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三国:奢华的文旅目的地
十月 31, 2025/ 0 评论
文/诗羽 厦门

长久以来,中东这片土地以其深邃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人类文明交汇的永恒舞台。今天,中东地区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与智慧,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对极致奢华体验的不懈追求,编织成一幅令人屏息的文旅图景。
在阿布扎比卢浮宫光雨交织的时空里,我沉浸于人类文明的视觉盛宴;沿着巴林的珍珠之路,我在追溯被时光雕琢的辉煌;于沙特阿拉伯广袤沙漠星空下的晚宴,我领略了古老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非凡魅力。
阿布扎比卢浮宫:跨越古今的文明印记
站在萨迪亚特岛的海岸线上,眼前这座并非巴黎却名为“卢浮宫”的建筑,让我带着一丝好奇与审视走近

它。它没有古典宫殿的繁复雕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仿佛悬浮于海天之间的银色穹顶——这便是让·努维尔设计的惊世杰作,我此行的目的地之一:阿布扎比卢浮宫。
头顶是光雨倾泻,脚下是碧波荡漾,远方是湛蓝的阿拉伯湾——天、海、光、建筑在此刻和谐共鸣,为即将展开的文明之旅谱写了宏大而空灵的序章。
一尊威严的埃及狮头女神赛赫迈特雕像,以冷峻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与邻近一尊中国唐代三彩陶俑那温和

的微笑遥相呼应,两者间奇妙的张力,仿佛在诉说“权力与神性”这一跨越时空的古老命题。
一面描绘着佛陀诞生场景的印度浮雕,静静面对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圣婴像。不同信仰中对“神圣降临”的诠释在此并置,神圣的光辉似乎交融在一起了。
奥斯曼帝国的星盘、郑和时代的航海图,以及欧洲的航海仪器,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们被巧妙地安置在同一空间,无声诉说着不同地域的先辈对未知海洋的无限向往与不懈探索。
一件极尽奢华的18世纪法国鎏金铜器旁,陈列着奥斯曼帝国镶嵌宝石的匕首和中国清代精雕细琢的玉器。

在这些物质华美的背后,隐藏的是不同文化对权力、身份和审美近乎一致的极致追求,它们跨越时空的界限,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这种有意模糊时间与地域的界限,让不同文明的文物并置展出的感官是令人震撼的。它不强调“谁更伟大”,而是揭示“我们何其相似”。行走其间,我亲眼看见了来自不同时空、不同大陆的文明碎片,正进行着一场超越语言的、深沉而持续的低语与平等的对话。
除了常设的主展厅,阿布扎比卢浮宫还经常举办特展,我正好赶上“2025春季特展——非洲国王和王后:权力形式和人物”,得以一窥非洲最受尊敬和最有权势的人物曾经使用过的珍贵文物,也正是他们的审美品位,影响了非洲艺术的走向。
离开阿布扎比卢浮宫,我深信它并非巴黎名博之复刻,而是拥有独特灵魂——深植于阿拉伯半岛地理文化之中,承载着“文明共通”的宏伟篇章。
巴林穆哈拉格:珍珠之路的财富密码
地处波斯湾要地的巴林,历史上以珍珠采集和贸易闻名,长达3公里的珍珠之路就蜿蜒铺展在穆哈拉格古城

里,散落于古老的街巷、海岸与建筑肌理之中。这并非一条物理意义上的步道,而是一条串联起昔日珍珠贸易心脏的文化珠链。
沿着清晰的世界文化遗产标识,我首先来到布迈尔港的海岸堡垒,如今已经化身为珍珠之路访客中心。这个时光码头曾是采珠船扬帆起航的锚地。数百年来,每年夏季,成百上千的帆船载着采珠人从这个港口出发,驶向凶险未知的珍珠渔场。而此刻,我站在长长的栈桥上,波斯湾碧波荡漾,白色水母游弋其间,抬头就望见了巴林首都摩登的天际线。
一踏入古城狭窄曲折的巷弄,迅即感觉时间被调慢了流速。令我驻足的不仅有当代艺术家在墙体上精心绘

制的壁画,还有昔日珍珠商人的豪华宅邸:珊瑚石砌成的高墙犹如夯土堡垒般质朴,然而内部装饰却极尽奢华,拱券与穹顶富有几何韵律,木雕窗格繁复精致,挺拔的椰子树在炽热阳光下摇曳生姿,为庭院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咸腥与咖啡香,那是属于海洋与阿拉伯待客之道的温暖气息。
伊萨·本·阿里故居是游客的必访之地。步入中央庭院,一座高大的风塔赫然映入眼帘,它便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天然空调”。精心设计的通风系统,即使在盛夏也能带来习习凉风,保护着商人珍贵的珍珠免受高温湿气的侵蚀。房间内展示着当年甄别珍珠的工具:象牙称、精确到微

克的砝码、各色丝绒衬垫。商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眼光,将珍珠依据大小、光泽与圆润度细细甄别,赋予它们各自不同的价值。
穆哈拉格几座古老的清真寺静立着。它们见证了采珠季启航前的集体祈祷,也抚慰了无数未能归航者的家人。信仰,是支撑这些向海讨生活的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探访采珠人聚集区的遗迹和文化空间,也是触动人心的。褪色的照片、传承的实物和朴实的口述音频,展现了采珠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一首苍凉的采珠歌谣录音在展厅回荡,那是他们在茫茫大海上,用以排遣漫

长孤寂、倾诉思乡之情与虔诚祈祷的艺术表达。歌词里充满了对海洋的敬畏、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平安归航的祈求——这是被咸涩海水浸泡过的生命之歌。
今天的巴林,石油已经取代了珍珠成为经济支柱,但珍珠之路的保护与活化,正努力让这段历史不被遗忘。在穆哈拉格新开的珍珠博物馆,参观者可以通过AR技术等手段,深入了解珍珠的历史与文化,以及珍珠形成的奥秘和采珠场景。更有年轻设计师,从传统珍珠首饰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融合古今的艺术作品……珍珠,正从财富象征转变为更为醒目的文化符号。

沙特埃尔奥拉:沙漠迷宫的时空穿越
深入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心脏——埃尔奥拉,第一眼便被其独特的地貌摄住心魄。巨大的砂岩山脉犹如沉睡的史前巨兽,猛然间拔地而起,在炽热烈日下,它们身披深邃的赭红、金黄与铁锈色的华服,展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壮美。风,这位永恒的雕刻家,将山体切割成奇崛的峭壁、蜿蜒的峡谷和形态各异的孤峰。
一座酷似巨象汲水的山岩(即大象岩),在落日熔金中沉默矗立,宣告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空气中弥漫

着沙尘的干燥气息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绿洲植物清香,提醒着这里生命的顽强。当夕阳沉入地平线,大象岩在暮色中仿佛被点燃,灯光与自然天光交融,人们在光影交错的“剧场”中品味咖啡的醇厚、享受水烟的袅袅、品尝冰淇淋的甜蜜……这是将地质奇观、梦幻光影、沙漠苍茫和人文氛围完美融合的时刻。它超越了简单的视觉欣赏,成为一种触动心灵的、关于时间、自然与永恒的美学体验。
在埃尔奥拉,比大象岩更为神秘更具历史厚重感的是黑格拉,这里是两千多年前纳巴泰王国南境的首都,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岩石墓城。上百座气势恢宏的岩石被精心切割、雕琢成墓穴,其正面镶嵌着繁复精美的纳巴泰风格装饰:阶梯状的冠顶巍峨壮观,盘旋的埃及风格蛇饰灵动神秘,振翅的雄鹰气势磅礴,带翅膀的神像庄严神圣……除了墓穴,散落的遗迹还包括水利系统、防御工事残

垣和石刻祭坛。黑格拉的震撼在于其苍凉与壮美交织的壮丽画卷,在炽热的沙漠烈日下,将生死的界限、文明的兴衰,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埃尔奥拉,这片曾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如今正以最古老又最先锋的姿态重生。位于埃尔奥拉沙漠入口处的马拉亚音乐厅,已经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镜面建筑”,以其独特的镜面设计与周围荒漠怪石交相辉映,映射出埃尔奥拉7000年的人类历史,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时空交错感。它如同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巨大的镜面外墙完美反射着周围的峡谷与天空,光影与音乐在镜面空间内交织,是未来感的极致体验。
入夜,在沙漠深处的奢华帐篷营地体验贝都因式的待客之道。盘腿坐在精美的地毯上,品味着将传统风味与现代烹饪技艺完美融合的美食。抬头,是城市中从未见过的璀璨星河,银河如一条明亮的绸带,悬挂在夜空,似乎伸手可及。寂静中只有篝火的噼啪声和远处若有若无的阿拉伯琴音,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埃尔奥拉不仅仅是一处景点,且是一次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在这里,我触摸到的不只是古老的岩石奇观,更是埃尔奥拉人在严酷环境中创造、信仰、贸易、消亡又重生的永恒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