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潜水艇』:此心安处是吾乡

八月 10, 2023/ 0 评论

讷言/河南

2023的开年,我立下阅读30本书籍的“年度小目标”,选择书单时,感觉余华、莫言、路遥、陈忠实等人的作品令中国文坛星光熠熠,但青年作家这一群体却似乎缺少足够分量的发声,直到这个5月,一口气读完90后作者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后,我不禁在心底直呼过瘾!

2017年,陈春成开始在豆瓣发表文章,而后被编辑慧眼识珠。《夜晚的潜水艇》是陈春成首部短篇小说集,甫一问世便获得极高关注度和大众认可——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中国文学(小说类)第一名、最受关注图书第二名;第四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亚洲周刊》2020年十大小说第二名。当然,评判文字的标准是多元的,正如大受追捧的《三体》,虽然很多人敬佩作者的想象力和宇宙观,但也有人遗憾于全书的遣词造句缺少文字的美感。

《夜晚的潜水艇》在盛誉之下,也是褒贬不一——喜欢的会沉迷于作者的瑰丽想象,不忍释卷;不喜欢的,则认为通篇堆砌文字、故弄玄虚,九个故事开头惊艳、后续不知所谓,有些“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想象的魅力: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夜晚的潜水艇》由九个独立故事组成:《夜晚的潜水艇》《竹峰寺》《传彩笔》《裁云记》《酿酒师》《<红楼梦>弥撒》《李茵的湖》《尺波》和《音乐家》。九个故事,无数妙思隐藏在字里行间,陈春成所描绘的故事有一点趋同是主人公大多姓陈,他能幻化为陈玄同、陈春醪、陈透纳,在不同的故事里,在古今中外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每一篇的笔锋意向也独树一帜:溺于深海的阿莱夫号潜艇、清幽自在的深山寺庙、桥洞遗落的硖蝶碑、高山深处的云彩修剪站、氤氲神秘的江南园林、沉醉世间的春醪酒坛……有人评价这九篇小说“如九座幽深的宫殿,殿门虚掩,静谧无人,但你侧身进去,缓缓移步,很快就能看到那些足以使人目不暇给的别致格局、精巧构件、璀璨细节,感谢作者,打通了幻想和真实世界间的秘密通道,将读者引入到一个神秘的、梦幻般的世界。”

的确,陈春成的文字亦真亦幻,把知识与生活、感性与理性、想象力和准确性结合为一体——传说中,博尔赫斯将一枚硬币丢入海中,他的一位狂热粉丝为了寻觅这枚硬币,不惜耗费巨资买下当时最先进的潜水艇去下海寻找,在深海作业途中,潜艇陷入了珊瑚迷宫,又神奇地被一艘蓝色潜水艇搭救,之后,这座潜水艇如幽灵一般消失在汪洋,杳无踪迹。这篇故事的主人公陈透纳,在想象里建造了一艘潜水艇,给潜水艇“安装”和“设计”发动机、舷窗、探测仪,陪同他一起下海探险的是皮卡丘和妙蛙种子,完工后他们夜夜驾驶这艘潜水艇航行,“那晚我们在北冰洋的冰层下潜行。我忘了设计取暖装置,结果第二天醒来,感冒了。”这样的想象,多妙呀!

令人惊异的想象力还在于直接消解了虚构和现实的界限,让想象的世界参与现实生活,构成现实的一部分。阅读过程中,我常会陷入作者精心打造的神秘语境中:我们童年里那些七彩斑斓梦境的是否和陈春城的描绘行成共鸣?曾几何时,我们也有着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奇妙世界……随着对一段段奇妙文字的阅读,尘封在过去的记忆之门也随之打开,不禁怅然,我们是什么时候失去想象力?“我的潜水艇,它行驶在永恒的夜晚。它将永远,永远地悬停在我深蓝的梦中……只要将幻想营造得足够结实,足够细致,就有可能和现实世界交融,在某处接通”,这是恰到好处的互文——儿时的故事与富商的潜艇的故事悄然相呼应,也表明“言有尽而意无穷”。但可惜的是,每个小孩终将被大人教育成大人,少年亲手将梦打破,曾经闪耀着光亮的身影便隐匿在时代的喧嚣之中。最后,陈春成还虚构了陈透纳成为画家后的晚年回忆录《余烬》,感慨道:“没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欢乐了。我的火焰,在十六岁那年就熄灭了,我余生成就的所谓事业,不过是火焰熄灭后升起的几缕青烟罢了。”

现实的哲思:庄周梦蝶,意近于道

九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竹峰寺》,虽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主题也不新鲜——描述关于现代化进程中故乡的消逝,但在陈春成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里,暗藏佛理和人生况味,令人不忍释卷,反复观看,正如贾行家对《夜晚的潜水艇》的评价“每句话都值得细看,每句话都即将错过。”

故事中的“我”返回故乡,发现记忆中的县城早已经物是人非,家中老屋被拆,只留下一枚钥匙,作为承载“我”对故乡感情记忆的唯一之物。试图寻找一个隐秘的角落,藏起这枚钥匙,“我”却在阴差阳错中找到竹峰寺在动荡年代隐藏起来的珍贵碑刻“蛱蝶碑”。如果说《竹峰寺》是一个解谜故事,但其实悬念并不多,引人深思的是文字蕴藏的哲思——

“我想,那些消逝之物,都曾经确切地存在过,如今都成了缥缈的回忆;一些细节已开始弥散,难以辨识。而我此刻的情绪、此刻所睹所闻的一切,眼下都确凿无疑,总有一天,也都会漫漶不清。我们所有人的当下,都只是行走在未来的飘忽不定的记忆中罢了。什么会留下,什么是注定飘逝的,无人能预料,唯有接受而已。”

“我想象在黄昏和黑夜的边界,有一条极窄的缝隙,另一个世界的阴风从那里刮过来。坐了几个黄昏,我似乎有点明白了。有一种消沉的力量,一种广大的消沉,在黄昏时来。在那个时刻,事物的意义在飘散。在一点一点黑下来的天空中,什么都显得无关紧要。你先是有点慌,然后释然,然后你就不存在了。”

“如果你在山野中,在暮色四合时凝望过一棵树,足够长久地凝望一棵,直到你和它一并消融在黑暗中,成为夜的部分。”

以上文字均截取自《竹峰寺》,“我”总爱坐在寺门外的石阶上,在深山之上,感受着事物意义的飘散,“我不存在了”“心野掉了”更是陈春成藏匿自我的表达。“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庄子《齐物论》)“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在藏匿之中感知万物意义的消融,无悲无喜无欲无求,获得与万物并生合一的境界,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传统的隐逸情结。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些时刻的体会,感受过其时身心的疲惫和消沉。现实生活中,随着科技迭代发展,一切事务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似乎伴随着成长,每个人心中都有独属的秘密,也许是“蛱蝶碑”,也许是“钥匙”,把它们藏匿在一方天地。

给这篇书评起标题时,苏东坡的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跃上心头。是的,科技发展早已改变了语言文字的生存空间,网络世界在透支和滥用语言的力量。在网暴、谣言层出不穷的当下,愿你我知其白、守其黑,在陈春成营造的未知深海下,或是竹峰的古瓮中,亦或是在匿园里,“附体在某个角色身上,随他在情节中流转,他的一生就是我的一世”……愿你我也能驾驶着一艘潜水艇,驶向深蓝色的梦。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