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观影,一边等待电影院的重启

四月 24, 2020/ 0 评论

文 编辑部

到底是别人的故事动人,还是自己的人生生动?很多时候,我们在观影过程中,之所以觉得被触动,多少是因为似曾相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

《小丑》(2019)

他是病人,但想的却是为世界带来快乐,他很努力,换来的却是霸凌、冷漠与不公,他受尽人情冷暖,在城市中挣扎求存,最后愤怒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小丑》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有人认为它反映社会现实,值得人们反思,也有人认为它煽动底层情绪,有引发暴力的嫌疑。“快乐?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快乐过”,一个连自己都不快乐的人,又如何能给世界带来快乐呢?我们或许不该同情小丑的罪行,但理应理解他所遭遇的困境。他承受了贫穷社会,底层人物所有的悲苦,他处于社会边缘却没人关心,“豁出去了,我什么都不怕”,小丑说:“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社会的堕落,开始于漠视,如果我们看完《小丑》后,心底有刺,感受到疼,那就是已经知道,噤声与无作为,从来就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过春天》 (2018)

单亲家庭出身的16岁女学生佩佩,她的城市既是香港,也是深圳,白天在香港上学,晚上回到深圳和妈妈住在一起,频繁地穿梭于两地。为了和闺蜜Joe一起旅行,为了自己的存在感,为了对Joe男友阿豪懵懂的好感,她内心的冲动被点燃,“水客”成了她的另一个身份,一段颇有“冒险”感的青春故事就此开始。在这十几年中,有超过20万“双非”(父母双方都不是香港居民)婴儿在香港诞生。这些“双非”小孩长大之后,可以和“单非”(父母有一方不是香港居民)的小孩一样,选择跨境上学。所以在这些年里,每天往返香港读书的深港跨境学童有数万人,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这批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我是哪里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她的青春和我们的青春看似不同,但又有几分相似。

《罗马》(2018)

电影给人难忘的观影体验,也收获了一边倒的赞誉。导演阿方索·卡隆以自己的儿时记忆重现了墨西哥中产社区罗马,并把焦点聚焦在女佣克莉奥身上。它延续了《地心引力》中的女性书写,前作对子宫和行走的书写过于隐密,本作写女性从恋爱到走出产后低压的过程则放到了明处,这也是电影最外露的故事主线。电影中出色的镜头运用、场景布置,甚至音效,都活化了这个社区,更让当年的历史事件显得无比真实。卡隆无时无刻都不忘将主角之外的民众也拍摄进去,以此铸就电影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他又可以自然地描写内向的女仆如何面对生活,面对他人,其中隐含着角色若有若无的自我意识,和主仆间有情还无情的微妙处境,执行力与视野俱佳。

《在哥伦布》(2017)

这是一部林克莱特式的关于两个陌生男女的故事。这两个人在某个地方边走边交谈,结果意外地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结,也因此彼此得到心灵的医治。这个地方就是印第安那州的哥伦布,一个在建筑业的世界里有很重要地位的小镇。这个人口只有四万的小镇有个绰号,叫做“草原上的雅典”。它最近在美国建筑研究院“建筑创新与设计方面最重要的美国城市”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主要是因为它拥有众多由诸如贝聿铭、沙里宁父子和梅耶尔这样的建筑大师设计的现代建筑。这部影片里有一些很长的镜头,也有几段在哥伦布最引人注目的教堂(例如第一基督教会和北部基督教会)建筑里面和周围拍摄的场景。就这样,去引人思考现代建筑和更广泛的现代艺术如何让我们放慢脚步,培养我们内心的宁静和惊叹,以及表达我们在世俗主义的限制中对超越的渴望。

《一念无明》(2016)

影片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失手错杀母亲的躁郁症患者,出院后与曾经抛弃他们母子的父亲共同生活,尝试挽回因自己破产而被追债的未婚妻的感情,却因为好友的跳楼自杀和未婚妻痛苦的控诉而再度陷入躁郁症的边缘,最终在邻居的排挤下,完成了与父亲和自我的和解。整片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种无以复加的苦难,让我们坠入一种苦难的循环,仿佛这个世界不会再好了,并没有什么好的人生,一切的事物都是以他最坏的一面所呈现出来。片子还涉及了一切其他主题,比如对躁郁症,以及一切精神疾病或者的关心和帮助,呼吁社会、社区减少对他们的歧视等等。虽然片尾落到了这一主题上,但我更愿意将本片的母题定义在苦难上,轮回式的苦难。电影不一定都要积极正面阳光,在向我们展示出一种无法逃脱的苦难之后,也许每个人都会因此而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下自己的态度。

《触不可及》(201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迷恋跳伞的富翁因事故造成脖子以下瘫痪,于是高薪聘请一位全职陪护,在诸多应聘者当中,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位毫无经验并且刚从监狱释放的混混。身边人都不理解,他给出的回答是: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这样两个背景迥异的人,主仆之分,却出人意料的相处融洽。午夜他病发,他推他出门,在街头同享一根烟,一起打赌,演戏骗警察为超速的他们带路。躲着所有人去山里跳伞,领略从高空俯视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他帮他打破瘫痪的自卑,成功抱得美人归。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搬上荧幕,成为当年法国票房冠军。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被拍得有趣、真实、自然、动人。在这部电影里,生与死都不再是拿来当噱头的泪点。在生命有限的时光里,宁愿心随我动的放肆,也不愿随时像一个垂死者一样向旁人乞求帮助,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意与尊重。与感动无关,虽然无时无刻令观看的人感受到温情。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