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热潮席卷亚洲,机遇与挑战全面来袭

十一月 24, 2017/ 0 评论

  健康保险对消费者和保险公司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保险产品,它也符合这个生态系统内各方的利益,各国政府也都纷纷出台政策给予支持。因此,保险公司需要对健康保险产品进行细致有效的管理,最终实现“人人都能负担得起”这一目标。

  近年来,随着亚洲各国人口持续增长、医疗成本不断攀升,加之消费能力强劲的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亚洲地区的人均医疗消费大幅提升。而与旺盛的需求不相匹配的是,亚洲各国的医疗补助力度普遍达不到国民预期,消费者更多地将目光转向商业健康险产品。

  纵观亚洲保险市场,健康险产品近年来已成为保险公司、销售代理以及消费者的“宠儿”。尤其对保险中介代理而言,热销的健康险产品成了推销其他各类保险产品的绝佳“敲门砖”。但是,尽管市场反应热烈,多数险企却依然无法回避健康险产品“管理难,风险高”的现实难题,所以在产品营销方面趋于保守谨慎。
  健康保险产品热销,多方利益博弈碰撞
  相较于其它保险产品,健康险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更多,各方利益关系也更为复杂,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被保险人之外,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院、医生等)作为第四方重要利益团体,在健康险供需链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个利益关系链中,被保险人希望通过支付有限的保费来获得应急所需的高昂保额;保险代理方想要通过销售健康险产品赚取更多佣金;而医疗服务机构,尽管其主要目标是治疗病人,但同时也希望赚取更多的利润;作为保险公司,虽然其企业价值在于为向投保人提供有实际作用、可持续的保险保障,但其最终目的也是盈利。

  在这场“四方角力”中,由于各方利益不一致、不均衡,相互间的碰撞为有序管理健康险产品带来了极大挑战。四方处在同一利益关系链条上,如果一方不配合就将打破整体的平衡。对保险公司而言,虽然主要职责是提供健康医疗保障计划,但如果不能平衡好各方利益,确保自身拥有较强的议价、控价能力,将会面临超出预期医疗通胀水平的高额理赔。
  医疗通胀全球蔓延,产品定价难度加大
  从全球范围看,医疗费用的通货膨胀率一般是普通通货膨胀率的几倍。Aon Hewitt(怡安翰威特咨询公司)关于2016年全球医疗趋势率的研究报告表明,全球平均医疗趋势增长率已经从2015年的8.75%上升到了2016年的9.1%,亚洲地区的医疗趋势增长率更高,2015年高出全球平均水平10.4%,2016年则更是高出9.4%。

  精算师认为,医疗通胀的测算将与健康险产品的定价挂钩,今后,医疗通货膨胀的持续年度将会被纳入保费测算。由于医疗通胀的数据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保证预测的准确性,为健康险产品的定价带来了极大挑战,这也是健康险“管理难”的因素之一。
  医疗费用持续趋高,理赔管控亟需加压
  保险理赔的平均成本是决定健康险产品经营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取决于健康险产品是否能做到全覆盖公立、私立医院,以及保险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协调医疗服务提供方收取的费用。

  在2012-2014年间,新加坡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私立医院的平均治疗费用大约是公立医院的两倍。在亚洲其他市场这个差异更为明显,尤其是当地政府采取医疗补贴措施的地区。如果病人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在私人医院接受治疗。因为相较于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的服务更佳,这无形中提高了健康保险的理赔成本。此外,研究还表明,在医疗价格控制不严的国家,投保了健康险患者的治疗费用会远远高于没有买保险的人。

  当然,保险公司也有其它方式可以管控理赔成本,例如反向选择承保对象。健康险与其他险种相比,反向选择承保对象的影响更明显。在亚洲,健康险产品一般会有30到90天的等待期,在此期间,保险只保意外,不保重疾或其他医疗健康相关的责任。通用再保险集团的研究显示,等待期的时长和理赔高峰的出现几率成反比。30天等待期后,索赔高峰的发生率为4.7%,但经过一年的等待期,这一比例则不到1%。
同业竞争不断升级,过度医疗成为隐患
随着医疗通胀不断升级,理赔管理愈加复杂,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竞争促使保险公司不断扩大保障覆盖范围,例如延长保障年度甚至取消这种限制;取消保险条款中的限制机制(提供不设上限的医疗费用报销、取消免赔额、共同担负额等)。然而,这种“无限度”的保险产品往往会催生“过度医疗”以及医疗的“自助餐综合症”出现,最终影响医疗保障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购买了健康保险的患者想要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往往会选择住院而不是门诊,尤其是购买的健康险只提供住院治疗保障的情况下,个别腹泻和胃肠炎患者的住院天数竟然分别高达31天和18天。通过比对大量的医疗账单,我们可以发现,购买无免赔额、无共担费用健康险的患者,其医疗费用要比购买了有限制健康险的患者高出20%-25%。

  除此之外,通过比对普通病患和购买健康险病患的住院时长、就诊次数、入院次数、诊断的检查次数,不难发现,后者的医疗服务和设施使用率要比前者高出一大截,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从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角度看,因为检查费用很大程度上都由保险公司承担,所以医生们会建议患者进行所有可用的检查、测试;而作为病人,大多数人都无法确定这些测试和检查是否必要,一般都会听从医生的安排。

  适销对路科学管控,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健康险的经营管理复杂多面,同一款保险产品在不同市场也会有明显差异,以下是一些保险公司分享的经营医疗健康保险的建议措施:
  1、重新规划产品,鼓励投保人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和使用健康服务;
  2、添加条款限制,控制不合理的收费和“过度医疗”现象;
  3、添加免赔额度或部分共同承担费用的条款;
  4、鼓励传统医院积极与网络医院进行合作,商定治疗费用,并鼓励投保人在网络医院寻求治疗;
  5、设置更长的等待期。

  除了上述具体措施,经营健康保险的公司还需要有强有力的索赔监督机制,以便能及早发现保险欺诈或滥用保险的行为。由于健康保险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理赔案件,仅依靠人工来进行核保核赔,以及检测保险欺诈或滥用保险行为都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保险公司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诈骗和滥用的风险点,为核赔人员争取更多时间和资源来专注到可疑理赔案件的调查中,从而促进管理效能的提升。

  总而言之,健康保险对消费者和保险公司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保险产品,它也符合这个生态系统内各方的利益,各国政府也都纷纷出台政策给予支持。因此,保险公司需要对健康保险产品进行细致有效的管理,最终实现“人人都能负担得起”这一目标。
  来源:Gen Re. Knowledge Publication

评论一下?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