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理财:只有想不到,没有不能“炒”?

六月 15, 2020/ 0 评论

文 望原/深圳

说起投资,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大多是炒股、炒期货、炒外汇、炒房……但要想通过这些方式去获取较高回报,大多需要较多的原始资本积累。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希望用更少的成本去换取更高的回报。

在逐渐由年轻人主导的消费市场中,为“喜好”买单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而随着不同的兴趣社群的扩大,他们的消费力也在逐步提升,不少“嗅觉”灵敏的年轻投资者则通过“炒货”形式,不断发掘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新投资产品。

大招一——炒卖服饰

球鞋

近几年投资圈流行这样一句话:老年人炒股,中年人炒房,年轻人炒鞋。

随着hip-pop文化的再次兴起,潮鞋、“sneaker文化”(指的是热爱和收藏球鞋的人)这类热词也应运而生。以《中国有嘻哈》为例,吴亦凡曾上脚出镜的一双原价1000多的潮鞋Air Jordan 1 Retro,在某些贩卖潮鞋平台上的标价竟高达15000元人民币。球鞋、潮牌已经成为当代大部分年轻人在追逐时尚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AJ(AIR JORDAN)、YEEZY、off white、Surpreme这些品牌也构成了潮流文化市场的主体。限量发售、联名款的爆火也让一部分“嗅觉”灵敏的年轻人找到新的商机。

炒鞋的年轻人们,手机里都有那么一些“鞋app”,有的用于参加官方品牌的“抽签”活动,有的用于监测球鞋动态、提醒球鞋发售,甚至还有用于“抢鞋”的外挂app。除了要玩转这些app,他们还得能看懂球鞋三大指数(AJ、耐克和阿迪),时刻紧盯每款热门球鞋的价格波动,随时准备“买入抛出”,实现收入最大化。

一双球鞋,发售价大约在一千元左右,但经过一番噱头运作,竞价涨价甚至可以卖到数十万元。如今的球鞋卖家只需在app上轻点几下,就可以轻松完成球鞋交易,运气好的话,一千元也可能变成十万元。炒鞋市场的火爆,已然让“球鞋”成了一种“通用货币”,而非一件时尚单品。以2019年8月19日的数据为例,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个热门款的成交金额竟达到4.5亿元,超过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

LOLITA服装

年轻人不仅盯上了偏大众化的时尚单品球鞋,也没有漏掉定价高、数量稀少的小众服饰。

Lo裙的意思是Lolita风格的裙子,主打哥特、甜美和复古风格,以花边、蕾丝、绑带或蝴蝶结为主要元素,风格起源于欧洲维多利亚时代和洛可可时期的精细服装,受西方哥特与朋克次文化影响而形成。后来,Lolita文化开始广泛传播,人们将穿Lolita裙子的女孩叫“Lo娘”。

而Lolita裙子在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件衣服这么简单。Lolita裙子的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产量低,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其定价自然也会比较高。但随着“Lo娘”群体的不断扩大,Lolita衣服的“低产”已经不足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的需求,因此二手交易在Lolita文化圈中非常普遍。而普通款的Lolita服装二手价格趋向稳定,热门款则容易被炒至高价,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曾经被拍卖至11万人民币的“海月姬”,“海景房”也是因此而得名。

汉服

与外来的Lolita服饰文化相比,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汉服,在近几年也逐渐成为后起之秀。与球鞋“热炒”类似,汉服由于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导致供不应求,也使得汉服成为许多年轻人追逐的目标和生意。一件绝版的汉服,手绣工艺精细、布料繁复,卖到上万元也是常见的事,其中的利润十分可观,也因此诞生了一批开始“炒汉服”的人。

和“炒鞋”的流程大致相同,“炒Lolita裙”和“炒汉服”也是基于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在一些受欢迎的款式发售前先“蹲点”,通过各种途径拿到一手货源,断货后,再在交易平台二手高价出售给没能抢到一手货源的买家,由此获得高额利润。至此,服饰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分群体的爱好,竟变成了一种投资品。

大招二——炒盲盒

除了“潮鞋”,年轻人同样也热爱“潮玩”。潮玩,指的是品牌玩具,其中包括我们过去大部分人熟知的手办和最近几年开始火爆的盲盒。对于一些热爱收集“潮玩”的年轻人来说,盲盒不仅只是一个玩具摆件,更是新型社交货币。

在众多盲盒中,最出名的是POP MART(泡泡玛特),其中MOLLY系列更是深受年轻人喜爱。对于年轻人来说,抽盲盒的乐趣在于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抽到的盒子里是哪一个玩具。一个盲盒的原始售价一般在50-100元人民币之间,在运气极好的情况下,想要集齐一整套12个,也需要千元左右。然而,不仅只有服饰有限量款,盲盒也有隐藏款,这些隐藏款的出现概率极低,导致喜欢的买家只能通过二手平台高价收购。在这种需求关系下,一款售价几十元的盲盒最终可以卖到几千元。闲鱼(二手交易平台)数据显示,一位上海闲鱼用户仅靠转卖盲盒,一年就赚了10多万元。这种几十倍的溢价也使得盲盒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投资新宠”。

大招三——炒卖游戏账号

在游戏产业高速发展的21世纪,游戏账号从一组单纯的虚拟代码一跃成为游戏“大神”们的新型“赚钱工具”。

根据某手游账号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交易单价最高的手游账号售价高达7.5万元。玩游戏已经从单纯的娱乐行为变成了部分群体的“投资行为”。在人人都可以注册游戏账号的互联网时代,只要你够努力,能熬夜,苦练游戏技术,不断升级游戏账号,那就有机会通过交易高等级的游戏账号来换取高额的收益。这种“赚钱方式”已经成为大多数专业游戏玩家的首选,但就是有点儿伤身。
从“炒鞋”到“炒盲盒”“炒裙子”“炒账号”,“炒货”现象让许多人叹为观止。互联网上“炒鞋月入百万”“一双鞋能换北京24套房”“一条Lo裙换一套海景房”等等标题也吸引了众多年轻网友试水“炒货”。但和任何一种交易,抑或投资一样,高回报背后依旧伴随着高风险,限量版的限定数量、稀有款的稀有概率无一不限制着依靠炒货赚钱的群体数量,同时,也滋生了假货市场的发展。

有人靠“炒货”月入百万,也有人因为对市场风向不够敏锐导致囤货积压无法变现陷入困境;在有人靠“炒货”买房买车时,也有人在混乱的市场中血本无归。这些繁荣都是基于某个群体所热爱的文化背景而发展起来,随着互联网社群不断扩大,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使得原有的供求市场随之扩大。供不应求再加上文化与情怀的加持,使得这些产品严重溢价,成为年轻投资者眼中的高回报率投资品,但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投资价值,市场上没有定论,而在疫情之下,我们也看到了部分泡沫的破灭。高回报依旧意味着高风险,“投资有风险”这句话一样适用于此,“炒货”也更需谨慎。不论是传统的理财方式,还是火爆的“炒货”现象,年轻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去量力而行,不能被高回报迷了眼,投资和买鞋同理,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只有了解了,才能去驾驭。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