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不是一种“保险”的投资?

六月 15, 2020/ 0 评论

三维渲染,雨伞与棚拍背景

保险作为规避和转移风险的工具,其实际作用和必要性毋庸置疑。经过多年发展,保障观念已经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人到中年,保险意识也会更加明确。

但如果将目光聚焦到年轻一代,一份保单是否必要,经济刚起步工作不稳定、“上有老下有小”挤不出闲钱、年轻身体好得病几率小……等等原因,都可能让年轻人放慢买保险的脚步。《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保险消费排名第六,这样的份额,其实有些出乎意料,也可见保险意识其实在许多年轻人心底已经形成。

是趁年轻保费便宜时就买好保险,还是等“家底”再厚些再去买保险,你为哪一方“撑腰”?

“安稳,是一家人幸福的基础”

林女士 28岁 新婚 杭州

我们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也到了考虑组建家庭的年龄,经济压力其实真的非常大!“双独家庭”意味着两夫妻至少要赡养四个老人,同时还要养孩子,假如夫妻双方其中一人发生意外或是患上重大疾病,失去经济支柱的家庭将不堪设想。所以,买份保险,对自己、对家人来说都是负责任的表现。

“早买早享受”

李先生 32岁 已婚育有两娃 佛山

保险肯定要在年轻的时候买,趁着自己身体健康,一般都不会被保险公司拒保,到了中年以后,身体机能不能和年轻时相提并论,那个时候才想起来买保险就比较困难了;而且保障型的保险产品越早买越便宜,属于“小保费”撬动“大保额”,可供选择的产品范围也更大。

“为了让自己体面、有尊严地生活”

赵女士 25岁 单身 南京

国家的医疗体系和医疗基础建设在不断发展,但从短期来看,看病难、治病贵的情况还将继续。与其在未来因为医疗费用而倾家荡产,还不如提早买一份经济能力范围内的保险,万一真的出什么事,也不至于去大病筹款平台众筹。

The concept of home and car insurance

“风险无处不在,买保险也要‘对症下药’”

张先生 32岁 单身 深圳

手头不宽裕的话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但至少要保证兜底的保障,比如百万医疗险、意外险。买太多、买太贵也会占用现金流,万一工作有变动,失去稳定的收入来源,那样也会带来很大压力。

“保障!保障!保障!重要的事情值得一说再说”

徐先生 28岁 恋爱三年 荆州

保险虽然属于理财投资的一种,市场上也有两全险、年金险和万能险等多种类型理财险产品,如果从收益率看,可能是远远比不过股票、基金这些投资方式;我们还是应该从“保障”的本质来看待保险,保险可能不会直接产生高收益、高回报,但能够在有大事发生的时候,让生活品质维持如常。

“理财方式千万种,回报都比保险高”

林先生 31岁 已婚育有一娃 上海

保险主要还是承担保障责任,如果放在投资理财领域,收益率比银行储蓄高不了多少,如果买保险是为了投资,倒不如把买保险的钱投入到基金、股票,甚至债券里。

“年轻就是资本,不要轻易被束缚”

陶先生 25岁 单身 成都

我们正值一生中最身强力壮的时候,生病尤其是重大疾病的几率相比中老年人要小的多。把钱交到保险公司,大概率是一分钱都拿不回来的,更何况已经有医保了。最好是等年纪再大一点,身体情况没那么好的时候再买保险会更合适,不花冤枉钱。

“保险太难懂,水很深”

宋女士 27岁 恋爱一年 临沂

保险能不买就不买。千万不要以为交了钱就能够得到保障、出了事就能拿到赔款,保单里面一大堆的“保障范围”“除外责任”,把可以赔偿的情况都给限定了,一大堆条款能把人看懵;真要出事了,保险公司就会用各种理由拒赔、少赔。这样的话,还不如把钱存起来更有安全感。

“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应该用得更谨慎”

黄先生 29岁 新婚 厦门

保险好是好,但最多属于“锦上添花”,手有余钱买一份当然是最好,毕竟能有一定保障;但年轻人群体刚进入社会,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可以先缓一缓,优先考虑买房、买车这些支出“大头”,等到手头宽裕了再考虑买保险。

“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危险”

孙女士 26岁 恋爱三年 吉林

网购的时候有“退货险”,买车票机票的时候有“意外险”,连订外卖都有保险,其实纯属是自己吓自己,太惜命;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处都让你买保险,是属于“过度保障”,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那么小,买保险的钱最终就是打水漂。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