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告诉你一件真事儿

七月 24, 2020/ 0 评论

文 ·编辑部

《巨流河》 2010年,齐邦媛

巨流河是辽河在清代时的称谓,她是辽宁的母亲河。哑口海为台湾最南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到此,声消音灭。一九四七年,23岁的齐邦媛赴台大外文系任助教,从巨流河到哑口海,两千多公里的海上航程,未曾想一去便是后半生的风雨飘摇,此后“辽宁铁岭”成为她纸上的故乡。在这本25万字的传记里,她回顾了波折重重的大半生——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又从大陆流亡到台湾。她个人的成长和家国的丧乱如影随形,而她六十多年的台湾经验则见证了一代“大陆人”如何从漂流到落地生根的历程。《巨流河》回顾现代中国史洪流和浮沉其中的人与事,感慨不在话下;用最近的话语来说,这似乎也是一本向“失败者”致敬的书。如果向他们致敬的理由出自他们是“失败者”,又似乎忽略了命运交错下个人意志升华的力量和发自其中的“潜德之幽光”。随着往事追忆,齐邦媛先生在她的书中一页一页地成长,终而有了风霜。但她的娓娓叙述却又让我们觉得时间流淌,人事升沉,却有一个声音不曾老去。那是一个“洁净”的声音,一个跨越历史、从千年之泪里淬炼出来的清明而有情的声音。

《寻路中国》 2011年,彼得·海斯勒[美国]

这是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一。

作者通过一辆小车自驾游,始于长城收于浙江丽水,去的不是中国一线城市,游览的也不是中国人趋之若鹜的热门景点。通过沿着长城一路向西、北京怀柔乡村和浙江丽水工厂三个部分,这本书帮助读者跳出自身已被局限的既定思维,以外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领悟那些本觉得理所应当、熟视无睹或者从没被思考过的事情背后逻辑,重新认识熟知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点滴细节。作者利用其来自地球另一端的旁观者视角,各种广罗收集史料数据的能力,以及温柔、宽容、善意的世界观,确保了书中每一处描写精准细致。这种精准主要来自于作者对细节的极致深刻的惊人还原,另一方面源自其对中国及其对国人秉性入木三分又不失客观的独到描摹。除此之外,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手法很少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读者却又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文字在清晰透露某种态度。本书的观察力和视角非常具有启发性,分析更为成熟和务实。很明显的感觉是,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时,没有个别西方作家或者媒体的那种偏见,更多只是记录他个人的感受、深切的生活体验和略带小情绪的非虚构观察。

《无缘社会》 2014年,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日本]

这是日本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的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有3万多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可是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社会联系日益脆弱,连一般家庭的30-40岁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独死去的阴云笼罩。节目热播后,记者将真实采访手记合成此书,给大家呈现当今社会中那些不受关注的人们的临终惨景,呼吁社会的警醒和反思。采访到后来,当这些无缘死者身份都渐渐明朗时,我们才发现,他们曾经几乎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边缘人”纪事》 2016年,杨奎松

书中描述的是一段离我们很近的,特殊时期的几个“边缘人”的故事。这段历史我们从小都有耳闻,或者从断断续续的各种谈话中会略知一二。本书考察研究的几个“问题”人物,多多少少都能和这“牛鬼蛇神”沾上点边,至少,他们都曾经滑落到主流社会的边缘。成功改造的旧警察、身败名裂的团支书、提心吊胆的大夫、疗养院里的“反革命”、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搞关系”的业务员、“特嫌”缠身的技师……这本书关注的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边缘人”群体,他们很普通,人数很多,经历大多坎坷而复杂。杨奎松教授以八个出身、地域、职业、经历各不相同的“问题人物”为个案,重构他们的人生经历,从最贴近的距离,观察和体验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对普通人的影响。

《鱼翅与花椒》 2018年,扶霞·邓洛普[英国]

读完这本书,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写出来的关于川菜、关于中国地道菜式的美食书。在她笔下,可以看见中餐饮食的奇妙,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麻辣爽口,湘菜的辛香火辣,扬州菜的回味清甜。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所呈现的中式料理花样百出,细致入微,让人在文字间徜徉,仿佛看见每一道菜式的制作过程。通过作者深刻描绘的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让读者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人文观察和风情趣味。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看到美食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使跨越不同种族,人们对美食的喜爱和执着都是相同的。芳醇的陈醋酸味、辛香火热的辣味都会让人满心欢喜,在作者笔下的川菜,没有那些原始和粗野,都是自然而然所呈现出的成熟完美的传统中国风味。作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她眼中的,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也有饮食之外的平凡生活,让我们不仅仅只是得到许多关于食物的惊喜,甚至超越这些食物本身,与我们一起探讨从九十年代初至今对中国城市扩张的疑虑,两国人民对民族性格的猜想,以及从道德层面对这种繁复奢侈的饮食反思,等等。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