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影单推荐:还记得他们吗?

十月 19, 2020/ 0 评论

文 编辑部

电影艺术有着超越时空的表现力,屏幕上“教与学”的故事让我们动容,现实中的师生情谊与教育更值得我们铭记与感怀。在第36个教师节,让我们一起重温5部关于老师的经典电影,向老师们致敬!

《一个都不能少》

1999年上映,中国

导演:张艺谋

所获荣誉: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经典台词:你都快把我急死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呀?

魏敏芝,一个13岁的女孩成了28个孩子的代课老师。她只会唱一首歌,甚至连歌词都不是很记得,她还不擅长表达。她唯一的法宝就是不轻易屈服,或者叫做倔强。村长答应的50元钱,她追着拖拉机去要;小女孩被选到县里作为运动员培训的时候,她追着汽车去找;村长不让她去找张慧科的时候,她自己去找;当车费没有的时候,她带着孩子们搬砖头,最后孩子们出了个逃票的主意,结果中途还是被赶下来……

影片故事纯粹、简单,但深邃而朴实,乡土而感人。剧中出现的人物均非职业演员,拍摄也使用实景和自然光,大量地使用中远景、冷静而克制的长镜头,去保持空间和表演的客观和完整性——这些无不体现着张艺谋高超的现实主义风格把控力。然而,除了艺术水平,影片更大的意义是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洞悉:关于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死亡诗社》

1989年上映,美国

导演:彼得·威尔

所获荣誉:第62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经典台词:及时行乐,孩子们,让你的生命超越凡俗。

在《死亡诗社》中,美国名牌大学的预备学校威尔顿学院的治学格言是“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这是该学校办学成功的一大法宝。然而通过“离经叛道”的约翰·基廷老师的教学理念,我们就会明白:所谓传统,只是禁锢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成为循规蹈矩的书呆子。

基廷老师则带着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他们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这种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与教育方式,让学生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成立死亡诗社,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

影片最后,基廷老师被辞退,学生们跳上课桌,高喊:“船长,我的船长。”看到这一幕,相信每个人都会心情激荡。即使基廷老师已经离去,但学生们已经懂得世界上最广阔的不是天空,不是大地,不是海洋,而是你我的心灵。

《放牛班的春天》

2004年上映,法国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所获荣誉:第77届奥斯卡 最佳外语片(提名)

经典台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1949年的法国乡村,“放牛班”上有一群“问题”少年,“放牛班”并不意味学生们都是放牛的牧童,而是像放牛一样的放任不管。在这里,谩骂和体罚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常见手段。克莱门特老师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一些变化,也给孩子们带来希望。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用音乐之声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所以才有了“放牛班的春天”一说。

影片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人物形象的对比,既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对比,也有一个人改变前后的对比,导演使用这种对比的叙事手法将电影的主题剖析得更为深刻,观众在对比当中感受爱与恨的力量,善与恶的结果。放牛班里发生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索——暴力教育无法唤醒自我,功利化教育也承载不了孩子们的未来,唯有爱和智慧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音乐之声》

1965年上映,美国

导演:罗伯特·怀斯

所获荣誉:第38届奥斯卡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

经典台词:我对阳光有信心,我对雨水有信心,我深信春天会再来,我对自己更有信心。

《音乐之声》的艺术成就已无须赘述,即使距离上映已经过去50多年,但它的经典魅力依然深入人心。修女玛丽亚带着音乐、热情、爱心来到了上校的家里,被严肃管教的上校家里的七个孩子,在玛丽亚耐心无私的关爱下慢慢转变,孩子们成为了有爱、有热情、有幸福感的少年。

《音乐之声》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丽亚,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气候,雅致的别墅,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都深深打动了世界各地观众们的心。贯穿全片的多首歌曲,也都成了观众们记忆中最值得细细回味的旋律——玛丽亚表达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来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

《地球上的星星》

2007年,印度

所获荣誉:Filmfare Awards电影奖 最佳导演、最佳影片

经典台词:在我们周围,那些用独特眼光看世界的人,最终改变了这个世界。

由于有阅读障碍,9岁男孩伊桑无法读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数学课上最基本的加法对他来讲也像天方夜谭。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甚至父母都不能理解他,以至于把小小年纪的他送到了以纪律严明闻名的寄宿学校。自此,伊桑更受煎熬和打击,直到美术老师拉姆的出现。

拉姆就是伊桑生命中的天使,他发现了伊桑的绘画天分,并对伊桑的处境感同身受,因为他曾经也患有阅读障碍,面临过和伊桑一样的困境。在拉姆的帮助下,伊桑不但学会了拼读和数学,绘画天赋也在拉姆不断激励下大放异彩。

斑斓的图画与童真的质朴,构筑了《地球上的星星》别样的感动,每一个孩子都会是特别的,而我们能否以有爱,包容,耐性,关怀的态度去看待那些“特别”的孩子,成为了该作对教育与成长的启迪,只要老师能拥有阳光的亮度,每一名学生都会是一颗闪耀的星辰。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