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有人站出来 ——记“买菜团长”志愿者王勇
文 /编辑部
志愿初衷:因为我们家也没菜吃了!
王勇说,他一开始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什么志愿者,只是因为自己家也没有菜吃了,他出头当了“团购买菜”的团长,没想到在小区里“一团成名”。
王勇一家住在武汉市汉阳区琴断口街的汇福园社区,社区共有6个小区,大多是没有电梯的老楼,3000多户一万多名居民在这里平静生活。1月23日武汉封城,把许多人打得措手不及。“我们家六口人,上有两老,下有两小,封城前囤的一次菜,到月底实在是没有菜吃了。”王勇告诉记者,小区旁边虽然有一家中百仓储还开门营业,但所有的生鲜蔬菜都是开门上架一小时内就被抢空,还存在不少接触风险。眼看家里的存货越来越少,焦急的王勇关注到微信群里,隔壁孝感市云梦县的一个蔬菜基地,正在汉阳各小区招募买菜团购的团长。“一份菜有十几个品种,二三十斤,才卖31块钱,特别心动”但团购需要一定量才能成团,“云梦菜”的起团数量是30份,尽管在社区微信群里,很多邻居也都表示很想一起团菜,但非常时期,当讨论到谁当团长时,就没人接话茬了。王勇说:“非常时期,确实大家都怕,什么东西都想团、都想买,但一说要当团长就又怕危险和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王勇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他来当团长!
1月31日,王勇开始了第一次“团菜”计划。因为平日和邻居们并不相熟,担心有的邻居不信任,王勇首先联系上社区居委会的汪丽娜副书记,在居委会登记个人身份信息,报备工作单位,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并争取到可以把团购到的菜卸在社区居委会门口的便利。就这样,第一次团菜开始了:他组了一个微信群,把想要买菜的邻居加进群里,做好参团邻居的信息统计台账登记、收款,再把小区的团购需求发到“云梦菜团长群”里。第一次团购经验不足,王勇有些手忙脚乱:“之前我们就团了30个人,但在给云梦菜报数量的过程中,又有不少邻居加进群里,一直报到44份,云梦菜那边说不能再加了,已经截团了,那一次还有20多个邻居没团到。”
2月1日,第一次团购到的菜运到小区门口。彼时的汇福园社区疫情十分严重,社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居民有10余人,还有30多人出现疑似症状,还有居民因新冠肺炎去世。出门发菜,也就意味着风险巨大,王勇找到两位热心邻居,尽各自最大努力做好个人防护,大家先接力把菜卸下货车,并在群里招呼各家下楼领菜。为保证发菜顺利,同时保证彼此安全,家里没有打印机的王勇手工登记了这四十四户邻居的资料,大家在每份菜上贴上接龙序号和房号,提醒团员们领菜规则——按顺序按号排好队,每人间隔5米,一份一份核对派发。
第一次团购获得圆满成功,王勇如愿为家里买到了最急需的蔬菜,但团购的步伐却停不下来了,大家都希望王勇继续组团。2月3日中午,第二批团购的蔬菜分发完毕。“大家都说这个菜又好又便宜,原本还怕菜不行被大家骂,后来却一发不可收拾了”王勇笑着说。
进阶公益:为困难老人送菜上门
云梦菜的团购很快获得大家认可,一批批团购蔬菜让汇福园社区的不少居民缓解了燃眉之急,特别是2月12日,武汉市全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后,这样的买菜模式更加得到大家认可。而在发菜过程中,王勇发现,社区里不少老人看到大家都买到菜,很心动,却不知道上哪去买。“他们不会上网,不会接龙,微信也没有实名制不能付款。”
听着老人们焦急的问询,王勇心里又生出了组织大家为社区里的独居老人捐赠蔬菜鸡蛋的想法。这个倡议,在小区群里立刻得到了许多邻居的响应。很快,捐赠群组组起来了,3000块钱捐款很快凑齐,给独居老人买什么蔬菜送多少鸡蛋米面的方案也商量好了,社区居委会十分认同大家的义举,汪书记很快梳理出社区里30位独居困难老人联系方式和楼号,更难能可贵的是,针对哪些人负责送菜上门这个难题,在捐赠群里,大家也很快分好了工,各楼栋都出现了自告奋勇的志愿者。2月17日,30份爱心蔬菜和鸡蛋米面由志愿者们一一送到汇福园、警苑小区、徐家大湾等小区帮扶老人所在的单元门口,独居老人拿着丰富的菜品和米面,连连感谢。
为帮助更多居民买到便宜菜,王勇等人也因此改变了团购方式。每次团购先在群里意向接龙,确认的数量都比团购总数多一些,卸到社区指定地点,志愿者们同时在各楼栋间走动广播,方便社区老人和此前没有参加团购又有实际需要的邻居可以在现场原价购买。王勇告诉记者,垫资最多的一次,他垫付了一万五千块钱,而每次多买的菜,最后都能顺利卖出去。
一场公益捐赠,也拉近了社区居民的心,为老人们捐款的很多邻居,后来都变成了社区的志愿者。而“团购”事业也因为更多热心邻居的加入而越做越大,管理也越来越科学。3月7日,汇福园社区的六个小区联合组织了最大的一次“云梦菜”团购,七类不同套餐的1200份新鲜蔬菜在各小区仅花费两个小时就已经有序完成发放,在这次团购中,大家又捐赠了近100份菜品给到社区的困难群众。
从2月初的单打独斗,到更多热心邻居一同努力,王勇说,这其间深刻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从手工记账到有邻居研究出团购接龙小程序,小程序里还能直接收款,身强力壮的志愿者主要负责卸货分货,而几位专业于统计的女同胞虽不能出门,也为大家在线上积极做好资料汇总和表格统计。大家白天分物料,晚上解答新团购项目的具体细节,从团蔬菜到团鲜鱼、土鸡、鸡蛋、橘子、面包、汤圆……社区团购群里还成立起四支团购小分队,更多团长的出现,让社区居民的后勤保障更加丰富,甚至还有人动起了团购小龙虾的念头(可惜最后没有成团)。
收编正规军:志愿服务仍在继续
2月1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12号令,在全市范围内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在最严封闭管理时期,为满足居民基本的买米、买菜、买药需求,武汉市文明办随后在全市范围内专项招募志愿者。
23日,当看到长江日报的招募新闻时,王勇立马登录报名APP进行登记申请。之前义务参加志愿服务的十几位邻居,也和王勇一道,正式登记成为汇福园社区的专项志愿者,配合社区的网格员,在小区里为居民继续提供食品药品代购代送的各种服务。
3月2日,65岁的刘胜利(化名)老人向社区求助,老人的胃病持续了两个星期,期间吃药一直未有好转,希望能够出社区去就医。根据社区规定,为保证更多人安全,社区一般只给患者本人开具通行证,家人无法陪同。考虑到老人年逾花甲,对医院的挂号、问诊、取药等流程都不是很熟悉,为了减少就医时间,王勇主动请缨,作为志愿者带老人即刻前往武汉市汉阳医院看病。
王勇告诉记者,成为正规军后,在社区居委会的带领下,大家的志愿服务内容更多了。早上八点半上社区居委会打卡“上班”,为大家送医送药,及时分发各地送来的捐赠物资;社区里自发组织的团购物资,要继续有序推进;周末,志愿者们则要起早赶赴中百仓储帮大家抢购国家供应的储备肉,垫付款项购买冻肉冻排骨,再用购物车推回小区做进一步解冻、分发……在社区居委会的带领下,志愿服务开展得更加深入,红马甲的身影,保证了社区封闭期间的有序运转。
在志愿服务期间,当然也吃过一些亏,王勇笑着回忆道,志愿者们每天要先垫钱买肉,再零散地收款,每天晚上的对账工作也是十分繁重:“有的人比较精明,比如今天买的肉是45块2毛,他没有微信支付,就给我们45块现金,那零头我们就垫上了。”和各方群众沟通服务的过程中,自然也会遇到一些委屈,但王勇说,很正常,众口难调,非常时期不用去计较。
重启武汉:趴窝的车我们想办法
经过两个月的漫长等待,3月底,武汉人终于等来了小区解封的好消息。为出门上班做着积极准备的王勇,又从微信群里看到邻居遇到的新问题,很多私家车,因为停驶时间太长,都打不着火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勇看到这一消息,就立即想到自己所在的华安保险平时就有为客户搭电救援服务。
3月27日,王勇联系上分公司客服部经理成建,告知了大家的这一需求,问公司能不能派人来社区帮居民接电。分公司客服部随即根据这一需求,研究出具体的搭电支援方案,并商定第二天就和合作单位鑫三义汽车修理厂一道,为汇福园社区趴窝的车辆提供免费搭电、充气及行车情况的电脑检测,并帮助车辆进行消毒。从向公司发出申请,到商定具体实施方案,再到制作接龙小程序在社区微信群内广为宣传,王勇和同事们仅仅用了不到五个小时,就促成了这一活动的实施。
接到华安保险将到小区帮大家接电的消息,许多居民纷纷向王勇报名。3月28日,由分公司客服部负责人成建带队,王勇、徐炜、张茂、吴传钢几位同事和汉阳中支的业务员李传钢一道,联合武汉鑫三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四位工作人员在社区为大家提供全天的汽车服务。这一天,他们共为52辆汽车搭电,给31辆汽车的轮胎打气,检测13辆车的电脑系统,并为96辆车进行了消毒。活动间隙,大家还向现场居民热心讲解各类用车保养贴士以及保险常识。
“我不是武汉人,但在武汉读书,也在这呆了很多年了,在这个疫情里,就像很多新闻里说的,我们都是参与者,不能只做旁观者。”当结束了志愿者工作回到信保岗位的王勇,回忆起这段志愿服务时,他笑着说,真的是因为家里没有菜了,才想着招呼大家组团买菜,但不管是什么事,总要有人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