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经济学

三月 18, 2019/ 0 评论

文 浓香/北京

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文,其内容与经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非读书皆上品、不沾烟火味。仔细品味这些诗词,既能感受到诗人词家关心国家、关注生活的济世胸襟,又可以欣赏他们不同凡响、敏锐个性的视角和感受。换个角度读唐诗,也是别有味道。

古代诗人对经济学的理解,有着自己诗人的特质。首先是在对统治者经济政策的体会和感受方面,往往会与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所谓济苍生、慰百姓,充满感性色彩,与西方学者理性分析经济社会迥异。最明显的是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诗人那种报效国家的情怀、经济苍生的渴望一览无余,并且希望君民之间相互了解,实现政治的普惠、经济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完全就是诗人敢于担当大任的铮铮铁汉的真实形象。虽然在诗文中没有提出什么实实在在的经济战略主张,但是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心胸感动了历朝历代仁人志士。王维的“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表示他已经观察到农业和手工业赋税政策、土地划分需要调整的社会问题。

其次,是诗人辞家对社会繁荣、经济顺畅、物产丰富的赞扬和歌唱,体现了盛世天下太平的赞美和喜悦。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即是如此。虽然诗人没有罗列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但是诗歌里那种心胸舒畅,生活平静安闲,有很多的闲情逸致来欣赏美景、歌颂自然,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派多么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反映当时国泰民安、民众富足、百姓祥和的社会形势。

第三,诗人们对朝廷榨取百姓政策的不满、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愤恨,这类诗作曾经被作为阶级斗争的佐证,那些诗人也被认为具有较强的阶级反抗意识。最明显的是白居易的两首作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横征暴敛。以及这位诗人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鲜明的经济代沟,巨大的贫富差距,极其不公平的财富聚集,对诗人们的“三观”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总结上述诗人词家对经济的理解感悟,大致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类情况:一是在高度农耕文明社会里,反映在诗词作品中的经济概念,主要是农作物生长、农户生活、农民赋税以及市井状态,也包括很多金钱往来流通、盐类专卖、酒类销售、牲畜饲养和销售、牲口贩运以及简单初级的手工业等。由于农耕文化的影响,诗人词家对经济的理解,重农轻商,基本局限于农业文明发展,认为社会的经济关系就是统治阶层与广大农民的矛盾。这就给古代诗作辞赋带来深刻的影响,没有丰富的经济发展社会活动,给诗人们的创作提供养料。所以,大部分诗作,要么是离愁别恨,要么是矛盾对立、一片惨淡,经济社会写实的作品寥寥无几。二是诗人词家普遍欠缺经济知识,表现在基本没有关注工商企业和商业贸易成就,对海外联通对比的感悟也很少。如果从民族文化传承角度,古代诗歌确实是很好的载体。但是作为了解认识社会的初级教材,古代诗歌具有先天的不足——对经济知识、现象、成就的反映十分稀少,这与当今社会第三产业高度繁荣发展的现状反差很大。三是纯文化层面的作品,对当代社会具有净化、返朴归真和陶冶作用。大量情感层面的思考感悟,对当代经济社会的焦虑、浮躁、失态,都有很好的矫正作用,启发当代人回归内心的港湾,拷问自己关于人生、社会、世界的本质,都是行之有效的心灵良药。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