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与400年的时光相遇

十一月 24, 2017/ 1 评论

  如果把澳门本身比作是一个大型博物馆,那遍布城中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则变成了一个个分门别类的展厅,使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澳门——中西文化的交融汇合,在400多年的时光中,形成了今日的澳门。

  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先从澳门的标志性建筑大三巴牌坊说起,天主之母教堂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东方建筑特色,由日本工匠精雕而成。但是1835年的火灾后,仅仅留下一个教堂的前壁,变成了今天闻名于世的大三巴牌坊。
在这个著名的牌坊后面,有一个微型的天主教艺术博物馆。据记载,最早是在1565年,来自葡萄牙的耶稣会传教士定居澳门,并以此作为在远东地区传教的基地,于1594年创办了天主之母学院,这是远东第一所按照西方模式建立的大学。
在1990年至1995年间, 政府对圣保禄大教堂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在圣保禄学院创办人范礼安神父的墓地上兴建了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墓室充满了肃穆的宗教气氛,透过玻璃可以看见两侧墙壁上橘红色的圣物匣,里面存放的是早期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遗骨。一座刻在大理石上的祭坛,在这块巨石上,竖立着十字架和一座圣体龛,整个设计既有后现代的简洁又充满着宗教的神圣之感。博物馆收藏的展品中有宗教画、雕刻以及礼仪装饰品等,这些展品是从澳门所有的教堂和修院的藏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引人注目的宗教画作有《圣味基圣像》、《日本长崎的殉道圣人》和四幅诠释圣方济各一生的作品等。

  消防博物馆

  澳门被称为是莲花宝地,虽没有经历过刀兵之祸,却难免遭受“水火之灾”。因此,要想了解伴随整个城市发展的消防历史,可以到连胜马路二至六号的澳门消防博物馆一探究竟。博物馆设于消防总局指挥大楼内,指挥大楼建于1920年,属于典型的南欧建筑风格。博物馆两个风格不同的展厅中有展品七百余件,包括中国和英国制造的古老手摇水泵、英制消防车、中国古式喉笔、报火警钟、水井木牌、钩梯、消防栓和消防员用的呼吸辅助器。此外,还有模拟澳门木屋区大火的场景。
澳门博物馆的一个突出特点让我印象很深,那就是许多博物馆都设置在与其主题相对应的机构之中。例如,上面提到的消防博物馆设立在消防总局指挥大楼内,保安部队博物馆(由原军事博物馆更名而成)则设立在现今的澳门保安部队事务局内,而仁慈堂博物馆也同样是设立在仁慈堂内,那里保存着一部1662年的澳门仁慈堂章程手抄原件。

  澳门博物馆

  将中西两种文化展品并列展出是澳门博物馆的另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最能体现出澳门融合共存的文化特征。当你走进博物馆,迎面而来的两个石像:一个来自欧洲伊比利亚的武士,一个来自中国战国时代士兵。徐步前行,你会看到,左边是欧洲的古代帆船,右边是中国的古帆船,再往前走,左边是欧洲的古代典型的石桥,右边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石桥的模型。在1517年之后,这两个并列而行的文化开始了融合之路,葡萄牙人佐治欧维士和麦道毕利士通过海路,在这一年来到中国。两种文化的并存交融的过程在澳门铺展开来,因此,你可以在澳门看到,西方的教堂和中国的寺庙都保存完好,在马阁庙前的小广场,铺设的是典型的葡萄牙波纹小碎石。而在大三巴牌坊的右侧则是香烟缭绕的哪吒庙,圣安多尼教堂与连胜街上的土地祠相距不过百米。

  海事博物馆

  海事博物馆,据说是建在了当年葡萄牙人登陆澳门的地方,其展出的方式也是并列叙述了中国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历史——“博物馆就像一艘扬着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妈阁庙前。地下的展厅主要介绍中国南部及澳门渔民的生活情况。展品包括各种中式帆船、内港鱼栏、说明各种捕鱼的方法……”
  葡萄牙作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强国,在西欧人看来,葡萄牙人常常被描述为随和而有耐心,甚至有一点怀旧和忧郁的民族,宗教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是这些因素,使得他们更容易和其他人和谐相处。在澳门呆久了,你会切身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宽厚。从建筑样式的差异共存,到中葡生活方式的日渐融合,一切都在无声无息地发生着。
  把澳门现有的博物馆串起来,可以发现它们恰好折射出整个城市发展的脉络与因果。这个地方因海事兴(海事博物馆),葡萄牙人为传教而来(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仁慈堂博物馆,圣物宝库),他们定居下来(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开始管理这个城市(保安部队博物馆、消防博物馆、澳门典当业展示馆),他们不仅带来了宗教,也带来的葡萄酒(葡萄酒博物馆)和赛车文化(格兰披治大赛车博物馆),期间,中葡两国在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也开始进一步的交流和融合(林则徐博物馆、国父纪念馆、土地暨自然博物馆、通讯博物馆、留声机博物馆、澳门文化会馆、澳门茶文化馆、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科学馆),1999年,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
  此间,经历了400年的光阴,形成今日之澳门(澳门博物馆),行走其间,当你与那些时光相遇,仿佛经历了一次印象深刻的奇遇。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曾长期担任深圳企业报刊评委,现为深圳福田图书馆“一间书房”领读人)

1 评论

  1. 澳门虽然小,但到处都是历史的味道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