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人的迁徙,只为团圆 ——解构《中国新年》的叙事艺术

三月 18, 2021/ 1 评论

张冲/行政管理部

“Welcome to China”

这是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的第一个镜头,以西方的眼光重新解读中国春节,不俯视也不仰视。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春节的文化魅力,也在试图提炼春节所寄予中国人的当代精神。
《中国新年》共有3集——Migration(归乡),Reunion(团聚),Celebration(欢庆)。每集一个主题,用平民化的视角去叙述春节独特的“团圆文化”,不仅是一部好看的纪录片,也是一面认识中国社会的镜子。

一、好故事由谁讲:《中国新年》的叙事主体

纪录片的叙述者可以是故事中的人物,也可以是故事外的人,也可能是一个“隐身”的解说者。《中国新年》中解说者的占比相当重,主要表现为大量客观陈述性的解说词,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向观众介绍和解释中国新年的传统习俗。在第一集《归乡》中,以一个男性画外音解说哈尔滨冰雕艺术的壮观景象:“近60年来,哈尔滨郊外这块不起眼的土地变身成为一块冰封的梦幻世界。人们切下12万5千吨的冰,运到现场,精心制作”,同时配上制作冰雕过程的演示画面,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丽景观。

除了解说的方式,《中国新年》的故事还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来展开,讲述自己对中国新年的感受,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感。在第二集《团聚》中,记者凯特去昆明找寻中国最大的鲜花农庄,以个人经历和体验来反映中国大型花市的买卖实况,从一个侧面表现中国人的生活情趣以及对春节的重视。记者也常常将镜头对准中国的老百姓,让他们讲述各自的新年故事和感受。例如《归乡》,记者在哈尔滨采访来自江苏南通的一家人,他们表示:“我们一家人从来没有分开过年,一直在一起”。通过现身说法,展示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传达对中国春节的印象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导演把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中国人,以平民化视角去感受中国春节的团圆情怀。

解说词,记者,受访者,不同的叙述者交叉表达,给故事带来不同的话语氛围和体验环境。

二、好故事怎样讲:《中国新年》的叙事手段

作为影像作品,纪录片要靠声音和画面等视听元素来传递信息,讲述故事。《中国新年》中一半以上的画面都是自然取景:哈尔滨的冰城、云南的国家森林、香港的烟花盛宴、车站旅客的返乡潮……这些声音真实记录了新年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外国记者的亲身体验。

除夕之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形态各异、流光溢彩,加上响亮的鞭炮声,衬托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全家人围坐吃团圆年夜饭,氤氲而起的烟雾热气,酒后泛红的家人笑脸,无不传递出温馨祥和的春节气息。无论是哪种画面,都生动再现了春节文化的各种场景,共同表现节日盛典和揭示天伦之乐的主题。

《中国新年》里还有大量的人物同期声,真切传达出春节期间的个人感受,很容易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尤其是对那些身居国外的中国人而言,更容易勾起他们的“家国之思”。《归乡》中,记者采访了定居国外即将回家过年的李桐榆:“我已经有九年没有回到中国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了,玛丽是我的大女儿.当时只有3岁,小哈利甚至还没有出生”;在北京西站随机采访小红帽搬运工:“为了旅客能够早点回家,我们集团比较忙,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非常想家啊”;除夕夜包饺子,北京居民杨江女士介绍饺子文化:“在过去我们会在里面放一枚硬币,家里谁要是吃到了,那他就会有最好的运气,现在我们觉得这样不卫生,换成了花生”。

《中国新年》的取材贯穿中国南北,通过解说词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起承转合,降低观众由于画面转换带来的认知困难。《中国新年》的解说词常常介绍中国某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某一文化习俗的由来等,或者解说某一技艺(如酿酒)产生的历史与制作流程。例如《归乡》中的一段解说词:“中国的春节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样,根据农历春节的具体时间是最接近春天开始的第一个新月日,这种农历的循环每12年重复一次。每种动物代表一年,一共12种动物代表12年。”短短数语,不仅讲解了中国新年和十二生肖的涵义,也解释了中国新年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好故事讲什么:《中国新年》的叙事内容

《中国新年》的每一集都围绕一个主题,拍摄范围纵贯南北,从北方寒冷的哈尔滨到中部的武汉、浏阳,西南的昆明、泸州,再到南方炎热的广州、香港,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区春节前后的风貌,包括交通状况、地方名胜、饮食文化、宗教风俗、娱乐演出等,体现了丰富多样的春节文化。飞速变化的城市、紧张有序的春运、热情淳朴的民众、工业水准的冰灯、延续千年的打树花、人头攒动的庙会、令人垂涎的特色小吃以及全民收看的联欢晚会、接地气的广场舞、品尝“国民小吃”辣条……正是这些身临其境的感受,为这部纪录片带来强烈的感染力,突出“欢乐、祥和、团圆、共享、祈福”主题。这些画面不仅使华人倍感亲切,而且令国外观众在感到新鲜有趣同时,也让他们认识中国: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交通繁而有序,民众热情友善,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

这部纪录片的视角,主要聚焦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镜头里有偏远山村的农民、蓝领打工仔、车站志愿者、集贸市场的商贩、“粥嫂”、捕鱼队员、武术演员等等,几乎没有一个“社会精英”,都是“草根”平民。李桐榆带着外国老公和孩子飞回北京;江西小伙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回到家乡;打工代表梁永健、李彬莲夫妇冒雨骑数小时的摩托车行走在漫漫归乡路,都寄予着殷切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团聚的期盼。

《中国新年》以春节为核,横跨九省,以二十多种民风民俗,去勾勒出一个人情味甚浓的中国年。虽然以时间为序,各地各事物往往有串联,但还是有些散乱之感,不过或许这也是西方纪录片的固有特色,加之本次题材的生活化,即使其中还有一些异域视角对中国春节及民俗的错误认识,但也都是可以理解的小插曲。

尽管2021年的春节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许多人都要在“原地过年”和“回家过年”之间进行取舍,但亲情不以山海为远,彼此的挂念和祝福都在心底,毕竟在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春节已经比上一个春节更加喜气洋洋。无论身在何处,能够在新年里拥有希冀和自省,动力和计划,成长和回望,也都是春节最美好的意义。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