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深圳40年的影像变迁
九月 18, 2020/ 0 评论
八十年代初期,深圳火车站因遇台风暴雨而积水,影响人们的出行。深圳火车站与香港一河之隔,是深圳和香港铁路的主要通道。
1983年,深圳罗湖蔡屋围片区,破土的工地,刚刚泛出红色泥土的气息,一座新城即将在这里升起。
1983年,深圳东门老街,是一个紧邻香港的小镇。地处偏僻,人口不足3万,街面显得冷清。这里是人民路和解放路的交汇口。
2009年的东门,这里已是高楼林立,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所,是深圳购物旅游必去之地,成为深圳的一张名片。
1983年,驻地条件虽然艰苦,但部队的士气仍然很高。工余,战士们在营房里打篮球。
驻深00019部队机关电工兼广播员在炎热的盛夏,用凉水泡脚降温,坚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1984年初夏,一位母亲带着儿子上夜大。
《升》,摄于1984年深圳市红岭大厦工地。作品曾获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
深圳夏季酷热,工地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喝水场景。
深圳十周年庆祝晚会,在刚刚修好的红荔路上举行。号称十万之众,在公路上跳圆舞曲。
1989年,深圳上步码头,早期的建筑材料很多都是从这里运进来。
1992年,深圳发行股票。一时间掀起一轮购股热潮。图为股民正在抢购新股票。
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场,是中国唯一72洞高尔夫球场,为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1995年因成功举办第十一届高尔夫球世界杯决赛而闻名内外。
1998年的深圳火车站是集铁路、地铁、公交三位一体的交通枢纽。为改善深圳交通,便利人们的出行,深圳市政府曾多次投资改造和重建火车站工程,给“引进外资”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1998年的深圳罗湖蔡屋围片区早已被地王大厦和金融中心的高楼覆盖。
1999年,在红荔路和华强路的交汇处,五星级的酒店和高楼已全面覆盖棚户区。
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比赛在深圳龙岗进行。
南澳渔村,位于深圳东部大鹏半岛,八十年代初期,是一个偏远落后的渔村。
2018年,深圳市民在市民中心观看灯光秀。
改革开放后,这个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被评为省生态的示范镇,国家卫生镇,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