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华安”企业的魂
编者按:近日,编辑部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作者来自中国保监会办公室。薄薄的两页纸,却让编辑部的同仁感动不已。在华安经历曲折的时候,华安人从未放弃希望,同舟共济,力排万难,坚信华安明天会更好。作为“旁观者”,作者能通过我们的月刊,看到华安的凝聚力、感受到华安的不断奋斗的精神,并从这种精神中看到华安的希望,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大的肯定和鼓励啊!是的,华安魂还在,华安人的精神还在,美好就在我们的前方……
近一段时间来,我总在关注一本企业刊物,它的名字叫《华安》为什么关注它,道理也简单,因为它正承受着一种风暴,一场变革。我想从它的哪怕是极小的变化中,读出一种灰暗、失落、混乱,然而,我失败了。今天,我却为这种失败而喝彩。
随手翻阅去年全年的《华安》,你根本发现不了杂志的颓废、文字的凌乱、文章的芜杂,有的只是精心的经营和呵护。就是一个小小的栏花、一幅小小的图片,编辑人员也那么的认真和投入,以至于十分的妥贴、精致。我本人当过五年的编辑,深知个中辛劳。
这里,我不想论述华安的发展史。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其实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我关注的是企业里的人。企业不行了,人还有凝聚力吗?应该是没有了。但是,我又错了,有人在坚持,坚持自己的一份信心,支持自己的一个眼光。也许这些人很普通,不能左右企业的命运,可是他们却默默地、一如既住地去完成自己的那份责任。他们不会因为企业的动荡而慌乱,不会因为企业的危机而消沉,这样的人在努力维系着企业的凝聚力,在努力营造着一种奋斗,在努力寻找着一个机会。如果你在不经意间感受到这样一种努力的话,就会深深地为之震撼。《华安》就是这样的一份杂志。
《华安》的经营者我比较陌生,认识的也仅仅是一面之缘。我了解他们,只是凭着《华安》月刊,从它的封面、文章、谴词造句。我相信,文如其人,《华安》的精神,就是经营《华安》月刊人们的精神的外在表象。
如今,华安保险公司正掀开了新的一页。《华安》也更加精彩。我总在想,企业应该是和人一样,有一个魂(或者说是精神)的。魂到底是什么,我没有想得特别准确,反正大家都能感觉得到。《华安》没有丢过魂,即使在企业充满危机的时候,它仍然在物化、承载、传播着华安保险的优秀。如果仅仅是阅读《华安》,我们所能感受到、体会到的是,华安保险公司一直在努力,它很好。
顺便说一句,《华安》从来没有向我约过这样的稿子,我也还没有穷到靠写这种吹捧文章挣几文稿费度日的地步。
张忠宁/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