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吃“堑” 只为长“智”
不断吃“堑” 只为长“智”
文/侯亚哲 北京分公司
2022年,刚刚迈入社会的我,青涩懵懂里伴随着踌躇满志,华安保险为我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对于跨行、跨专业的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入司两年以来,我也从一张白纸,慢慢填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图案与颜色。
我的第一个角色是“出单员”。保单制作从录入、审核、承保,直到一张完整的保单出现在眼前,让我明白了这个过程对出单员严谨性、认真性以及时效性的各方考验。在经历种种考验同时,我也逐渐学习到对于不同标的的承保,我们要做多方面的风险分析,做好各方面的风险把控,在保证客户权益同时,也要助力公司获得有利润的产出。
我的第二个角色是“业务经理”。出单员岗位的这一年,让我对保险知识有了一些基础认知,转到业务经理岗位的这一年,则是感觉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工作中,我需要直接对接各方客户,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也特别感谢身边同事的带领、帮助,让各种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接收到客户的投保需求时,前辈会提醒我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营业执照在第三方平台查一下单位的资质,单位所属地理位置、相关风险系数如何;如果餐馆经营的是烤肉店,烫伤客户的风险是潜在的;要确认单位是否配备消防设施等等……这时我们拿着业务具体信息再去咨询核保老师,就能很快给出报价。“善假借于物”不仅有利于减少三方沟通成本,也可以提升客户的投保体验。
刚开始展业时,心中是忐忑不安的,担心无法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怕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也十分清楚:有困难才能有成长、有突破。就这样,我开启了保险业务的求学路。前期积极与客户对接产品条款、特约内容,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如果自己无法确定,就去找理赔老师求证,真的弄明白了再结合理赔案例将正确的责任范围告知客户,为客户排除疑问。
接下来做好审核,这也是我感觉最困难的一个工作。当面对多种多样的工种时,我是有些手足无措的。我便去向之前做过相关业务的同事请教,同事则建议我在面对新工种时,可以从工作视频和风险点去查阅资料,例如搜索制鞋工的工作视频、搜索制鞋工受伤视频,从而进行自主分析。在对整个工作环节了解透彻后,再找核保岗的同事进行沟通,业务逻辑清晰后,还可在与渠道对接前,将这套逻辑传递给渠道工作人员,每一个步骤前置核保关注要点,以此降低流程的沟通成本,加快反馈客户时效,确保保险的及时性。
回望过去,其实吃过的每一个“堑”,都为我提供了新的“智”,感谢华安保险给予我机会,让我在这个大舞台上闪光、变“美”!
(作者获评华安保险2023年度“最美客户经理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