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文化不是味精

二月 1, 2018/ 0 评论

张冲/行政管理部

中国文化的“文”是很早就定下来,非常简单、明确,它是针对武化提出的。“礼”就是“文”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家放弃“武”的关系,约定“文”的关系。那么“化”又是什么呢,阿城先生的理解是,所有的行为,按“文”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化”。

记得大学的时候看《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在书中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可以解除忧愁、放空生活的空间:说出自己的不安和疑惑,就会收到来自过往岁月的信件,于是,现在和过去,两方互相和解,给所有的烦忧一个出口……这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小说,在这里你可以得到解决心中疑惑的答案。我想,阿城先生的这本《文化不是味精》更是如此。

《文化不是味精》是阿城散文随笔系列的第六本,这本书分为文化、电影、绘画与摄影、音乐、人物等部分,谈及的话题十分广泛,每篇的篇幅都不长,显示了阿城先生浩瀚惊人的知识范畴。其实,书中有些内容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有些代沟的,但透过事件所看到的本质却是不变的。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意想不到的观点,这也与作者长时间的积累与思考密不可分,你可以看到一位古稀老人对事物、对人情练达的洞察,看后的感觉简直可以用“通透”来形容。

《文化不是味精》中,最吸引我的也是阿城先生关于“文化”概念的阐述:“文化”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到了类似味精的地步,什么事情都被说成是“文化”。我认为这相当不合适,“文化”不是装饰,不是味精,它有很实在的内涵。不少年来,“文化”成为廉价的味精,放之四海而皆可的风气已然泛滥,这种味精式的“文化”标签是对“文化”本身的亵渎,即使不是亵渎,至少也是一种轻慢。

“文化”不是味精,味精是外在的添加,不是内在的本味,这很好理解。但“文化”是什么,就见仁见智了。阿城先生认为:文化就是一种关系,我和你,你和他,班级对班级,学校对学校,甚至上升到集团对集团,国家对国家……中国文化的“文”是很早就定下来,非常简单、明确,它是针对武化提出的。“礼”就是“文”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家放弃“武”的关系,约定“文”的关系。那么“化”又是什么呢,阿城先生的理解是,所有的行为,按“文”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化”。

如此解释“文化”,简单通俗,令人耳目一新。至少,阿城先生提出了一个不同于现有的所有对“文化”解释的一家之言。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阿城先生引用朱熹记录过的一个老年妇女的话:“我虽然不识字,但我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这意味着:我没有知识,但我待人处事是“文”的关系。在随后的文字中,阿城进一步阐述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历史的关系,“文化”与孝的关系,“文化”与武化的关系。在阿城先生的心目中,“文化”被纳入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大时空之中,在历史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存在和影响。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电影,篇幅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单从字数上讲,可以说是全书的重头戏。这些谈电影的文字,广采博闻,视角独特:“……上个月又看了一遍我收藏的中国二十年代的电影《神女》的录像带,为的是与《大红灯笼高高挂》做个比较,结果是无声的黑白的《神女》令我感动,而有声的彩色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令我疑惑,中国电影丧失了对中国世俗精神的直觉,在包装上游荡。”这些鞭辟入里的文字,举目皆是,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其实,我更好奇阿城先生对现在“流量电影”的看法,不知老先生看到《天机·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等大行其道的烂片时,心中会如何感慨。

如果错过阿城先生的随笔集,感觉真的是太遗憾了,所以写这篇书评时,尽管压力巨大,深恐贻笑大方,却依旧忍不住想与更多人推荐。都说一幅好画自己会说话,任何喋喋不休的解读阐发可能都是多余的。其实,何尝是画,好的书也是如此。阿城先生的遣词造句很有特点,处处闲笔,却无一句多余闲话。他不是那种写警句的作家,但篇篇皆有令人驻目回味品咂的句段。这里不妨抄一抄:

我出生前,共产党从北平西面的山上虎视这座文化名城,虽然后来将北平改回旧称为北京,想的却是“新中国”。

一九四九年在这个城市出生的许多孩子或者叫“平生”,或者叫“京生”,自然叫“建国”的也不在少。一九五六年,我七岁上小学一年级,学校里重名的太多,只好将各班的“平生”、“京生”、“建国”们调来换去。

中国从近代开始,“新”的意思等于“好”。
……
阿城先生的可贵不仅仅在于揭示了这个真实世界,还鉴赏了这个世界,这是阿城先生美好的价值所在。我想我们现在所欠缺的,也许正好就是阿城先生的这些精神。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