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工作手记:紧握连接救援方向的电话线

熊茜/电话服务中心
凌晨,值班座席小李神色焦虑地向我走来,他压低声音急切通报:“组长,有位先生在偏僻处出险,被困一个多小时了。但是我们的查勘员一直找不到事故的确切位置,客户觉得被敷衍,情绪完全失控,现在抱怨不断,我们解释他也不听,既不挂电话也不接查勘员的电话,还非要负责人接听。”深夜被困的孤独与漫长等待,足以点燃任何人的焦虑。客户此刻的愤怒,分明是恐惧与无助的另一种表达。我立即接过耳机,同时示意座席保持与查勘员的实时联系。
电话那头传来愤怒的质问:“你是管事的?我倒要听听你们怎么解释!我都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你们的人呢?位置说了好几遍,就是找不到,不是敷衍是什么?”我没有急于辩解,而是放慢语速,真诚回应

道:“先生,我是今晚的值班负责人。很抱歉,让您在这样的深夜等待这么久。换作是我被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也会很愤怒和着急的。您的感受,我完全理解。”当客户的情绪有了一个宣泄出口,电话那端的声音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在客户断断续续的回应中,我捕捉到一个关键细节:“先生,您刚才提到是在某个路段旁边?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路口?路口有什么明显的标志物吗?”“就是第一个不起眼的土路!我强调了是第一个路口,不要再往后了!”他激动地纠正道。原来症结在这!我立即清晰复述并记录下精确位置,并示意小李马上将最新信息传达给查勘员。“先生,查勘员已经按照您提供的准确位置信息赶过来了。”我持续倾听他的诉说。当座席传来“预计10分钟能抵达”的消息时,我便提高了音量:“先生!好消息!查勘员已经找到您说的那个路口了,10分钟内就能到达您的位置!您放心!”
放下耳机,这个深夜的救援行动也让我领悟:危机时刻,我们不仅仅是热线服务,也是客户与希望之间的那根关键连线。真诚的共情、专业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往往比任何解释都更有力量。当客户陷入困境时,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处境,用专业和耐心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这才是客户服务的真谛。