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能创造奇迹 ——读《日航的奇迹》有感

十月 14, 2024/ 0 评论

文/舒坦 湖南株洲中心支公司

“日航的奇迹”是一个看似神奇而本质却又异常简单的故事,正如“奇迹”这个词汇,是人类对一个超自然力量的表述,而其本质却又只是人类的意志力量。《日航的奇迹》这本书,叙述了日本航空如何从破产边缘奇迹般复苏,稻盛先生用他的企业经营哲学拯救了日航,并向我们展示了人心的力量与善念的伟大,让我们理解什么是职业的专注和责任,启迪我们关于“人的能力”的相关思考。

一、成功的方程式

成功其实没有固定模式,通往成功的过程,也会面临许多挫折和困难,书中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给了我很大启发:不管你多努力,能力有多强,只要思维方式是一个负值,其结果就会变成负数,就会导致失败。

思想、能力、热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成功的基石。而思维方式则在左右我们的工作结果,并影响和形成公司作风。我们常常过于注重能力和技能的提升,却忽视了思维方式和热情的重要性。实际上,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热情往往比能力更重要。我们的“四新”文化第一步就是“重塑新认识”,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当我们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对工作充满热情时,我们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良知与大义

稻盛先生重建日航时是要求零薪酬出任的,当时的媒体舆论大多都持否定态度,但稻盛先生“为社会、为世人作贡献”的人生观,出于“要帮助日航员工”的善意,提出日航重建的“三条大义”,换一个角度理解,就是关注国家、社会、员工利益,要遵守合规守则,对于华安保险而言,就是“四个四”方针。

可以说,良知和大义共同构成了企业及个人的道德基石和社会责任担当,也构筑了企业的生命力。华安保险有着十分优秀的文化理念体系,我们的企业愿景“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保险企业”,就是要求我们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持正念、守正道,摆正“四个关系”,坚持保险工作的“人民性”,厚植“金融报国”情怀,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以满足社会需求、创造价值为出发点,诚信经营、遵纪合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从而实现华安保险自身的可持续及高质量发展。但要真正践行,还需要全体华安人相信“相信的力量”。正如书中所言“无私的大爱点燃员工的内心之火”,不管面对何种情况,作为员工,我们需要始终积极乐观向前进,成为时刻心怀善念、时刻开朗乐观、时刻积极向上的人。“心地无私天地宽”,在这种心态下,我们才能不为个人的私利所左右,才能超越个人的狭隘视野,去公正、客观地看待和处理事情。

华安人要做的,就是要以“四新文化”为引领,全面提升认知格局,以更宽广的胸怀和更远大的眼光去面对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抓住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三、团队协作,共生共荣

稻盛先生通过改变日航的企业文化,去“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酿成一体感”,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建立认同且共有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出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样的经验也十分值得我们用心学习,正如我们的成长口号那样:“华安保险与您共成长”。风雨同舟的这些年里,华安人必须始终不忘 “华安是我们大家的”,唯有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相互促进,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好每个团队成员的专长和优势,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团队和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每个成员都能获得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才能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实现真正的共生共荣。

四、我们都能创造奇迹

稻盛先生拯救日航,是一个经典的、近乎完美的、理想主义的经营案例。仅仅一年时间,日本航空就从破产边缘复苏并走向新的辉煌。但我认为奇迹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本质还是人类的意志力量。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在面对逆境时,激发出他的内在潜能,坚持信仰和热爱,就可能会引发奇迹的发生,当然,成功的前提还在于走在了正确的路上。于企业而言,我认为其实最难的是战略方向。而今的华安保险,已经反复向每一名华安人强调了我们的方向和方法,那么作为员工,我们此刻要做的,就是学习稻盛先生的智慧,拥有和日航员工一样的勇气和决心,不畏危机、跨越困境,同心协力,努力推动企业经营,争取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

(本文荣获华安保险“开卷兴企,阅见未来”征文比赛优秀奖)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