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中淬变

四月 24, 2020/ 0 评论

文 浓香/北京

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老字,概括了这个国度悠久的过去。至今散步在风景如画的泰晤士河边,当地人会告诉你河上桥梁的兴建故事以及河两岸的各种人事变迁。一座伦敦城,半部英国史。公元前54年,罗马帝国入侵大不列颠岛;公元前43年,伦敦曾是罗马人的主要兵站并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当时伦敦被称为“伦底纽姆”。遥想古罗马军队来到这个风景如画的港口,想象着萨克逊人在这里安家置业、繁衍生息,想象着这里曾经经历的瘟疫、火灾,想象着伦敦古老的居民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这些奇迹改变着英国,也影响着世界。

伦敦,诞生了影响世界的社会制度架构。走在英国白金汉女王宫,看它的巍峨和庄严,以及多少年沿袭下来的一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细节,你会体会到英国政体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也是历经风雨之后逐渐探索定型的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一套政治制度。从女王宫到议会大厦,会路过一处群体雕塑。其中一位女士的青铜雕塑十分吸引路人,她就是著名的女权运动家埃米琳·潘克赫斯特。从王权主宰天下,到议会制初步搭建起民主的制度框架,英国人民贡献给世界的也是一种智慧和方案。多少志士仁人,不远万里踏上英伦国土,寻找中华民族振兴之路。他们目睹了英国制度的优势和魅力,于是付出极大努力甚至鲜血,试图在中华古老的国土上推行。清末一些王公大臣也来到这里学习,期望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找到一剂翻转倾覆的良药。然而,国不同,政体难效仿。别人家的橘子再好,挪种到自己家,没准就是苦柑。

伦敦,诞生了世界著名的文学巨匠。世界文学史上人物众多,获得文学巨匠殊荣者寥寥无几。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堪称此任。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至今,在伦敦泰晤士河边还保留着莎士比亚剧场和红色风情的莎士比亚喝过咖啡的咖啡馆。那座咖啡馆面向泰晤士河,透过窗户眺望远方,似乎可以让人假想莎士比亚曾经的思考。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1870年),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世界,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等。在伦敦多梯路48号,至今保留着狄更斯博物馆,这里是他的旧居,1837年到1839年底,狄更斯在此居住并且发表了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

伦敦,诞生了世界上魅力无穷的绅士风度。绅士风度是西方国家公众,特别是英国男性公众所崇尚的基本礼仪规范,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优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在英国,政府要求男士:服装穿着上的合适得体。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适合所在的场合;性格内向、幽默的社交方式;女士优先的礼仪原则,女性接受男性的尊重,男性的保护,是天经地义的礼仪传统。笔者考证了一下,在中世纪英国,“gentry”(绅士阶级)是一个社会阶层,社会地位仅次于贵族,如爵士等职位。此阶层的男性成人当时称为“gentleman”(绅士)。“绅士”源于17世纪中叶的西欧,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后在英国盛行并发展到极致,绅士风度即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看齐上流社会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至今在英国旅行,仍能体会一些绅士细节,比如在牛津街或是摄政街,会注意到很多男士穿着十分讲究,挺拔俊气的英式双排扣西装,深红色皮鞋,标志性的米黄色风衣,深色礼帽,领带颜色协调质地极好,不少人还拿着类似手杖的雨伞,缓步而行。进出商场、饭店、影剧院、书店、咖啡馆等,伦敦男士的彬彬有礼,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伦敦,诞生了世界金融制度的许多创新。伦敦金融城,简称伦敦城,是英国大伦敦的32个郡之一,位于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东侧,面积2.6平方公里,也被称为“一平方英里”,由于该地聚集了大量银行、证券交易所、黄金市场等金融机构,所以又称为伦敦金融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前些年伦敦日均外汇交易约2.5万亿美元,占世界41%份额;伦敦是全球最大的OTC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额约1.5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几乎50%的份额 。同时伦敦还有世界第二的国际保险市场,有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黄金市场,这里的欧洲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在国际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行的火灾保险制度起源于英国,1666年9月2日,伦敦发生巨大火灾,全城被烧毁一半以上,损失约1200万英镑,20万人无家可归。由于这次大火的教训,保险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火灾保险制度于是建立。闻名世界的保险组织——劳合社,就诞生在伦敦。爱德华·劳埃德 (Edward Lloyd,约1648年—1713年) 于1688年经营了一家咖啡馆,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畔。当时,英国伦敦的商人常常聚集在咖啡馆里,边喝咖啡边交换有关航运和贸易的消息。由于劳埃德咖啡馆临近一些与航海有关的机构,如海关、海军部和港务局,因此这家咖啡馆成为了经营航运的船东、商人、经纪人、船长以及银行高利贷者会晤交换信息的地方。保险商也常聚集于此,与投保人接洽保险业务。后来这些商人们联合起来,当某船出海时,投保人就在一张纸即承保条上注明投保的船舶或货物,以及投保金额,每个承保人都在承保条上注明自己承保的份额,并签上自己的名字,直至该承保条的金额被100% 承保。店主劳埃德先生为了招揽更多客人到其咖啡馆来,出版了一张小报《劳埃德新闻》,使其成为航运消息的传播中心。再后来,咖啡馆的 79 名商人每人出资 100 英镑,于 1774 年租赁皇家交易所的房屋,在劳埃德咖啡馆原业务的基础上成立了劳合社。英国议会于 1871 年专门通过了一个法案,批准劳合社成为一个保险社团组织,劳合社通过向政府注册取得了法人资格,但劳合社的成员只能限于经营海上保险业务。直至 1911 年,英国议会取消了这个限制,批准劳合社成员可以经营包括水险在内的一切保险业务。

时光机器飞转,伦敦在历史和现实的交互中,变幻着颜容,现代化的建筑越来越多,而古老的物件更加被伦敦人呵护;人口越来越多,从七八年前的400多万到如今的600多万,酒馆、咖啡馆里充斥着各种口音的英语;“脱欧”还是“不脱”,成为大众永远的话题,虽然眼下约翰逊首相已经达到了目的,然而“脱欧”之后的英国会面临什么情况,圣保罗大教堂里的祈祷,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希望上帝继续眷恋伦敦百姓;大英博物馆每天都在迎接一波又一波的参观者,据说十几年前在此充当导游的华人,有的已经退休,00后已经上岗了,那就意味着几千年前的文物已经和公元2000年出生的人,产生了某种跨时空的交流。

这就是每天在海鸟嘎嘎叫声中,慢慢苏醒过来的伦敦。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