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会幸福!

三月 16, 2018/ 0 评论

杜晶晶/湖北分公司

2009年,我结束了在异地他乡的漂泊,回到了家乡武汉。公司十分人性化,给我安排了工作调动,让我不用为重新找工作而操心,但却从此因为“大龄剩女”的身份受到了父母亲戚的“重点关注”。在爱情这条路上,我一度兜兜转转无疾而终,收获的或许只有日益增长的年龄,沮丧是在所难免的。父母还算开通,能理解和体谅我的心情和处境,刚开始的“关心”还没那么明显,只是经常说谁谁家的孩子结婚了,谁谁家的孩子生小孩了,让我多出去结交朋友,扩大生活圈子。我明白他们的潜台词,就是希望我能多留意单身男士,多去相亲,还是要抓紧时间嫁出去。后来,见我没什么动静,对白开始直截了当:打算什么时候交男朋友啊?年纪不小了,差不多行了,不要挑花了啊!再后来,我终于恋爱了,那一刻,我和父母都暂时舒了一口气,可爱情的美好和甜蜜还没享受够,压力又接踵而来了。

这一次,是逼婚。

我是第一批独生子女制度下成长的80后,既传承了70后的传统观念,也受到了90后开放意识的冲击与吸引,作为过渡桥梁被夹在中间,我们这一代对婚姻有着更多的迷茫与彷徨,再加上之前的感情经历,我想,我成为了典型的恐婚族。男友来自离异家庭,对婚姻始终处于不安定和渴望的矛盾中,而且事业正处于关键转折期,更是希望能先立业后成家,凭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在不做“啃老族”这一婚姻观上,我们是一致的。因此,我俩虽然都是大家眼中的“剩男剩女”,却都不急于结婚。

这可急坏了双方父母和亲友。2012年的春节,无疑又是一次精神上的炼狱。过年了,家庭聚会自然不可免。一家人聚在一起聊点啥?年纪已经“很大”的我们自然成为“众矢之的”。面对我们这两个已经适婚好多年、恋爱2年多的“老油条”,家人们完全坐不住了,立马由原来的循循善诱变为狂轰滥炸。老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过完年你就30岁了,都是老姑娘了,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结婚?再过两年我和你爸也老了,没法帮你们带小孩了,到时候你们打算怎么办?”小姨更是帮我们制定了高效的时间表:“你们马上就把婚事办了,还可以趁着年份好生个龙宝宝,过两年,工作有收获了,孩子也会跑了,多好。”早早结婚生子的表姐也现身说法:“我用我的切身体会告诉你,成家更有利于立业,再说,孩子还是早生比晚生的好啊。”哎,这就是超大龄男女青年的悲哀,逼婚和催生一起上演了。

在同学聚会上,得知大多数同学都已组建了家庭,并且不少已经做了父母,有携家带口恩爱出席的,有美滋滋的准爸爸,大家的话题,已经从前两年对梦想和前途的探讨,演变成了婚姻家庭的经验交流。我是一个人独自前往的,在同学们关切的目光和询问中,我切实感受到了自身开始的焦虑;在一片甜蜜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对婚姻和幸福的向往。

想起父母亲友们那饱含着爱意的步步紧“逼”,想起与男友这两年日益浓厚的感情,想起前不久他鼓起勇气做出的浪漫真诚的求婚……我想,是时候了——2012年,我们要结婚!

得知我们的意愿后,父亲母亲是心动不如行动,脚步神速。没几天,这还在正月十四,他家人就来到我家上门提亲了,婚姻大事马上被提上了日程。看着爸爸妈妈们日显苍老的脸庞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我和未来老公的手握得更紧了——虽然我们的婚事还是要或多或少地“啃老”,但我们一定会更加孝顺,让这个大家庭更加欢乐安定;虽然我们离事业的成就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让我们的小家庭更加富足圆满;虽然我们仍将面对“催生”等无穷无尽的关爱,但我们会以此为动力,让小日子更加红火美好。

2012年的昨天,我们被逼婚;2012年的今天,我们要结婚;2012年的明天,我们一定要幸福!我们一定会幸福!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