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经营之光 铸扭亏为盈 ——《日航的奇迹》读后感

十月 14, 2024/ 0 评论

文/蒋叔炎 湖南分公司

在产险业的激烈竞争中,公司去年遭遇了严峻挑战,困境中,我们除了统一思想,以“四新三理”为导向,践行“一司一策”等战略同时,也重拾书卷,开展读书和建言。活动期间,我阅读了大田嘉仁的《日航的奇迹》,被稻盛和夫的经营智慧深深打动。他如何在78岁高龄力挽狂澜,带领日航从泥沼中崛起,创造出业界神话,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答案,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一、日航奇迹的实现

书中讲述了稻盛和夫如何运用他的哲学思想,引导日航从深陷亏损的泥沼中脱身,创造出业界传为佳话的经营奇迹。奇迹的背后,是稻盛先生对意识改革的坚定推行,以及对全员参与式经营的深刻实践。日航的案例不仅为现代企业经营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对我的个人工作及生活有着巨大启发。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是以“利他”和“心”的力量为核心,这在日航的案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他强调,一家公司的成功不应该仅仅以利润为唯一目标,而是要让所有参与者,包括员工、客户、股东及社会,都能感受到价值的提升。这一理念的转变,也使得日航的员工从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开始关注客户需求,以提供卓越服务为宗旨,而不是仅仅追求费用最小化。这种全员参与的精神,是日航能够在短时间内扭亏为盈的关键因素。

意识改革的重要性也在日航案例中凸显,不仅是管理方式的改变,更是价值观的重塑。稻盛和夫先生通过深入的哲学教育,使得全体员工对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不再只是追求个人的绩效,而是将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客户的满意度放在首位。这种集体意识的觉醒,使得日航从内到外焕发出新生的力量。这也让我们得到启示:一个公司的成功并非单纯依靠策略或技术,更依赖于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价值观的统一。只有当员工的心灵被唤醒,才能真正投入到工作中,为公司的繁荣付出最大努力。在面临困境时,改变意识、转变思维,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我也认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影响到团队的整体氛围和组织的长远成功。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需要有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并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摆正作为一家企业,对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员工利益和股东利益的价值排序。我司反复强调的坚持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责任为重,勇于奉献,积极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利他主义的精神,我想会让华安团队建立一个和谐、高效、正能量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绩效。

日航的奇迹并非偶然,是价值观和工作方式深刻变革的结果,是稻盛哲学在现实中的成功实践。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企业经营还是个人成长中,“意识改革”和“知行合一”都是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经营风险的化解策略

“经营风险”对于产险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日航奇迹的案例中,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也为我提供了审视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全新视角:化解经营风险的策略并非单纯依靠风险管理工具和科学技术,更要通过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进一步增强组织的适应能力和韧性。

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应对风险的基础。在日航的重生过程中,稻盛和夫强调的是“成功方程式”,即能力、热情与正确思维方式的结合。对于我们产险行业也同样适用,我们应该摒弃短期的利润导向,转而追求长期的价值增长,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确保我们的决策不仅是对股东负责,更要考虑到国家、社会和员工的福祉。这需要我们在面临复杂市场环境和潜在风险时,保持理性、恪守诚信、合规经营、敬畏风险,坚持“长期主义”做加法,以前瞻性的视角审视风险,制定出更为稳健的策略。同时,丰富营销网络建设,链接当地生态,通过营销网络“协同效应”实现规模经济和地区生态的有效融合。

全员参与的经营是风险防控的最有效手段。员工是企业的最宝贵资源,大家的积极性、创新力以及对工作的投入程度,直接影响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日航的例子中,稻盛和夫通过哲学教育,使得全体员工都理解到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对社会的贡献。这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从各自的工作岗位出发,提出改进措施,共同维护公司的稳定。面对保险市场,我们同样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建设承保队伍,把一线出单人员、业务人员打造成为维护保险经营稳定的“吹哨人”,展业即初核,从源头上净化业务来源;两核队伍实现专业技术下沉,赋能机构两核、业管人员数据分析与团队能力不断提升;产品部门向专业化、区域差异化与高效风险前置识别迈进,紧跟经济形势、监管政策、市场环境、地区特点,锁定重点目标客群和行业,培养一支业内领先的行业专家队伍,深入钻研客群及风险。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鼓励员工参与到风险识别和解决方案的讨论中,使风险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重视客户价值,提供卓越服务,是化解风险的重要一环。日航的成功还在于它从“本本主义”转向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产险行业,我们也需要将客户的需求置于核心地位,提升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与客户深度挖掘潜力,做好“融合协同”,破除产品壁垒,形成围绕整体经营结果、服务大局、同频共振的价值导向,达到“合而为一”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围绕客群分类建设差异化的产品组合、风险识别和服务支持能力,以“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去提升整体的经营能力。同时,以沉淀真诚客户为中心,“一客一策”去落实客户的差异化管理及服务,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增强客户对华安保险的信任,即使面临市场波动,这些举措也可以帮助我们稳固客户基础,降低流失风险。为实现这些策略,我们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领导力。通过定期的培训、分享和反思,始终跟上行业发展与变化,及时调整应对风险的策略。

借鉴日航经验,我认为公司经营风险化解的策略也应定位于长期主义的思维、全员参与的经营、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以及持续不断的学习。通过实施这些策略,不仅能够降低风险,还能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就像日航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价值观的重塑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让每个员工都成为风险防控的主角,跳出产品思维,积极主动作为,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客户,打造人民需要的新质生产力,共同创造公司的繁荣。

三、知行合一的个人实践

结合个人实践,在工作中我也开始意识到,追求知行合一,即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实现个人和团队目标的顺利达成。不论身处哪个岗位,我们不仅要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更要坚持正确的理念,把握客观的理论,保持操作的理性,通过不断实践,加深对工作原理的理解,提升专业能力。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我想我也可以运用到个人的成长中,即正确思维方式加上热情和能力的结合,不断推动我在职业生涯中进步向前。

在目标导向方面,要更加注重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我认识到,目标不仅仅是对于结果的追求,更是对于过程的重视。我需要明确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把握政策源头和信息源头研判具备满足经济属性、金融属性、社会属性需要的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在利润导向方面,要摆正个人、公司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将目标的实现与稻盛和夫的“利他主义”相结合,设法在追求个人成长进步的同时,也为公司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在问题导向方面,要从问题中寻找机会突破创新。问题的出现并非都是坏事,也往往隐藏着改进和创新的可能。我们应更积极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同时更能让个人和团队获得进步。同时,我也学会了借鉴日航的全员参与式经营,鼓励团队成员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共同提升团队的协同效应。

综上,《日航的奇迹》一书让我认识到:管理的真谛并非单纯的利润导向、目标导向,而是问题导向下的知行合一。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策略和能力,更是团队的善意与大爱,是稻盛哲学中的正确思维方式与热情的融合。日常工作中,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费用的最小化,更应该是服务的最大化,摒弃教条主义,用心去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如同稻盛先生所倡导的,我们应当在领导者的爱与认真原则下,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将知行合一的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决策与行动中。“重塑新认识、抓实新规矩、彰显新风气、成就新作为”,只有这样,华安保险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甚至如日航那样,能在未来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

(本文荣获华安保险“开卷兴企,阅见未来”征文比赛二等奖)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