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样的视角定位华安未来———2012年全国工作会议综述
3月19日的海口机场,航班起起降降,忙碌依旧。一批守候在到达厅的华安工作人员也迎来了接机最繁忙的一天——次日,华安保险2012全国工作会议将在南国椰岛拉开帷幕。
忙碌的航班广播、脚步声、拉杆箱声交织,公司股东代表、董事会、监事会全体成员、公司部门总助以上干部、分公司班子成员、优秀三级机构代表、“华安精神”获奖代表等与会人员陆续到达,一路风尘仆仆。此后的三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不止一次地被与会领导、代表们提及,而此刻,他们的心情并不都如田园海景般惬意松弛。海南——对于此次会议而言还有着许多特殊寓意,2011年海航集团入股华安,海南分公司亦迅速完成筹备开业在即。对于刚刚抵达海口的代表们而言,海南会议扑面而来的是一片海阔天空,也更让他们重新思考脚下的步履,华安的未来“要到哪里去”?
带着责任、真诚、敬畏,与客户保持零距离
3月21日上午,李光荣董事长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充分享用社会资本,真诚融入客户心智,定位华安品牌模式式》讲话拉开了全国工作会议的序幕。纵观一万余字的讲话稿,董事长不吝口舌,不惜笔墨,旨在论述华安要“带着责任、真诚与敬畏,与客户保持零距离”的未来发展观点。
“在人类社会正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用什么样的视角去定位华安的未来?”对于华安人来说,或许这是最发人深省、勾出思绪万千的扪心一问。对它的解答,要有高度、要接地气,但从很多社会实践来看,结果却往往落得高也不成、低也不是。
华安人该怎么解答?
在保险业处于黄金发展期的今天,华安正沐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新年伊始,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提出“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十二字保险监管新思路,“抓服务”成为第一要务。
新的监管思路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平台提出了很大挑战。一切围绕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改善行业形象。反观社会,这是一个道德缺失、乌合之众济济、物化关系泛滥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让保险业亦无法独善其身,常给大众以扭曲的形象,其互助共济的社会属性反倒被弱化乃至掩盖。
变革如大浪淘沙,埋葬的是浅见投机者,晰出的是责任为本者。由信任构成的人际关系纽带占据了社会个体的心智,愿分享才能拥有,无论是出于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智者总能有效整合资源,动用最广阔的“社会资本”。
由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所及,人的生理、安全需要是基本所需,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是精神性价值需求阶段。在保险业处于买方市场的今天,真诚潜入客户心智,带着责任、真诚、尊重与敬畏与客户保持零距离,赢得信任并“放大信任的力量”,才是企业最明智的选择。童清总裁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以客户为中心”是经营理念,更是需多方面部署落地、构建起客户关系管理机制、制定流程设计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对于华安来说,学贷险是通向客户心智最有效的途径,对此,李光荣董事长也明晰地给予定位——学贷险工作是“华安未来五年、十年、长期的工作中心”!这是一个决定,更是一次振臂高呼。喊出的是华安人上下求索民族保险业生存与发展之道的信念,更是孜孜探寻企业经营与社会效应的统一,探寻企业如何融入客户心智的响亮声音。
会场之外,海天一色。海风吹动金色的窗帘,仿佛跃动着华丽的舞步,叫人思绪万千。华安人即将驶向的蓝海逐渐清晰,华安人即将绽放光彩的舞台也正在成形。
“以客户为中心”不只是一句口号,正如“创新”二字所蕴含的强大能量,远远大于字面所能解释的含义。口号的效用要以实际来厘定。在《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促进业务快速发展,确保财务持续盈利》工作报告中,童清总裁总结了华安2011年的工作,论述当前行业发展形势和监管思路,提出“用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回顾华安十几年征程上一个个值得纪念的节点,无不闪耀着华安人独特的眼光和智慧。2004年推出的“金龙理财险”成为保险理财产品销售典范,2005年首推“食客安心餐饮业综合保险”为餐饮业主与消费者降低风险,华安学贷险发展数年成功帮助30余万学子完成学业,获“金融风云榜”评选“最具创新性的保险产品”称号,连锁营销服务模式获2008“中国金融营销奖”评选“金融营销创新奖”,2008年推出的“福满堂”家财险是近十几年来国内首款承保地震风险责任的财产险产品……细数历史,再问“我们用什么样的视角去定位华安的未来”,创新,成为不可缺少的关键词。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曾撰文:“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这在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是如此。创造力对于创新是必要的,公司文化应该提倡创造力,然后将其转变成创新,而这种创新将导致竞争的成功。” 数年前,李光荣董事长就指出:创新,大可救国,中可救司,小可救人。
对于创新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在确定“走进客户心智”的思路后,我们不妨将创新看作一种手段,一条通往彼岸的桥梁。今年,童清总裁同样强调:客户服务体系的完善需以创新思维为指引,销售模式的转型需要创新渠道,产品的差异化战略需要创新设计,以及经营管理技术、资产管理机制等,样样离不开创新。商界竞争激烈,无论何时何地,创新是突出重围的方法,更是一家企业时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活力因子。
文化和品牌,激活企业的生命
3月20日,华安人驱车前往海航集团总部大厦,参观海航大厦,聆听海航董事长陈峰关于海航企业文化的深刻论述。
“华安的文化理念跟海航本质上完全一致。比如讲咱们华安保险社会、企业、员工三位一体的经营思想,要做成受人尊敬的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把创新作为灵魂,责任作为灵魂……这些闪光的语言和这种清晰的企业追求,完全跟海航一脉相承。”交流会上,陈峰董事长满面笑容,与华安中高层人员交流起彼此文化与理念的共识。相识是缘分,相知更难得。海航追求的是“为社会做一点事,为他人做一点事,为自己做一点事”,所以,“这些共同的文化理念使我们走到一块了,共同的价值观使我们能够长久合作”。
陈峰董事长还与在座华安中高层干部分享了海航对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人生观、事业观、文化观、领导力、执行力……陈董亦希望以此为共勉,将各自的文化亮点完美融合,并运用在海航事业和华安未来的发展上。既然有缘相聚、有所同求,携手同行,未来必是又一个艳阳天。
3月21日下午,童清总裁在报告中提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高涨的士气、满怀的信心将是华安克难奋进的制胜法宝。随后的“华安精神”颁奖典礼将会议议程推向又一个高潮,让华安的士气再一次高涨激昂。在《华安2011》专题回顾片的引领下,华安在2011年这第十五个年头所经历的喜乐得失,华安人的每一个点滴感动,都化作隽永画面、感人瞬间,与全体与会人员一起重温,共同感动。而不懈守望的华安学贷险团队、中流砥柱般的利润贡献团队、奋发图强的进步机构、信守承诺的客服队伍、律正德馨的合规团队、同舟共济的股东支持、厚积薄发的“北斗星”项目、记录感动的《华安保险》编辑部……在获奖影片的引领下,“华安精神”用一个个细节与点滴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当最后一个奖项“大爱无疆”播放完毕,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华安爱心天使”、来自绍兴中支的孙洁略显羞涩地登上舞台。这一刻,礼乐响起,华灯闪烁,流光溢彩。李光荣董事长在颁奖词中盛赞:“在性格上,你是江南的;在人格上,你堪比五岳!”
如果说这个舞台因经营、利润、客服等团队的登场而颇具含金量,那“爱心天使”的亮相则让这个舞台因为生命,因为大爱而更感温暖无比,上善若水,浇灌人们的心田,让台下的观众不禁热泪盈眶。2011“华安精神”颁奖典礼再次成为华安文化的一席盛宴,一个个故事是对过去一年华安精神文化的盘点与升华,也正是它的动人呈现,让人们更感榜样的力量,更凝聚起公司上下千万颗奋进的心。
没有文化的企业如无源之水、一盘散沙;没有品牌的企业,前进之路将异常艰难。在新的历史阶段,华安对于内部凝聚力、外部品牌形象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李光荣董事长所言,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明确的品牌定位、具有公信力的企业形象是消费者信赖你、选择你的原因。
华安责任文化不只体现在一直以来的热心向善,执着于慈善、公益事业,还体现在华安学贷险、小额农贷险等等责任产品,体现在与客户保持零距离的心上。“未来的年代是一个品牌的年代”,在华安精神阐述里,懂责任、有担当者方能获取信任,前路方能越来越宽广。
3月22日,海南分公司开业新闻发布会隆重召开,来自神州各地的华安将士,与琼州岛上的政府要员、监管领导、海航高层、媒体记者共同见证聆听海南华安的起航汽笛。经历数月艰辛筹备,承受协助承办全系统会议的巨大压力,夜以继日圆满完成会议接待工作的海南华安人,此刻依旧神采奕奕,激情万丈,因为在这艘新扬帆的海南华安航船上,他们都是无畏风雨的中流砥柱。
全国工作会议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会议精神的光芒还在闪烁。与会代表们带着思索与启发踏上返程,将这一场智慧盛宴所结出的果实带向全国。对于华安人而言,2012又是一个崭新开始。
说起未来,李光荣董事长在会上颇为动情:“华安已经到了蓄势待发、厚积薄发的时候了。2012更是布局之年,我敢肯定的是,只要我们真正认知了自我,认知了这个正在发生伟大变革的社会,并继续保持这种‘湿’度,华安将走得更远,将为社会承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