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风就像肥沃的土壤——读《人生路漫漫: 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

七月 11, 2018/ 0 评论

雨葭/湖北

好的家风就像肥沃的土壤,种子哪怕不经意掉落其中,也会茁壮成长。

提起南怀瑾,后人对其各种尊称: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毫无疑问,尽管身处乱世,四处漂泊,但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南怀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两岸关系“破冰”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关于解构南怀瑾如何走向成功的著作。

本书作者、南怀瑾的次子南小舜在书中叙述了南家三代的人生浮沉,父亲南怀瑾理所当然也有所涉及,但叙述权重最大的是祖父祖母还有母亲等人如何共渡时艰。南小舜的这些朴实文字,为父亲南怀瑾成就的那番“伟业”提供了另一个解构侧面,即良好的家风传承。

父亲南怀瑾在许多方面与其父也就是南小舜的祖父南仰周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南仰周是南小舜所述南家三代良好家风的“奠基人”。

祖父是怎样一个人?祖父特别喜欢读书,他“白天出门做生意,晚上回来彻夜攻读诗书。他一生喜好读书,哪怕天天读书也不厌倦,但他读书并不想漏夜赶场,争取仕途功名,只求自强自立,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在南小舜的印象中,即使生意再忙,即便生活再困难,祖父南仰周的读书习惯也从未中断,常常是三更起读,天亮便开门营生。

读书未必一定能够全部派得上用场,但一个人读不读书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记得看到过这么一句话:读书可以让你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祖父读书表面看与营生没什么太大的关联,但他的思维极具前瞻性。越是危难时期,祖父的前瞻性思维表现得越是惹目。这也是虽处乱世,即便是日据时期,南家经营多次转换仍旧颇有起色的重要原因所在。

读书看似只是祖父的个人喜好,实际上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南家的每一个人。父亲南怀瑾13岁时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放在现在一般家长都会倍受打击,甚至灰心丧气,更何况那时时局动荡,家家生计压力巨大。然而此后不久,祖父还是给父亲请了“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不仅如此,后来祖父又大力支持父亲外出求学,认为男儿本就志在四方。为此,祖父不顾年事已高,依然肩负起全家生计重担,并像当初教育儿子那样,继续严厉地教育两个孙儿。只要有一线机会,祖父就会将两个孙子送进学堂接受教育。

俗话说,读书可以明理,知书可以达礼。祖父重理,且不因循守旧,这一点给南小舜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例如抗战时期他虽然“明知米市利广”,但考虑到“前来购米的人大多是贫苦百姓”,于是“坚定地拒绝任何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的行为”;虽然明知修桥修路这样的公益常常是吃力不讨好,但他认定这样做对村民有百利而无一害,只要力所能及也执意为之;虽然明知自己在修谱时,坚决摒弃对“抱养、领养、子侄顶嗣世系”进行特殊标识的传统做法,可能遭致族人的巨大阻力,仍不遗余力,积极奔走,反复游说……只要他认准的事,从不要求有什么回报,也不管有多么艰难。

从南小舜的叙述来看,虽然祖母对于祖父的做法有时不无微词,但一旦做出决定,总会坚定地支持。祖母是一位通情达理之人,她对孙儿讲的许多话也极富人生哲理。例如教育孙子遭遇挫折不要太计较得失,“世上的人原来都一样,你越想得到的东西,偏偏想不来,不想它,偏偏会挨过来;天下所有的事皆是如此,越想急于求成的,会离你越来越远”。她还要求孙儿与人矛盾时要看得开,“少小为大大,为个鸡蛋打破头。凡事宜鉴古,要想自己平安过日子,不可轻率触人怒”。坦然面对得失和矛盾,不被计较意气误导人生,这样的独到见识,在传统女性中实乃罕见。

在家风的影响下,母亲始终任劳任怨地当好家里的好帮手,她亦通情达理,最突出的是讲孝道。父亲外出多年,是母亲照顾两位老人。这方面,南小舜例举了这样一件事。“祖母生前,天天都要为她梳头洗脸,每次梳完头,母亲都会将散落地上的发丝收集起来。后来收集得多了,竟然集了满满的一盒。母亲便将这些发丝交给了有名的发绣艺术家魏敬先生,做了一幅母亲的肖像”。如果不是贴心贴意,在生活尚且艰难的时期,哪有人有这份“闲心”,这份闲钱去耗费这样的精力?

虽然父亲自小离开家门,长年在外,但从南小舜后来与父亲不长的共处经历来看,父亲身上有着祖父祖母太多的影子。例如同样特别喜欢读书、为人豁达、热心公益,所以父亲才会学术造诣深厚,朋友遍天下。值得一提的是,南怀瑾为修建金温铁路奔走时已74岁高龄。

好的家风就像肥沃的土壤,种子哪怕不经意掉落其中,也会茁壮成长。就像合肥张冀牖家的斯文沿袭,良好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绵延不息的精神内核,驱动着一代代人竭力向前。置身历史大动荡的时期,因为种种原因,南家人经历了更多劫难,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折磨,但他们依然能够破难前行。生命坚韧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南家人始终不辍希望,面向未来,有什么比永远抱有希望更能驱使人破难前行的呢?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