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车辆VS非营运车辆购买保险有区别

七月 11, 2018/ 0 评论

文 木可可/深圳

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保险时,主要关注保费的优惠力度、险别的搭配等问题。然而车辆的使用性质会影响投保险种的费率,不同的使用性质意味着驾驶人群、行驶路线、行驶里程等的不同,因此,基准保费也不一样,这一点,常常被许多消费者忽略了。

车辆使用性质可分为营运与非营运。营运车辆是指从事以赢利为目的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非营运机动车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动车,一般的私家车、单位自用车都是非营运车。保险公司对车辆使用性质的判断通常按照行驶证上的相关信息(或结合是否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进行判断),行驶证的使用性质一栏上会标明:营运(包括出租租赁、公路客运等)、非营运(包括营转非、教练车、校车等)。

这两类车辆在购买保险时,会存在一定区别:

最大的区别体现在保费上。在同等保障范围、保额的条件下,营运车的保费高于非营运车。因为相对于非营运车来说,营运车的使用频率高、运输路线长、维护保养不及时、超载频繁、大事故出险率高,且从保险公司历年的赔付数据看,营运车的赔付率也高于非营运车。所以根据风险与保费相适应的保险原则,高风险必然要求高保费。

其次,可投保险别不同。营运和非营运车辆除强制购买的交强险外,商业车险主险均可选择购买,但在选择商业险附加险时,相关条款有明确规定,发动机涉水损失险,仅适用于非营运车中的家庭自用汽车、党政机关、事业团体用车、企业非营业用车。最近华安保险新上线的“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也仅适用于非营运的家庭自用车。

第三,购买渠道不同。营运车和非营车在传统的保险销售渠道中均可办理。但在近年快速发展的电销渠道、互联网销售渠道中,非营运车的投保平台有了更多选择,家用车车险在越来越多的新兴平台中上线销售。

最后,消费者在购买车辆保险时,针对营运与非营运性质的区别,还需要注意车辆的使用性质一旦发生变更;以及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转让、改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使用性质改变,一定要及时到保险公司进行变更操作,保险公司将会根据行业费率重新计收或退还保费,这样才能更为切实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规定如下:

《机动车综合商业险示范条款[2014版]》的责任免除条款中第九条第(五)点:“被保险机动车被转让、改装、加装或改变使用性质等,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及时通知保险人,且因转让、改装、加装或改变使用性质等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显著增加。”

《保险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保险人解除合同的,应当将已收取的保险费,按照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应收的部分后,退还投保人 ”、第二款规定,“ 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近年来,随着滴滴、优步、易到等出行软件的普及,加上网约车的逐渐合法化,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车主都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挣点外快。可是,如果购买家庭自用型保险的私家车,在做网约车时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拒赔吗?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刊发了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网约车保险纠纷案件,用私家车跑网约车的交通肇事车主,因为事先没有通知保险公司更改保单,被保险公司拒赔商业险,保险公司的这一行为获得了法院的支持。

所以,当私家车成为网约车后,车辆的使用性质已经从家庭自用变成了商业运营,商业运营车辆的风险远高于私家车,根据风险与保费相匹配的原则,保费将高于私家车。所以,车主在网约车平台注册后,需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完成车辆性质变更手续,补缴相关费用,从而获得全面保障。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