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者:克里斯托弗·诺兰
文 编辑部
电影导演彷佛是“造梦者”,他们通晓万物、洞察人心,凭借无以伦比的想象力,娴熟运用各种电影技术手段,把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幻境,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让观众心甘情愿走进电影“圈套”,深陷其中、成瘾成痴。
有人想要精彩的故事,有人想要绚丽的特效,有人想要获得命运的启示,而这些,在他的电影里都有。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正如诺兰对自己的这句评价一般。
他就像一位魔术师,用电影带领观众,一步步走进自己设置的谜题,找到他预设的答案。
《盗梦空间》:我的陀螺停不下来了
豆瓣评分:9.3
很多观众认识诺兰,是始于《盗梦空间》。
诺兰在科幻电影领域的首次试水即引起全球热议,“一部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科幻动作片”颠覆了观众的时空观。
在这个看起来科幻实际又伪科幻的作品里,诺兰最大的贡献,是为这个故事搭建了一个完整而细腻的世界观,并在这一基础上成功做到了从视觉和精神上给观众以强烈冲击。
在这部以“梦”为名的作品里,诺兰要讨论的就是真与假的问题。科布的妻子因为分不清现实和梦境而永远留在了梦境里,就连造梦者自己,也需要图腾来提醒自己所处的空间到底是真是梦。
《蝙蝠侠:黑暗骑士》:光明与黑暗是同一个人的两张脸
豆瓣评分:9.2
在诺兰之前,超级英雄也一直是无所不能,上天入地的,而诺兰的蝙蝠侠则颠覆了传统设定,破天荒将现实主义带入超级英雄电影。他能力有限,打起架来一点也不华丽炫目,所面对的最大困难也不再是反派的强大,而是亲人,社会,自我。
诺兰凭借此片正式走上神坛,从此,他既可以与任何商业大片在票房上进行较量,也有资格和《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影片一起探讨何为电影艺术。《蝙蝠侠:黑暗骑士》不但拍出了古典悲剧的感觉,还探讨了恐怖主义、越界权力等美国当代的热点话题。最关键的是,电影好看得无懈可击。
《星际穿越》:时空交织下的科幻巨制
豆瓣评分:9.3
这是堪称比肩库布里克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的诺兰神作,导演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在电影里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地球气候恶化,水资源枯竭,饥荒肆虐,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时空裂口”,通过它可以到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的希望。一个探险小组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他们的目标是寻找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然而,飞船通过虫洞的时候,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小时相当于地球的七年时间,即使他们能完成任务,但所能提供的救赎对于地球上活着的人来说已经太晚。飞行员库珀必须在返回与儿女重逢和拯救人类的未来之间做出抉择……
《记忆碎片》:切碎的蒙太奇
豆瓣评分:8.6
这是一部公认的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烧脑片,也是一部重刷率相当高的电影。莱昂纳多·谢尔比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向杀害他妻子的凶手复仇。妻子被杀害时,莱昂纳多也受到重创,患上“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几分钟前发生的事。
观看《记忆碎片》能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观众就如同主人公莱昂纳多一般,永远不知道几分钟之前发生了什么,那种迷失感远比看不见未来更令人绝望。而只有将这些错位的记忆碎片整理拼凑起来,我们才能恍然大悟,故事,原来是这样开始的……
《敦刻尔克》:生命的渴望,信念的力量
豆瓣评分 :9.1
经典历史题材,可以说最难拍。若只是所谓的客观再现、还原,那不如直接翻史书和纪录片;若改编、重塑,则可能让人感到失真,甚至被斥为不严肃。《敦刻尔克》以IMAX 65毫米和65毫米大画幅胶片拍摄,在当年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原址进行拍摄。
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除了恢弘大气的场面之外,总能反映出其他故事,带给人不一样的触动。“你从这里几乎能看到”“看到什么?”“家”。“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敦刻尔克》带给观众的感动,不只是人们在困难面前的团结一致,还有每个人放在心底的,对国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