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明责 勇于担当 ——《华为执行力》《责任胜于能力》阅后感

十二月 29, 2020/ 0 评论

文 魏安达/电话服务中心总经理

《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如白驹过隙,只有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才能对工作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精彩。

在企业中,我们每个人的岗位虽是固定的,但责任是无限的。有人说我拿多少工资,尽多大力,拿钱多的人才应该多出力。如果在企业里,抱如此思想的人多了,这个企业就一定只有守成,无法进取。为什么有些世界知名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苦苦挣扎、踯躅不前,甚至很多百年老店黯然离场,退出历史和竞争的舞台,而华为作为一家成立仅仅33年的企业,已经成长成为通信领域的世界巨头,国内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它的成功基因是在哪里?华为坚持团队作战模式,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但对每一个个体也都有严格要求,无论是一线生产员工还是高级管理人员,都要融小我于大我,融我于事业中,使整个文化环境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在这个文化根基上,个人是螺丝钉,没有突出角色,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才沉淀和积累?且执行力在国内甚至国际无出其右?我认为我们应该要结合华为的薪酬体系和文化,全面解读华为文化内涵。当我们了解了华为的基本法,对华为的狼性文化、责任文化和勇于奉献的内在驱动力才会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有人说华为像一支部队,管理有军事化的味道,这样的团队会更有战斗力。因为有句话这么讲: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力强,就会排除万难,千方百计地实现战略目标。执行力弱,就会找借口,要条件,耽误了时机,决策无法落地。

华为的高执行力从何而来,我们又如何提高执行力?我认为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力,二是责任心。在这两者之间,责任心胜于能力。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有责任心的人做事会想方设法找到解决方案,找资源,协调各方关系,亲力亲为,直到战略和任务完成落地。责任文化的基因,会促使群体自身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提高,把工作和目标完成作为己任,而不是任务,而且会在工作中注意方法和质量,从小事着手,细处着手,不断钻研,把工作高质量完成。华为一直强调员工从基层、从小事做起,先要做个平常人,志向调低,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成长就会快。公司拒绝浮躁,志向太大的人,容易受挫折。不管哪类员工,到了公司头几年都要从小事做起,很多工作需要经验积累,需要自我培训和学习。

从华为的用人模式我们可以看得到,企业员工只有脚踏实地,不断学习掌握新技巧,不断进步,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在公司找到适合你的位置。只要把事业目标定好了,奔着事业做,付出的同时就自然会有回报,公司也绝对不会忘记为企业付出、创造效益的优秀员工,随着公司的考核、激励机制和薪酬机制不断优化,导向更加透明、清晰,就可以让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只要对自己、对团队、对集体负责,兢兢业业,勇于担责,不怕犯错,一起成功。企业之间最终拼的其实就是组织层面的整体竞争力,只有人人明确岗位职责,不推卸责任,关注客户需求,聚焦核心工作,不断创新,才是真正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做到上下同心。

我在电话服务中心已经第七个年头,中心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也在不断成长和壮大。服务承接也从单一的接报案到覆盖公司后端服务全流程(报案、咨询、调度、回访、短信提醒、信保学贷险催收、VIP服务、智能大数据分析及输出、投诉预警、智能客服……),服务渠道从单一的电话接听,到现在的全渠道服务,线下和线上的有机结合,管理模式也由经验式管理向经验+智能化结合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成为行业领先的客户联络中心?如何更好进行全面、群体的奋斗,更好发挥团队智慧和能力?通过一代代优秀员工的不断积累和探索创新,我们有了一定基础,并适时推出了例如链条化管理和计件制薪酬等方式,希望可以达到管理无缝优化、成本节约和坐席效能最大化。通过目标管理、问题管理、奖惩机制、坐席画像来提升管理,我们在管理规范化方面也有了自己的体系特色。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比如坐席员工的年龄偏小,社会经验和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抗压能力不足,学习动力参差不齐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强化文化导向、责任导向、执行力培养,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团队学习氛围,组织和参与多样化的团队活动,发挥他们的独立个性,激发他们的团队荣誉感,使他们明确目标,互相沟通、分享和理解,逐步成长为有责任、有能力、愿意为客户服务奉献力量的新生代员工。

读过《华为执行力》《责任胜于能力》这两本书,也让我对团队的执行力提升与责任心锻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我想这样的思想,是我们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我们心存感恩,不断思考,敢于负责,相互承诺,就可以变得平凡而伟大。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