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赶考要花多少钱?

十月 23, 2023/ 0 评论

李开周/开封

公元1134年,岳飞领兵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把金兵和傀儡政权伪齐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成功收复襄阳六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襄阳以及河南南阳和信阳一带。

岳飞北伐是大事,下面我们要说的是一件小事,跟岳飞北伐同时发生的一件小事。这件小事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子弟去南宋都城临安赶考。这个平民子弟在宋朝历史上毫不起眼,也没有给国家和民族产生任何重大影响,但是他赶考的故事很有意思,值得说一说。

他姓黄,名士杰,出生在南剑州将乐县,也就是现在的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他有一个哥哥,名叫黄士安,出家做了道士。他父亲早亡,从小跟母亲余氏一起生活。比较幸运的是,余氏是当时农村不可多得的受过教育的老太太,可以教他读书认字,甚至让他学会撰写比较粗浅的科举文章,还让他通过南剑州的“解试”,考中了举人。

公元1134年春天,岳飞领兵北伐的时候,余氏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指着一张榜单说:“瞧,你儿子中进士了!”余氏问道:“我大儿子出家修道,二儿子学问不高,中进士的是哪个儿子?”那人说:“就是你家二公子黄士杰啊!”余氏很诧异:“我家老二不爱读书,勉强考中举人,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他怎么能考中进士呢?”那人笑道:“他原本考不中,改改名字却可以,你以后就让他改名‘黄光弼’吧!”余氏半信半疑,然后就从梦里醒过来了。

第二天,黄士杰对余氏说:“妈,听说今年秋天要举行省试,咱们这里的很多举子都动身去临安府了,儿子也想考上一考。”余氏皱着眉头说:“若素不学,徒有往返费,不可。”[ 南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九《黄士杰》](你平常不好好学习,考了也白考,白白浪费一大笔往返费,还是别去了。)黄士杰坚持要去,还请叔父过来帮忙说情。余氏想起头天晚上做的那个梦,对儿子说:“必欲往,须更名,名不改,不可试。”[ 与上同]你一定要去也可以,但必须改名字,不改名字就不能去。黄士杰问改成什么名字,余氏提起笔来,写下梦里那三个字:黄光弼。

请一定要注意,宋朝科举跟明、清两朝大不一样。明朝和清朝的科举至少能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另外在院试之前,还有县官主持的县试和知府主持的府试。而在宋朝,一个考生要想考中进士,只需要参加三级考试:解试、省试、殿试。其中解试是地方州府举行的考试,考中的叫贡士,俗称举人;省试是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举行的考试(通常由礼部承办),考中即成准进士,但还不能算真正的进士;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了殿试才能成为进士。事实上,从北宋中叶开始,宋朝的殿试就不再淘汰考生,只要参加就能通过,不过是重新排排名次而已,而省试才是最关键的考试,淘汰率极高,通过率极低,全国上万名举人参加,最终只能有几百人上榜。

且说黄士杰遵循母命,改名为黄光弼,带上母亲为他准备的盘缠,奔赴临安,参加1134年秋天的省试。他通过了没有呢?真的通过了。又过几个月,公元1135年初春,黄士杰顺利参加殿试,顺利成为进士,又顺利地走马上任,做了一名小小的地方官。

这个故事是南宋官员兼小说家洪迈讲述的,故事主人公黄士杰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仅与洪迈同时代,而且跟洪迈见过面。据洪迈说,该故事就是黄士杰亲自讲给他听,他才将其编进小说集《夷坚志》当中去的。

梦里得到启示,改名考中进士,这些情节也许是巧合,也许是虚构,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是黄士杰母亲余氏阻拦赶考时说的那句话:“汝素不学,徒有往返费,不可。”赶考要花一大笔钱,如果考不中,不如不去。

赶个考而已,能花多少钱呢?《夷坚志》里另一则故事透露了一点信息。说是宋孝宗乾道七年,也就是公元1171年,海南岛的举人黎某也到临安府赶考,途经信州弋阳,即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下榻一家旅店,临走忘带一个包袱。黎某发现以后,立刻飞奔回去,翻抽屉掀被褥到处寻找,却找不到了。黎某又急又气,手脚冰凉,脸色如同死人,恨不得当场自杀。这时候,旅店老板出来问道:“岂非有遗忘物否?”[ 南宋洪迈《夷坚丁志》卷7《荆山客邸》]您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黎某愁眉苦脸地说:“家在海外,相去五千里,仅有少物以给道费,一夕失之,必死于道路,不归骨矣!”我老家在海南,离临安府五千里,出发时带了少许盘缠,一晚上全丢了,我该怎么赶考呢?又该怎么回去呢?肯定得死在半道上啊!

只听旅店老板笑道:“为君收得,不必忧。”您就放心吧,丢不了,我早就替您存放起来了,您瞅瞅,这是不是您的包袱?黎某一瞧,包袱原封没动,打开再看,“凡为银四十四两、金五两,又金钗一双。”包袱里面有四十四两银子、五两金子,还有一双金钗。

南宋时期的货币比较混乱,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一带以纸币为主,兼用铜钱;四川一带也以纸币为主,兼用铁钱;广东、广西一带几乎不流通纸币,以铜钱和铅钱为主;海南孤悬海外,不仅不流通纸币,连中原王朝铸造的铜钱都很少,居民小额交易用铜钱,或者物物交换,大额交易则用金银。黎某是海南人,千里迢迢赶赴临安,携带铜钱很不方便,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携带黄金和白银,需要用钱的时候,路上随时兑换。那么他那几两黄金和几十两白银能值多少钱呢?换铜钱至少能换一百多贯,换纸币至少能换两百多贯(宋孝宗时期纸币会子的购买力已经明显低于面值)。在南宋临安城中,工薪阶层月收入只有几贯而已,黎某从海南到临安赶考一趟所携带的路费,相当于工薪阶层好几年的收入。当然,他带这么多盘缠不仅仅是为了路上的开销,还包括在临安城里租房和吃饭的花费。按照惯例,宋朝考生都是先提前几个月赶到京城,免得途中耽搁误了考试,假如能通过省试,还要再等至少一个月才能参加殿试,所以往往要在京城里住上半年。京城百物昂贵,房租更贵,所以必须多带盘缠。

跟现在一样,宋朝人也是有穷有富,富家子弟赶考是不必担心经济问题,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该怎么办?要么砸锅卖铁凑盘缠,要么请亲戚朋友帮忙集资,要么就得在赶考路上做点儿买卖,一边挣钱一边赶考。

北宋文献《春渚纪闻》第六卷记载一段故事:宋哲宗在位时,福建举人吴味道到开封赶考,“乡人集钱为赴省之赆。”乡亲们集资凑齐路费。吴味道颇有生意头脑,用这笔路费买了两百匹细纱,到了开封再高价卖掉。

北宋有一个诗人叫梅尧臣,是欧阳修的铁哥们儿,写过一首七言长诗《闻进士贩茶》,大意是说江南的乡贡进士(宋朝举人被美其名曰“乡贡进士”,其实仍是举人)进京赶考,为了把路费挣出来,甘冒风险走私茶叶,一旦被官府查获,不仅考不了进士,连举人资格都保不住。

我每次读到梅尧臣这首长诗,都会想起今天在国外留学的极少数熊孩子,他们为了把国际航空的票价挣回来,甘愿给贩毒集团做运毒的“骡子”,最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很明显,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因小失大,极不可取。

(作者系著名专栏作家,著有《武侠化学》《武侠物理》《吃一场有趣的宋朝饭局》等作品)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