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Y一代提供用户友好型金融服务

三月 15, 2018/ 0 评论

PNC银行正通过提供巧妙的在线帐户理财服务,来赢得年轻客户。

当众多银行用更高的利息来吸引储户的时候,PNC金融服务集团(译者注:PNC银行,也叫宾州银行,是美国第十大公司制银行,总部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在美国11个州和海外都有分公司。PNC银行曾一度拥有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黑岩BlackRock集团51%的股份,现持股比例为34%,黑岩另一股东为持股49%的美林证券。)声称仅靠提供普通的回报,一种新产品的开户量便以每天130位的速度增加。看看他们的新客户是谁?——正是挑剔的Y一代成员。

PNC的这种在线产品被称为“虚拟钱包”,这种产品缺少慷慨的条款,但以用户友好性来进行补偿。“虚拟钱包”通过一个巧妙的个人财务工具将三个帐户(流行的说法是“消费”、“储蓄”、“增值”)连为一体。PNC所提供的产品只是总部位于匹斯堡的PNC银行抢夺下一代银行客户战略的一部分,它试图在年轻一代开始家庭贷款及开设股票帐户的时候就下手。但是虚拟钱包在短期内也是有成效的。PNC总裁Joseph C. Guyaux称客户保持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帐户余额。

早在2007年初,PNC便请IDEO、帕洛阿尔托市(哈里发)设计咨询公司来为他们研究Y一代(PNC将他们定义为18-34岁之间的一代),并帮助制定发展计划。研究得出两个结论:二十多岁的一代认为银行网点很拙劣;他们普遍不知道该如何管理他们的财富。PNC领导该项目的主管Michael Ley说,这一群体知道该怎样在网络上学习理财,但他们也自称在这方面需要银行的帮助。

意识到这点,PNC在2007年7月开展了虚拟钱包计划。客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上通过拖曳鼠标任意转帐。传统的帐簿被取代,客户们可以通过一个日历来查看帐户情况,日历上标明了预计的现金流量。预测的依据是他们发薪水的时间、支付帐单的时间以及他们的消费习惯。客户也可以根据一个被称为“储存引擎”的功能来设置各种各样的储蓄规则,也就是说,当他们接收到薪水支票的时候,就可以将钱自动转到储蓄帐户上。

华安保险月刊插图

PNC一直在以年轻人为主要观众的“美国新一代超模”之类的节目上做广告。同时,求职网站Monster.com、征婚网站The Knot以及找公寓网站Apartment-Finder.com也是这家银行打广告的地方。因为当人们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这些变化也包括了开设一个新的银行帐户。

Colleen Rohlf是一位典型的PNC客户。这位24岁的匹斯堡特教教师对于自己以前所选择的银行感到很无奈。她发现很难弄明白她的帐户里有多少钱,有时银行的网点会暂停服务。就她这个年纪而言,利率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她被PNC虚拟钱包的一个特性打动了:通过短信可以知道帐户情况。她说,“我随时都能知道我有多少存款”。

PNC已经找到了从Rohlf以及她的同龄人身上赢利的模式,但这些服务却使年纪更大的消费者“抓狂”。因为二十多岁的一代很少写支票,这家银行对一个月内签写支票超过三次以上的虚拟钱包持有者收取一定的费用。PNC支票帐户(活期帐户)的年利率仅为0.1%,与之对比,全国的平均数是1.25%。当银行在虚拟钱包上支付相对善意的3%的时候,它要求该帐户不得超过25,000美元。

此外,与年纪大的客户相比,向Y一代提供服务的成本更低。因为Y一代很少打电话要求客户服务,或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当然,如果他们打电话要求服务的话,PNC会对诸如转帐之类的业务收费。

这还只是起步阶段。PNC称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拥有20,000个虚拟钱包客户,其中65%是新客户,70%是Y一代。Guyaux说他期望这一耗资大约1500万美元的项目,在两年内被最终取代,大约一年后该行就要成立一个实体的有固定场所的分行来专门运作此业务。Guyaux说,随着Y一代的成长,虚拟钱包也将以新的借贷及投资工具发展完善。

(商业周刊,2008年12月8日)

Burt Helm/文 杨红波/编译

延伸阅读:

【关于Y一代与“80后”】美国人把1980年到1995年间出生的人称作“Y一代”。据报道美国职场即将迎来7600万“Y一代”人。Y一代的特点鲜明:不知生活艰苦,极具乐观态度和特权感;只想做有意义、有用处的事情;对个人成长有很高的期许;事业上依赖父母的支持;频繁跳槽并喜欢自主创业;对工作价值的判断也与前辈不同,重视团队氛围和友谊;重视公益及志愿者机会。 2001年初,《管理Y一代》这本新书在美国问世,它正式将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的年轻人称为Y一代。

西方社会二战后出现的婴儿潮一代,普遍被认为“生活是为了工作”的一代人,美国有8500万人属于婴儿潮一代,他们尽力维持工作和家庭间的平衡,这代人创造了美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华安保险月刊插图

X一代是继婴儿潮一代后在美国社会中出现的,这个概念来自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部小说《Generation X》,美国媒体把当时18岁-29岁,现在已成长到30岁-40岁之间的5000万人划归到X一代,他们高举“工作是为了生活”的鲜明旗帜,为了满足自我兴趣而时不时辞职,他们是愤世嫉俗的一代人。

Y一代紧随X一代的发展而产生。Y一代是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在Y一代眼中,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寻找的意义,也没有任何界限可以框住人,一切皆无限制。

Y一代对父辈所认定的人生意义并没有兴趣,这是放弃了寻找的一代,他们所乐于做的是从自我的主张出发,把时间用在有意义、有用处的事情上面。

我国学者将Y一代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社会,把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这代人,称为Y一代,有的学者也称他们为“80后”一代。如今,中国的Y一代正步入社会,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他们追求个性,重视自我主张,给社会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同时也带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网恋、SOHO、啃老族、丁克等新词汇伴随Y一代的成长而纷纷涌现。Y一代与80后中的大多数人喜欢以自我的感觉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而不会过于关注外部环境,对于纪律的尊崇也远不如60年代、70年代的人那么专注,他们有的是一种来去自由的心态。他们善于学习掌握新的沟通方式和网络工具,头脑灵活,敏锐而自信。

80后对时间、金钱的看法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观,与父辈构成了严重的冲突,但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众多敏锐的企业投其所好地提供新的商业服务模式。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M.R.所罗门认为: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所推动的,他们不断地重新定义什么是最热门的而什么又不是。所以今天的营销界普遍认为:要想超越下一次浪潮,必须比竞争对手先想到新消费者群体心里去。 80后一代具有独立个性与目前的主流营销观念——体验营销与象征性营销思想十分吻合,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受到营销与企业管理界的格外重视。在一定意义上讲,80后一代可能会决定未来中国企业的命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黑石与黑岩】黑石集团(Black Stone)亦称为百仕通集团,为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资集团,CEO为史蒂夫·斯瓦茨曼;黑岩公司(Black Rock)亦称为贝莱德集团,则为全球资产管理业巨头,旗下管理的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创始人兼首席CEO为劳伦斯·芬克。(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Burt Helm,编译杨红波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