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人才之重,重在哪里?
7月,又一年高考落下帷幕,志愿填报的大战又硝烟四起,如今,各式各样的专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让不少学生家长“乱花渐欲迷人眼”,兴趣、就业、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都在左右着考生家长们的选择。网络上,张雪峰关于专业选择的“峰言峰语”引来了众多热议,一时间,“该如何选择大学专业”这一话题成为热点。对于保险业来说,专业化、精细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各类的专业人才也成为保险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动力”。
2021年9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财产保险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财产保险行业的发展目标做出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提出“以专业化供给引导高质量需求,通过精细化、集约化运营管理,优化要素配置,推进结构调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防范风险”“摒弃过于依赖车险业务和过度铺设机构的贪大求全经营理念,精准选择优势产品、目标市场与业务方向,坚持专业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等发展理念,人才发展成为推动财险公司发展的源生动力。
过去3年,保险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加快了转型的步伐。大多数保险公司在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方面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适应性,这部分归功于在新冠疫情暴发前进行的系统升级和提升能力所需的新技术和人才部署。2023年全国财产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指出,要引导财险业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复苏增长,积极发展绿色保险、气候保险、网络安全保险、信创产业保险、新能源保险,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展的领域不断扩张,企业深刻认识到人才发展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才问题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是引领全局的重要工作。
2023年,行业仍处于良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华安保险作为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在费用端和赔付端的经营成本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公司必须优化成本结构,变革创新、降本增效、价值成长,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2022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先后发布,保险科技未来发展路线图逐渐清晰,近些年保险公司对于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科技来实现保险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保险客户的获得感、体验感,提升保险的覆盖面和性价比。华安保险在集约化、精细化、数据化管理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通过建立理赔作业中心、行政条线的电子签章系统深入对接业务系统、推动HR系统新功能建设等举措,在推进业务线上化、夯实数据管理基础的同时把风险管控落到实处,节省人力物力,促进整体效能提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踏步地变革创新需要专业人才的不断助力。在人才引进方面,华安近年来在经营管理类人才、两核风控人才、数字化、线上化人才下大力气,搜罗相关人才,为创新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即使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过去3年,公司每年仍积极大力开展校招工作,根据人员队伍情况,匹配业务发展需求,提前储备关键岗位人才和未来所需人才,特别是数据分析、保险、合规、医学背景等专业人才。在业务发展的引领下,“春蕾”学历质量逐年持续稳步提升,其中2022届重点专业,如医学类、工程类、金融保险类、数学统计类等专业背景占比达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