。上议院的陈设十分豪华,想着一种景象,王公贵族,各种上层人士聚聚一堂,共研国是,也是令人一下子记住。西方推崇的民主精神,与千年建筑紧密结合,正是英国内心的自豪所在。

其实已经来过大英博物馆几次了,但是这次因为有一位非常棒的解说专家,对这个世界著名的文化宝库,自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随着这位专家的脚步,倾听他简洁生动的介绍宣导,再一次浏览了从远古至今几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从尼罗河边楔形文字,到罗马帝国风采卓然的建筑和雕塑,从远古战争的马蹄硝烟,到古埃及神秘莫测的法老遗存,从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殷殷相传,到大英博物馆建馆历史与风雨沧桑。已中年的我,早已不再仅仅耿耿于中华文物的失落,更多的是抓住难得的机会欣赏,贪婪地欣赏中华文明的璀璨。站在《女史箴图》面前,那灵动的线条、鲜丽的色彩、意趣盎然的主题,都令游客沉浸在东晋顾恺之高超的艺术世界中。

第一次参观莎士比亚剧院。因为有友人的女儿在此工作,所以格外受到照顾。圆形的剧场,正面是四方挑檐的舞台。舞台也有上下场,同时据说中间的大门也可以打开,表示坏人从地狱出来;舞台上端可以把演员吊上去,意味着升往天国。舞台的立柱一人合抱,其中一支已经裂开了很大的缝。剧院上面是茅草式的顶,一年三季都绿草茵茵。冬天草木枯萎,容易引发火灾。据说此前剧院大火,就是演剧过程中火炮的余屑引燃屋顶的枯草所致。舞台前面可容纳千人的空场和几百人的座位。很多年前,英国的下层百姓就可以花一个便士在此站着听戏。据说当时剧场内部卫生条件很差,污秽遍地,甚至有传染病的危险。听戏者宁可嘴里嚼着大蒜,也要沉浸在《哈姆雷特》的精神宣言中。

伦敦是古老的,保留下、维护着千年的历史,这是英国民族的记忆。至今他们仍然为自己的历史而骄傲,变幻的世界和逐渐远去的繁盛强大,只是外人审视伦敦的一个话题,如果走进伦敦人的生活,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依旧。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