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兴企,阅见未来”这些好书向您推荐
【编者按】
最是书香能致远,春光作伴好读书。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全体华安人崇尚学习、奋发向上、岗位建功的激情和斗志,公司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开卷兴企,阅见未来”读书月活动,向大家推荐阅读《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第一、二辑)、《日航的奇迹》、《华为:磨难与智慧》、《知行合一王阳明》、《高盛帝国》等书目,大家的阅读热情也在共同的学习及交流中日渐升温。
文/编辑部
民族保险业如何做大做强?
好书推荐:
《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第一辑)
作者:李光荣
出版时间:2006年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保险市场进入了中外资“短兵相接”的激烈竞争时代,作为首家民营资本控股的保险企业,华安保险在机遇与挑战中,积极探索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第一辑)收录了李光荣组长2002年至2006年在公司各重要会议发表的多篇讲话及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民族保险业做大做强的内涵、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前不久召开的管理干部大会上,李光荣组长表示,希望华安人通过阅读和思考,一同重温华安保险工作中对保险理论的思索和实践,复盘研究华安保险的历史及文化,因为这本书也是全体华安人在公司发展道路上,共同奋斗的历史见证与经验教训的总结。
在这本书中,李光荣组长强调了保险行业的金融性质和社会管理职能,指出保险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也承担着日趋重大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作为国内首家民营保险公司,华安保险要重视客户的需求和利益,在借鉴国内外同业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以新产品、新手段、新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处处体现华安保险以责任为先,以客户为中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特质。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也在持续地践行中。
通过阅读,我也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有了更深了解,对民族保险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尽管路遇险阻,但也更加期待春暖花开的繁花之路。
——刘玲/电话服务中心
“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外部环境看,全球化的趋势和科学的快速发展给民族保险业带来了无限可能,但同时也面临着同业公司的强劲竞争和技术革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民族保险业必须练好内功,强化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本书虽然在很多年前出版,但确实对我们仍有许多借鉴意义,我认为,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民族智慧和底蕴,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加强与国外保险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业务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刘洋/山东淄博中心支公司
风雨考验中的执著探索
好书推荐:
《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第二辑)
作者:李光荣
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到2008年,华安保险继续走在探索民营资本参与金融业的道路上,从实施彻底的规范经营,到探索连锁营销战略;从提前半年实现“双五目标”,到立志打造“以保险连锁营销网络为平台,以金融交叉销售为特征,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控股平台”,华安保险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歇。《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第二辑)纪录了2006年至2008年期间,华安保险的各方风雨考验,也全面概括了李光荣组长在工作实践中对保险理论的深度思考和探索,这也是全体华安人共同奋斗的历史见证与经验教训总结。
我大学毕业即加入了华安保险,一起历经了18载岁月。在我看来,《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两册,真实记录了华安保险历经风雨、披荆斩棘,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从“华安是我们大家的”,到“责任、专业、奋进”;从“规范经营”到“四个四”文化理念,每一篇文章,都是华安保险生存下去的一剂良药、都是不断自我革新发展的见证。也相信这两本书在今天,也依旧能让老华安人持续受到鼓舞,让新华安人更好地融入华安文化。
——孟繁明/黑龙江分公司
通过《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的学习,我们看到中国保险业从1980年恢复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中通过国家保险业发展的论述,让我们体会到了能干事的重要意义。
能干事要勇于实践并成就作为。对于三级机构来说,就是要在坚守合规的基础上,以利润为核心,以业务为中心。而作为组成公司大家的小我,特别是我们青年员工,就是既要完成好自身本职,更要不时反思,为平台增光添彩。如作为综合部门,要有不仅能把事做对,更要有把事做好的追求。要紧跟公司核心方向,服务好业务,在促进公司利润、业务发展的大事上,有所作为。在公司对外形象宣传、开源节流等方面,做出自身贡献,为平台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反哺小我。
——张锦红/浙江金华中心支公司
看稻盛和夫如何带领日航涅槃重生
好书推荐:
《日航的奇迹》
作者:[日]大田嘉仁
出版时间:2019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2010年1月,日本航空宣告破产。同年2月,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受邀担任日航会长,开始主持重建工作。一年后,日航创造了其历史上的最高营业利润1884亿日元,并于2012年9月,成功重新上市,之后一直保持高收益的发展态势。日航的重生被业界称为经营的奇迹,传为佳话。
稻盛和夫到底做了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造“日航奇迹”?参与日航重建的大田嘉仁在《日航的奇迹》中回答了缔造“日航的奇迹”的关键——“意识改革”。所谓“意识改革”就是用稻盛和夫的善念和大爱,即稻盛哲学,使日航员工纯粹的善意之心复苏,转变思维方式。可以说,本书是稻盛经营哲学实操手册,也是能够帮助企业落地意识改革的教材。
“意识改革”是稻盛和夫“善念”和“大爱”的体现,也就是他的稻盛哲学。这种哲学不仅复苏了日航员工的纯粹善意之心,更转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稻盛和夫深知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他将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幸福作为第一追求。他认为,只有员工感到幸福,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他鼓励员工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这不仅关乎个人利益,更关乎公司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最终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潜力,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员工的参与和赋权,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庞新乐/山东分公司
稻盛先生通过他的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改变了员工的思维方式、心灵和行动。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稻盛先生的成功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从乘法公式中我们知道乘数中有任何一位数为负数,它的积一定为负数,显而得知成功方程式中的三项是倍数关系,而不是叠加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做到让乘数分值倍数加大,我们才会离成功越近。即使能力并不出众的人,通过持续的努力也可以获得成功。要想让人生更加美好,就必须让思维方式呈现正值。我认为,工作中要相信“人的能力是无限的”,抱着“无论如何必须成功”的强烈愿望,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差。
——刘思琪/电话服务中心
接任日航之初,稻盛先生提出“营业利润最低也要以10%为目标”时,大家都认为这不可能。结果,一年后,稻盛先生就带领日航实现了超 10%的利润率,连日航员工自己都为之震惊。现在,再也没有人说“航空业必然是低收益”这样的话了。如果利润率出现了下滑的倾向,大家就会拼命努力地提高,所以,即便稻盛先生 2013 年卸任后,日航始终保持着高收益的状态。
这对同样处于发展困境的我们来说,既是启发,也是鼓舞。高收益的实现,不仅需要我们敢想,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实现。日航的涅槃重生,没有奇迹,有的是稻盛先生作为领导人的智慧与大爱,是每一个生动鲜活的事例背后“被复苏的心灵”所激发出的强大力量。这,才是日航得以重生的真谛。
——王敏佳/福建分公司
华为的磨难和任正非的智慧
好书推荐:
《华为:磨难与智慧》
作者:王永昌
出版时间:2019年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在近年的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以美国政府为主导的西方各国纷纷对华为进行制裁,华为被推上风口浪尖。逆境之下,任正非领导的华为人所迸发出的勇气与力量使世人惊叹。“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垫子文化”等金句揭示了华为人奋斗与时刻自省的顽强精神。
《华为:磨难与智慧》一书基于任正非的多篇讲话与文章,从中梳理出华为与任正非的管理、人生哲学,带领读者领略这家成 立四十年的世界五百强公司面对困境生生不息的智慧来源。
读这本书时,我深深地被华为的创业历程和任正非的智慧所打动。在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时,无论是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还是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华为都能够迅速调整策略、迎难而上,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我深受震撼。任正非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这种理念不仅贯穿于华为的整个发展历程,也成为了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同时,任正非还注重团队合作和内部竞争,鼓励员工敢于挑战自己,勇于创新。这种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为华为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也为华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钟廷易/北京分公司
这本书不仅深入剖析了华为这家全球科技巨头的成长历程,也展现了一个企业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如何运用智慧与勇气,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华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但书中华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华为,每一个员工都是团队的重要成员,他们互相支持、携手并进。这种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得华为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华为还注重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大家能够自由交流、共享资源,形成合力。这种协作模式,使得华为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应该学习华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注重部门内部同事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打破部门壁垒,使部门与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在完成部门职责、岗位职责梳理,划清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边界,确保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权责清晰的基础上,员工要增强全局观念,学会站在公司整体的高度,加强部门之间、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陈恪芳/重庆分公司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好书推荐:
《知行合一王阳明》
作者:度阴山
出版时间:2014年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峰。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五百年来中国人的精妙智慧。
《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剖析知行合一的智慧。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在成长中不断向内心求索,在最困难的时候探索出一套豁然通透之道,遵循自然,自然之道乃成功之道、螺旋上升之道,故知行要合一,不断格物探索。
——蔡燕玲/合规部
知行合一,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对自己而言,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在事上练,挑战自我,提升自己;在心上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和审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程婷婷/吉林分公司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理念,强调内心的良知与行动的统一。通俗而言即是:人心中固有的良知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只有按照良知的指引去行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他的心学理念明确表示人心中的良知是天赋的、固有的,只要通过适当的修炼和磨砺,就能够激发出强大的力量。这些都在教导我们要跟随心的指引,保持正确的思想认知,最大程度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目标一旦定下,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行,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及内心的清明,不可沉溺于现有的享乐,努力实现我们的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
——姜媛媛/江苏分公司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行动的结合,更是内心良知的实践。这一理念提醒我们,理论学习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也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这种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不仅加深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将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和充实。
——刘玉芬/河南济源中心支公司
用实力和意志铸造的辉煌
好书推荐:
《高盛帝国》
作者:[美]查尔斯·埃利斯
出版时间:2010年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高盛崛起为全球顶级投行?它如何能够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合作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它如何能在众多竞争激烈的业务中力拔头筹?它如何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一步步地登上领导者的位置?它如何成为IPO、并购、外汇交易、债券交易、股票经纪、衍生品、对冲基金、商品、私人股份投资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
作者查尔斯·埃利斯是为高盛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超过30年的专家,与高盛现任和以前的多位合伙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在本书中他深入描述了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并通过揭示那些关键的人和事,来讲述成就高盛今日地位的丰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高盛帝国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高盛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他们坚信,只有让客户满意,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盛也注重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他们的员工团结协作,共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如今,高盛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界的佼佼者,业务遍布世界各地,为全球的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高盛帝国的成功,也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见证了金融业的变革和发展,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向高盛学习,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夏菀琳/浙江分公司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高盛经历了多次经济周期的起伏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本书中,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高盛的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和管理理念。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和理念,使得高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金融业的领导者。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感金融世界的复杂多变和充满挑战。在这个由精英主导的领域里,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有一线之隔。《高盛帝国》告诉我们,只有不断适应变化、勇于创新、坚守原则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这部作品也提醒我们,金融行业不仅仅是追求利润的游戏场,它还承载着对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巨大影响。因此,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职业操守、社会责任和长远眼光同样重要。这也是高盛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雨、稳居榜首的关键所在。
——熊婧/山东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