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分化·改革·转型 –2017年上半年国内财险市场发展回顾

十二月 28, 2017/ 0 评论

董平、郭静艳/董事会办公室

导读:

  车险、非车险增长出现分化,责任险、意健险等成为增长的新引擎,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商车改革试点已满两年,改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改革步入深水区;二次费改开启,整治市场乱象成为重要的监管举措。

纵观2017年上半年国内财险市场,整体保费增长较快。从险种上看,车险、非车险增长出现分化,责任险、意健险等成为增长的新引擎,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商车改革试点已满两年,改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改革步入深水区;二次费改开启,整治市场乱象成为重要的监管举措。非车险发展顺应回归保障、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趋势,企财险、货运险等实现增长、盈利双丰收。信保业务同比增速翻番,总体亏损,但盈利波动较大。从渠道上看,电网销业务增长持续放缓,互联网保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保险科技成为下一个竞争前沿。从利润上看,利润总额继续好转,投资收益稳定增长;承保端分化,中小公司承保亏损加重,承保能力仍需提高。行业综合成本率略有上升,费用率同比下降,赔付率明显提高。从主体上看,近一半财险公司增长乏力,市场逐渐呈现人保、平安“双寡头”趋势;中小公司在商车改革中面临费用率和赔付率双升的困境,努力修炼内功、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是其长远之计。

一、财险业整体情况

(一)保费收入:总体增速加快,非车险增长明显提速

1-6月,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5275.86亿元,同比增长13.90%,增速同比上升5.39个百分点。其中,车险原保费收入3594.33亿元,同比增长9.23%,增速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非车险原保费收入1681.53亿元,同比增长25.36%,增速同比大幅上升20.01个百分点。

车险、企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四大主要险种原保费收入合计4128.55亿元,同比增长9.28%,增幅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占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78.25%。非车险中,信保增速由负转正,意健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责任险、农险增长较快。

财险业赔款累计支出2294.50亿元,同比增长5.95%。行业整体实现盈利,其中车险承保盈利,综合成本率98.50%,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但盈利主体较少,在车险原保费收入大于零的67家公司中,仅有16家车险承保盈利,同比减少1家。

(二)业务结构:非车上升,结构优化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非车险业务占比逐渐上升,多年来首次突破3成,达到31.87%。车险业务增速放缓,占比下降为68.13%。

(三)市场主体:近一半增长乏力,双寡头趋势渐显

在83家财险主体中,除去5家新设主体外,实现正增长的有65家,13家负增长;37家高于市场增速;41家低于市场增速,同比增加8家,近一半主体增长乏力。

从同比增量上看,由去年同期的人保一枝独秀,变为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天下,占行业总增量的58.11%。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5.76亿元列第13位。

从同比增速上看,前20家主体有9家高于市场增速。增速前10位的均为规模较小的新公司;增速后10位的主要为外资公司,其中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了明显下滑。

前10位公司中,高于市场增速有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低于市场增速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第11-20位公司中,高于市场增速有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安邦以50.38%的增速大幅领先行业。低于市场增速有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银保险,其中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大幅负增长。

同时,市场主体准入呈现增量趋缓、存量盘整的态势。1-6月,市场新增主体2家,分别为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和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

(四)市场集中度:前三前七规模占比均小幅下降

老三家市场份额合计占比63.44%,同比降低0.14个百分点。其中,人保股份市场份额33.99%,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平安财市场份额19.61%,同比上升1.52个百分点;太保财市场份额9.85%,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市场前七大主体市场份额合计占比80.22%,同比降低0. 8个百分点。其中,份额增长的有平安财、大地和阳光,份额降低有人保、太保财、国寿财和中华联合。(表1)

(五)利润:利润总额持续好转,承保利润继续分化

1-6月,财险公司利润总额353.56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长5.05%。盈利公司共计49家,同比增加1家,行业盈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其中前十大主体利润总额合计332.55亿元,占比94.06%。中小公司亏损率为46.58%,同比上升2.4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5家新设公司中有4家公司亏损(表2)。

1-6月,财险公司承保利润70.09亿元,同比减少12.23亿元,下降14.86%;承保利润率1.61%,同比降低0.52个百分点。其中,前六大主体承保利润合计106.78亿元,超出行业承保利润36.69亿元,超出幅度同比增长3.25亿元,占行业承保利润比重同比上升11.73个百分点,表明市场承保利润分化进一步加大(表3)。

(六)综合成本率:整体抬头,费用下降赔付上升

1-6月,财险业综合成本率98.39%,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费用率38.49%,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59.90%,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车险综合成本率98.50%,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

二、商车改革:费用竞争持续,二次费改开启

截止6月末,商车改革试点已满两年。从试点成效看,商车改革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市场乱象依然层出不穷。

(一)商车改革现状

1、车险电网销渠道占比下降

截至6月末,车险电网销渠道占车险总保费比重为17.91%,同比下降4.0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商改后电网销失去价格优势,二是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电、网销等新渠道销售违规行为。在直销渠道失去优势的背景下,短期内车险业务“中介化”问题可能逐渐加重,保险公司在面对中介机构高手续费要求时议价能力进一步减弱。

2、市场乱象依然频发

一是车险综合费用率波动较大。从1月末的41.08%下降至2月末的39.66%后,持续攀升至5月末的40.36%,然后再次下降至6月末的39.75%。二是商车改革后,保险公司在车险定价上掌握了更多主动权,为部分公司以超低保费抢占市场份额创造了空间。三是虚构虚增各类项目套取手续费、刻意扩大事故损失、不正当利益输送等问题频发。这些乱象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使车险市场的运行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二)商车二次费改开启

为了进一步释放商车改革红利,体现“保险业姓保”,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6月8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进一步降低商业车险费率水平,二次费改正式落地。

(三)中小市场主体的应对

短期看,二次费改将加剧行业竞争,对保险公司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大型公司凭借对车险销售端和服务链条的控制力及数据优势可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小公司则可能面临销售费用和赔付率同时攀升、市场份额下降的困境。虽然发力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是长久之计,但短期内中小公司的选项并不多,已有财险公司采取多种手段减少费用开支。如天安财险将各地分支机构的理赔、柜面、出单等业务操作流程划入省级运营集中管理体系,从而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三、非车险:保险保障功能凸显

(一)责任险深入参与社会管理

上半年,责任险在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密切关系公众利益领域的风险保障进一步加大,保障金额96.81万亿元,同比增长76.49%,较去年同期上升43.52个百分点;赔款支出85.73亿元,同比增长20.13%。

(二)企财险、货运险、工程险服务实体经济

上半年,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强的企财险、货运险结束负增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5.54亿元和52.5亿元。工程险实现原保费收入66.06亿元,同比增长20.94%,近4个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0.55%、12.56%、20.91%和20.94%,呈加速增长的态势,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企稳。企财险赔款支出92.46亿元,同比减少24.11%;货运险保险赔款支出30.99亿元,同比增长24.18%;工程险保险赔款支出19.78亿元,同比增长1.98%。

(三)互联网金融整治影响信保增速

2016年4月,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10月,国务院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P2P网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重点领域进行整治。目前,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整改验收工作已推迟至2018年6月底前完成,目标是要实现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双降。互联网金融整治对信保业务的增长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是保证保险业务的增长。2017年上半年,保证保险同比增速已由3月末最高的253.42%降至6月末的178.94%。

四、电网销:增速持续放缓,技术创新转型

(一)整体增速减慢

1、互联网业务负增长。1-6月,互联网业务增速急剧下滑,同比负增长20.01%。车险与非车险出现明显分化:车险保费收入156.31亿,同比负增长-38.82%;非车险保费收入81.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5.19%。渠道上,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占比11.42%,同比上升6.97个百分点,保险业“去中介化”仍面临挑战;保险公司自营业务占比为52.56%,其中移动端已成为财险公司最大的网销保费收入渠道。

2、电销业务发展缓慢。1-6月,电销财险保费收入499.74元,占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9.47%,同比增长5%。其中,车险业务仍然占比较高,非车险业务保持稳定增长(表4)。

(二)专业互联网公司盈利困难

1-6月,众安财险、泰康在线、安心财险和易安财险四家专业互联网公司保费收入合计增长166.14%。尽管保险业务快速增长,但盈利状况却每况愈下,四家公司合计亏损8.79亿元,同比增亏94.23%。其中众安财险亏损4.88亿元,居四家公司之首。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模式单一、流量入口受限、无法设立线下机构、看似轻资产实则增加渠道成本等(表5)。

(三)互联网保险由产品和渠道创新转向技术创新

目前,互联网保险发展已进入分化阶段,车险增长放缓,非车险保持高速发展。整体来看,互联网保险正继续深化产品和渠道创新,并快速向技术创新过渡。在这一过渡阶段,表现突出的是蚂蚁金服和中国平安。

蚂蚁金服在整合原淘宝、支付宝等多个电商平台的保险业务基础上,通过搭建平台、数据风控技术输出、理赔体验改善等系统地建立了综合、开放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上半年,蚂蚁金服开放“车险分”和“定损宝”,发力通过技术与保险公司共塑保险行业生态。中国平安正从资本驱动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并已开始向保险业输出保险科技。如平安旗下的互联网保险开放平台“酷保云”,能够云化保险外围的IT系统,为客户在投保和理赔领域提供移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服务。自2016年6月上线以来,“酷保云”交易保费超过15亿元,保单量超过2.1亿单。

五、投资收益平稳增长

上半年,险资运用的相关政策延续了近年来监管部门拓宽投资范围、强化资金运用能力的趋势。5-6月,保监会先后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保险资金参与深港通业务试点监管口径》等文件,引导险资服务国家战略,创新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形式。允许保险机构参与深港通试点投资港股,进行境外投资。此外,保监会还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PPP合作项目、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投资重大工程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1-6月,险资运用余额14.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8.28%。行业投资收益率 2.62%,同比略增长0.15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债券和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率有所增加,同时蓝筹行情下股票投资方面也表现较好,整体投资收益稳中有进。资产配置上,银行存款占比持续减少,债券资产配置开始增加,占比由年初的32.12%增长到 34.24%,股基配置基本保持稳定(表6)。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