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真的能代表“后浪”吗?

六月 16, 2020/ 0 评论

五四青年节,B站的《后浪》视频引发大众热议。有人说,视频里展现的不是真实的“后浪”生活,而是“前浪”对“后浪”的想象:无论是全球旅行,还是体验尖端科技产品,这些酷酷的生活都只存在于少部分“后浪”中。本期议言堂,邀请您一起讨论,《后浪》视频真的能代表“后浪”吗?你怎么看《后浪》?

李政/党委办公室

我认为,视频里的生活只代表了一部分青年的现状,但是,还有更多青年在为自己的生计努力奔波,也有许多人还在学校就已经开始承担起家庭重担。正如视频所说,人类的文明传承代代接力,时至今日,我们确实有着比前辈们更优渥的条件和机遇,以及更广阔的舞台。但绝对不能头脑发热,盲目乐观。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曙光,用它去激励我们在黑暗和困难中前行,但不应该把时代的红利当成年轻一辈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理所当然的借口。没有拼搏,一切都是空谈。诚应仰望星空,亦需脚踏实地!

童思杨/资产管理中心

我不完全赞同视频里的观点,我认为那只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的生活。当我们带着平常心去看《后浪》时,其实内心并没有很大震撼和感动,当然也不存在批判。视频中所展现的那些生活,我相信也不是每个年轻人所追求的,只能说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其实,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应该的。

刘佳丽/行政管理部

不用过分关注和区分“前潮”“后浪”,也不用将部分人作为“代表”提溜出来代表某一类人群。B站作为内容运营商、平台管理者,不需要振臂齐呼;看客也不必自我代入,我们所经历的、所看的都是外在附加的“自我”。过分纠结“是不是我”“这能否代表我”其实意义并不大,人生每每发生变化或与现存已有经验出现偏差时,都会引起人们不安和困惑,唯有前行,才能解惑。

李宇/精算产品部

越是割裂的社会阶层,越没有什么可以代表“后浪”,就像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能反映社会文明的进步一样。

杨紫怡/河北分公司

在我看来,《后浪》视频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态度的展现。同时,呈现出的是目前社会环境下,能够提供给“后浪”的一个开放、自由、多彩的角度。我个人很喜欢这个视频,虽然视频中展现的“高大上”居多,但就像夸张的修辞一样,我们可能无法全球旅行,但我们身边也有不一样的精彩。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更多机遇,与其羡慕,不如行动,在平凡生活中,去打造不平凡的自我。

吴天竹/吉林分公司

视频只代表了中国的一部分年轻人。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怎么生活”“如何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虽然视频里的“后浪”只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但我们依然要心怀理想,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也许我们的未来做不到视 频中的那般洒脱,但是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活出自己心中的样子、朝气磅礴的样子、义无反顾的样子。

王枫/湖南分公司

个人认为《后浪》不能代表“后浪”们。《后浪》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博得主流文化认同,商业价值过重,那么对“后浪”的情怀也要打一个问号:也许这是70、80后对于90、00后的期许,但是这并不是“后浪”想要成为的样子。

张乐培/广东分公司

《后浪》视频能够代表“后浪”。视频里的年轻人甚至是巨浪上最美的浪花,但也不要忘记巨浪下的波涛大海,没有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的努力奋斗,为国家建设尽一份力,也不会有“后浪”的精彩纷呈。

徐敏/北京分公司

《后浪》视频不能单纯地定义成能或者不能代表“后浪”。首先,这个视频呈现的内容确实让人热血沸腾,让人开阔眼界;其次,视频更多想表达的是青年人应有的一种状态,孜孜不倦地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旅游或者学习新语言等;最后,青年人不应该是丧的一代,除了王者荣耀、吃鸡,未来奋斗的路还很长。

盛鹏/吉林分公司

在我看来,视频中的“后浪”,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无数“后浪”希望活成的样子,它是希望,是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

陈文文/河南分公司

《后浪》视频能够代表一大部分人。作为一名90后,曾在“前浪”的眼中饱受争议,不被看好,背负着享乐和不负责任等种种不良形象。经过时间的考验,现在我们这批90后已成为中坚力量。我相信一代人比一代人强,这是发展趋势。我更相信“后浪”会创造出更好的时代。

洪文斌/福建分公司

我不认为视频里的内容都是“前浪”对“后浪”的想象,我认为应该是包括但不限于这样的生活。正如视频中的一段话:“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我认为这才是视频想表达的真正内容。在这个多维度的时代,和而不同、包罗万象,才能做到既保持自我独立价值和自由意志,又能与各种不同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每个人自己真正想要的所谓“前浪”无法想象的生活。换句话讲,只要能“和而不同”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无论你年轻与否,你都是这个时代的“后浪”!

刘姣/陕西分公司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是每一个“后浪”都该有的慷慨激昂。虽然不是所有的后浪都能体验尖端产品,能够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去环球旅行,甚至有更多的后浪们买不起房,温饱难料,但是作为“后浪”的我们,应该要有正能量,自信积极地面对生活,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李路茜/云南分公司

个人觉得《后浪》视频并不能完全代表“后浪”。视频中说到的对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存在的吗?我想是存在的吧。不过也只针对一小部分的富裕家庭。我从农村走到城市,见到的大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的人,他们没有选择,原因就是上个时代的年轻人,上上个时代的年轻人给我们这代人设置了太多的难题,物价、房价、焦虑……如果把我们生活的社会比作大海,我想,相比被吹上沙滩成为“后浪”的,更多的是沉溺在大洋深处。

张怡霜/河北分公司

《后浪》视频的旁白文字是对“后浪”的鼓舞和期待,不过配图场景有点过于片面。如果能将工作岗位上的“后浪”体现出来,比如疫情期间的年轻工作者,这样的视频才是有烟火气的,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会让我们产生更多共鸣。

李正浩/上海分公司

《后浪》视频如果作为一个面向全网新知识青年的官方宣传片,个人认为是不及格的。作为90后一员,一朵不起眼的“后浪”,在刚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满心的激动与欢呼。视频的煽情技巧MAX,但煽情过后,细细品来,这个视频到底告诉了我什么?

首先,4分钟的视频,大多数的语句空虚而泛泛,如“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在文明成果被层层打开”,几乎没有一个具体案例将这些描述具象化,信息密度极低。当然,可以说这些是“显而易见、无需论证”的,但泛泛而谈真的远没有用案例去支撑让人信服。

其次,许多观看者、评论者给这部视频里的当代青年算了一笔账,无论是玩转高端摄影艺术还是去各地著名景点打卡,都远远超出普通青年的经济承受能力。可以说,视频实质是在炫耀消费能力。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经济活动的核心环节是生产,生产决定了后续分配和消费,生产的发展也是时代基调。视频中讲述的当代年轻人有希望,但希望应该是体现在这代年轻人掌握了生产技能、超越了上代人的生产力、重塑了分配方式,而不是体现在这代人很会消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并非视频中宣扬的“和而不同”。101年前,一批衣食无忧的新知识青年,完全可以凭借优越条件享受人生,但是他们看到了旧中国落后的制度阻碍了大多数人的生存,长此以往也压抑了他们发展的上限,所以站出来倡导社会革命,掀起五四运动的浪潮。《后浪》的目的既然是倡导年轻人继承五四精神,就要号召年轻人批判继承上一代的文化遗产,鼓励他们研究社会矛盾,将自己对生活的不满与社会矛盾结合起来,寻找解决之道,而不是用全部篇幅去鼓励青年享受人生。

总结下来,整个视频甚至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当代的年轻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视频讲述者何冰作为一个老年人很羡慕;说你们不如上一代人的不要理他。我认为,作为一个商业化视频,《后浪》煽情表现手法运用可以打满分,但如果要把他视作一个面向全网新知识青年的官方宣传片,显然是不及格的。期待明年B站能拿出一个更充实的、更能表现年轻人批判继承五四精神的宣传片。

苏恒/云南分公司

赞同视频里的观点。每个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哪怕结果不尽人意,至少努力过,拒绝平庸一生。

郎云/河北分公司

在我看来,视频内容不能代表“后浪”们。一个视频怎能代表年轻的“后浪”们?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该由年轻人自己说,中年人眼里的我们也许不是最真实的样子。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规律,任凭谁羡慕也好、吐槽也罢,我们终归还是那个我们。

王晓雯/河南分公司

我觉得《后浪》视频可以代表“后浪”的精神,但多数时候,“后浪”都在基础岗位上努力拼搏。《后浪》视频不仅只是一次演讲,更是对目前正在逐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青年的鼓励。

朱奕璇/北京分公司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后浪》视频仅代表了部分“后浪”选择自己所热爱生活的方式和态度。透过《后浪》视频,我们能感受到多元化的世界,让生于21世纪的“后浪”们有了更多表达自我、选择自由的权利:你可以很有态度、活力四射;你可以很有才华,在自己的领域成为最耀眼的光芒;你可以重新归零,放下忙碌着的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美好、世界的繁荣,给予“后浪”们在最好的年华更多可能性——拒绝标签,敢于做自己,这其实也是“后浪”们的重要特质之一。

陈恪芳/重庆分公司

《后浪》演讲,是一次对眼与心的大赏。是的,我们这一代,拥有更多的机会与选择的权利,敢想敢做敢于追求。但是我们也有专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压力。被寄予太多期望,甚至“童年即进入不惑之年”:童年被补习班占用,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少了一份属于童年的稚气,我们自信、内心强大,因为我们不得不去证明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杜晶晶/湖北分公司

视频不能代表所有的“后浪”。毕竟如在贫困山区成长起来的少年们,要达到视频中的自由选择必定艰辛,社会角色的定位中也必定有部分人是平凡而普通的。但视频中满满的正能量,更多是一种对少年们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时代的进步赋予了“后浪”们更好的环境,在更自由、更有无限可能的情况下,少年们要善于独立思考,去分辨、去做出对的选择,培养出良好的品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医护人员就是“后浪”,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届“后浪”们的勇敢和担当,让不少“前浪”改观,让不少同龄人受到感染。我想,这就是《后浪》视频的意义所在,告诉年轻人有哪些美好、该追求什么,从而真正成为时代脊梁,成为奔腾的“后浪”。

宋丹丹/黑龙江分公司

这个时代的美好,是那些“前浪”努力的成果。对于“后浪”,处在这样一个爆发的时代,十分幸福,每个人都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不必再自我局限,要敢于突破。年轻人就应该朝气蓬勃,应该“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应该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亮丽风景!

孟庆航/天津分公司

我觉得说的还挺好的。诚然只有少部分后浪才符合前浪的期望,但我们仍会对前辈们予以的厚望心存感恩。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