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黑龙江保险又快又好地发展(上)

七月 11, 2018/ 0 评论

编者按: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区,保险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何继续又快又好地推进黑龙江保险市场的发展,黑龙江保监局齐少军局长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月刊从本期开始,分两期在“论坛”刊登《全力推进黑龙江保险又快又好地发展》一文,以飨读者……

2006年是黑龙江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保险业加快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增强实力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黑龙江省进一步宽松的市场环境为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省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要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惯例、交易成本低、投资风险小、社会信誉好的优良环境省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规范行政,优化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加强“诚信龙江”建设,组织开展了诚信教育,进一步弘扬诚信文化,在信用法规建设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将使保险业所处的外部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保险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省保费收入为2000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7%,远远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长速度。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4.2%;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8.4%。2005年全省保险深度比2000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保险密度比2000年提高了259元。“十五”期间,黑龙江省保险公司增加了10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增加了1552家;保险中介公司从无到有,目前已经有法人机构45家,分支机构22家。保险机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工作逐步深入,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水平逐步提高,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建立,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黑龙江省保险业的发展成果将成为今后黑龙江省保险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支撑。

尽管黑龙江省具备了又快又好发展保险业的基本条件,但也必须看到,全省的保险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在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后,全省保险业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因此,保险战线上的同志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把握保险业发展形势,增强做大做强保险业的信心与责任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抓住核心、把握原则、明确目标、搞好推进

黑龙江省的保险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坚持把为经济社会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做大做强作为发展的战略任务,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把控制风险作为发展的稳固防线,坚持把加强监管作为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力推进速度、效益、诚信和规范经营迈上新台阶,全力推进保险事业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出这样的工作思路既包含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险业的客观要求,也回答了保险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问题。全面理解今年黑龙江省保险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该站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上,用开阔的思路和广阔的视野,跳出保险业这个圈子来思考、研究保险发展问题,着重抓住一个核心,把握五条原则,明确八项目标,搞好两个推进。

(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紧紧跟上时代步伐。

近年来,我们始终强调保险业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绝不是一个政治口号。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我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体现在保险业就是又快又好地发展,做大做强保险业。这几年来,黑龙江省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保险改革发展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黑龙江省保险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反映了保险工作的一些方面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必须始终把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思想和工作的重要标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保险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二)坚持五条基本原则,正确把握保险业的前进方向。

1、坚持把为经济社会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险业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保险业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保险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险业只有置身经济社会发展中,紧紧围绕民众的实际需要,干好本行、服务全局,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保障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障人们的生存需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保险业发展的基础才会更牢固,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广阔。这既是保险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险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2、坚持把做大做强作为发展的战略任务。保险业做大做强符合保险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希望。黑龙江省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保险业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和作用,实现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保险业的发展耽误不得,失误不得,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3、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基点,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经济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对保险业而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样重要。保险业每一次大的创新,比如以个人代理为标志的营销体制创新、以投资分红产品为标志的新型寿险产品创新、以银行保险为标志的销售渠道创新、以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为标志的监管创新、以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标志的资金管理体制创新等都促进了保险业的大发展。吴定富主席在今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要努力建设创新型行业,把2006年确定为保险业的“创新年”。黑龙江省保险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加快创新步伐,用创新来推动各项工作,用创新来解决保险业存在的问题,用创新来推动保险业的大发展。

4、坚持把控制风险作为发展的稳固防线。近年来,黑龙江省保险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风险,例如车贷险存量风险问题、寿险新型产品大规模退保问题、经济效益下滑问题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外部经济政策因素变化的影响,也有保险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或内控机制失灵带来的风险。权力失衡,对高管人员的制约机制不健全,造成风险高度集中;只重制度建设、轻执行落实,重事后检查、轻事前防范;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只关注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忽视内部管理基础性工作;内控手段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等。因此,保险业要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切实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5、坚持把加强监管作为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保险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意市场调控,保持市场稳健运行。监管本身就是最大的服务。保险监管的目的,是要通过实施有效监管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防范行业系统性风险,推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切实保护广大投保人的利益。当前,个别保险机构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不顾长远发展,开展恶性竞争,已经严重搅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影响了行业形象,对此,必须坚决予以打击,绝不手软。(待续)

(作者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监管局局长)
齐少军/黑龙江保监局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